■口述者 徐红军 访录整理者 柯继承 徐红军 世居苏州齐门外,为明代铸铜名家“吴中徐守素”后裔,1969年生,苏州仿古铜器传承人,工艺大师,现为相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仿古铜器技艺传承人。
图为徐鑫获奖作品“钵式洒金薰炉”
徐氏铜艺可以上溯到明代吴县的铸铜名家徐守素 问:你好,徐红军先生。听说,2014年底,在中国(苏州)民间艺术博览会上,你们“徐氏铜艺”选送的仿古铜器“象耳錾刻钵式套炉”,再次毫无悬念地被评为中国(苏州)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人们说:“弘君堂徐氏铜艺,无论是肖状精奇,还是奢华富丽,铜器凝聚的诗意、睿智和匠心,在弘君堂徐氏技艺下,正从恢复、重现走向创意的新天地。” 答:是的。说起苏州仿古铜器的传承与制作,我们“弘君堂徐氏铜艺”是不遑多让的,精品不断,所以多次在全国性的艺术博览会上获得国家级金奖。 问:我们都知道,徐氏铜艺,可以上溯到明代苏州吴县的铸铜名家徐守素? 答:是的,这也算是我们徐家的光荣吧,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徐氏铜艺留下的实物已寥寥无几。直到上三代,我祖父徐金寿(定方),他1912年出生,很早就从父学艺。主要就是做仿古铜器的,但当时清朝才被推翻,民国新立,从皇宫里散失的铜器到处都是,做仿古铜器不被看好,销售量不大。又常逢战乱,生活处于窘迫状态。为此,祖父还经常制作一些日常生活用器具如铜脚炉、铜汤婆子及祭祀用具等,销售这些易销产品以弥补日常开支。遇到有人指名定制,才按要求精心制作仿古器玩。但是,做仿古铜器,仍是祖父的主攻方向,祖父学的是仿古,一生精力,也多花在对古铜器的鉴别、研究和仿制上。祖父曾经说过,当时从艺的都是小学徒,大多因生活困难而走上这“吃力不讨好”的手工艺行当,基本上都没有上过学,不识字,而他是高小毕业文化,可以断文识字了,在父亲和其他师傅眼里是接受能力强、有出息的徒弟,总将一些比较精细的技术活先教给他,让他多做多学。所以满师后的祖父,仿制古铜器,很有底气,所学到的一些秘密工艺不愿放弃,不仅不放弃,还常常为之钻研,时有发明。因此,传到我父亲徐祝明手中,已经有些“秘不外传”的技巧了。 问:你父亲? 答:我父亲徐祝明生于1941年,目前仍健在。他虽然也只小学文化,但比上一代更有了现代意 识,特别在解放后,参过军, 受过党的教育,接触和自学的,都与旧时代的不同,所以在培育我接手铜艺之初,就让我从事模具的制作,起步比较规范。 我生于1969年,高中毕业后先被安排做模具。由于自己的努力和父亲的督促,对模具制作花了较大精力与功夫,因而对器具的形态大小拿捏有度。所以“临上阵来”,翻砂铸造,也不做其他小玩意儿,就直接向仿古铜器的“代表”铜炉进军了。然而,尽管我当时掌握了相当的理论知识,又有父亲指点。自己动手,毕竟隔着一层,没有“感觉”,把铜水倒入模具,铜水未待完全进入,部分已趋冷却,浇铸出来的“毛坯”,只成形半个。通过多次失败与试验,才依次克服了许多难关,终于能够较好地掌握翻砂技术。然而制出的炉坯(毛坯)怎么看都觉得非常粗劣!
终于把“失蜡法”熟之在心,运之在手 问:还是方法有问题吧? 答:你说的一点也不错。其实古人早就发明了一种叫做“失蜡法”的制作工艺,做出的成品远比翻砂的来得精致,一些高难度的铜具,不用“失蜡法”是做不出来的。但它比通常的翻砂工艺要复杂得多,而且这种“失蜡法”已濒于失传,一些作坊和工艺师自称恢复用“失蜡法”制作出来的铜器,我一眼就看出还是“翻砂”出来的,破绽百出。因为它们与流传下来的著名铜炉,在精美程度上,简直无法相比,给人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即使制作后期花了许多功夫“修理”,但骨子里的粗劣,显而易见。 为此,我下定了决心,硬是费了足足几个月的“废寝忘食”,把“失蜡法”制作铜炉的10多道工序,即依次为雕模、翻模、灌蜡、修蜡、挂料、失蜡、焙烧、浇铜、喷砂、切浇口、打磨、做色(其中前三道工序需要反复进行三次)等全部掌握了。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终于把“失蜡法”熟之在心,运之在手,制作出的精美铜器和铜炉既有精美的雕工,又流淌着传统铜器优雅古朴的气质,不仅能与“宣德炉”媲美,许多地方更显精巧,更受当代人的喜爱。 问:坚持传承。 答:为了铜艺的传承,我的确是查阅大量书籍,在父亲支持下,又虚心请教铜制行业的其他前辈,凭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情和家族铜器的制作技艺。经过上千次的实验,恢复了几十道传统制作铜器铜炉的工艺和原料配方,又自创与设计制作了一些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的艺术精品,力求每件作品都做到古朴大气,高贵典雅,由内而外散发出它的历史底蕴。 问:我听说有许多地方宣布使用“失蜡法”获得成功。但他们制作出的铜炉,总是稍逊一筹,是技术不到家,还是其他原因? 答:市面上的仿古铜器,包括“仿宣德炉”,有的都是用黄铜作材料的,在铜器成形后,经过粗糙的打磨,再在外面把“壳”做成紫铜的色泽。相反,我们徐氏铜艺坚持选用上等紫铜为原料,再加上种种贵金属和天然材质的配方(包括金、银、水银、各种宝石、矿石、植物材质等),铸造成精美的水红铜材质的产品,同时坚持了制作过程中“细、活、圆、润”的特点,使成品与市面上自吹自擂“到处开花”的仿古产品大相径庭。尽管成本大,工序多,要求高(例如普通黄铜熔点只八九百度,而紫铜需要一千二百多度才能熔化),制作工艺更严,但产品明显“高人一等”。 问:听说你意识也很前卫? 答:这是我们徐氏创新的一个动力。 问:能举个例吗? 答:例如一种名叫三件套的钵式炉,许多买家都喜欢,我们不满足,就在古铜色的炉体上,外加了“錾刻鎏金”工艺。而“錾刻”的除传统的龙凤、梅兰图案外,还添加了“琴棋书画”的内容。就是这么一个变动,使买家趋之若鹜。买家说:钵式炉的錾刻鎏金,不仅使炉体亮丽,而“且更有文气,更适合置放在现代人书斋、厅堂中,玩’与‘文’结合了,所以是‘文玩’。”三件套‘一出炉,就总被人预先订走,以至于造成另一种“有价无市”的情景。
“鹰鼎”已按照国家博物馆的要求制作成功 问:能告诉我关于“双鱼瓶”的故事吗? 答:这个传说你们也知道? 所谓“双鱼瓶”,全称为“三彩双鱼瓶”,是瓶身由两条鱼相合成的一种唐三彩瓶器,瓶体似圆柱形,高23厘米,口径4.5厘米,鱼口、鱼目、鱼鳞、鱼脊一应俱全,双脊间有穿系小孔,便于系绳,二鱼中间各有上下两个小翅,形象逼真。色分绿、黄、褐三种,互相浸润、交融,形成斑驳灿烂的彩色釉。原件是晚唐、五代时的作品。双鱼寓意连年有余,和谐美满,吉祥合欢,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海外某家博物院藏。 有一天,我们弘君堂来了位不速之客,手持“双鱼瓶”照片,特约我们按“双鱼瓶”规格,做一尊水红铜材质的“双鱼瓶”。他自称受某博物院委托,前来定制的,也找过不少部门,都因要求太高无法仿制,希望弘君堂不要让他们失望。 于是我调动了各方力量,找资料,作考证,不断修正制作细节,终于“如法炮制”成功。客人非常满意,表示一定亲自把这铜制双鱼瓶送回博物院。谁知双鱼瓶一到香港,就被某机构高价“短路”。后来又有几位客商闻讯前来要求复制,被我们婉辞了。 问:为什么呢? 答:精品不易多得。世上已有一尊唐三彩的,现在又有徐氏铜艺的,足够了。 问: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弘君堂目前规模有多大?前景如何? 答:弘君堂目前有职工20多人,其中工艺大师有3人,中级技术人员有16人,我与徐鑫两人负责设计。近几年来,徐氏铜艺获取的各种奖状、称号太多了。我们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在成绩荣誉上睡觉,克服传统艺人常有的墨守陈规的习惯,认真学习,勇于探索,时刻应对各种新的挑战。 2014年,国家博物馆组织了一个10多人的团队前来考察,仅苏州就考察了五六家。考察人员一致认为我们弘君堂徐氏铜艺,做工精湛,成品线条流畅,气象恢宏,外象耀眼,内涵丰富。最后确定:弘君堂·徐氏铜艺”作为国家礼“品的设计和制作单位。之后,国家博物馆挑选和设计了十多种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礼品样稿,包括鹰鼎、冰鑑、三轮青铜盘、熊镇等,邀请我们批量生产。其中“鹰鼎”,已由我们按照国家博物馆的要求,制作成功,不日将包装晋京。 问:鹰鼎是什么呀? 答:鹰鼎,原件系新石器时代雕塑,陶制,因造型如鹰,故名。高36厘米,出土于我国陕西华县太平庄,现收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在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中,人们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雕塑,其中以陶制品为最多,也有用玉、骨、牙等材料雕刻的。题材主要是人物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这些作品有的是独立的雕像,有的则附属于日常使用的器具。鹰鼎就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只鼎采用了鹰的造型。它收起双翼站立着,双足与尾部着地,造型简洁有力,充满了浑厚的体积感。整个鹰的身体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内在力量,经过作者艺术加工后获得的夸张和变形,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能感到慑人的威猛气势,从而成为原始时代雕刻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为其后盛行于商周时期的青铜鸟兽形器奠定了很高的起点。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照原样按一定比例缩小制作成功的水红铜鹰鼎,既保持了原件各自所固有的形神特征,又与红铜的工艺造型取得了和谐的统一,进一步强化了作品艺术感染力和民族象征力,它必将成为我国国家礼品中的一个光辉代表和成功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