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民间文艺专家“文化惠民” 传经送宝碰撞出创意火花
【发布日期:2014/12/11】【作者: 张丫 】【来源: 姑苏晚报 】【阅读次数:650】【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昨天(10日),省民间文艺家协会9名专家“文化惠民”活动来到光福中国工艺文化城,现场为民间工艺家们展开艺术辅导,讲座、点评、鉴赏面对面,许多民间工艺家带来了自己的宝贝,介绍起自己的创作历程。传经送宝的“文化惠民”也碰撞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
  本次江苏省民间文艺专家“文化惠民”活动从8日开始,一共三天,到场的9名专家,有鉴定专家、有画家、有工艺美术大师、有书法家,还有学院派,给广大处在一线的民间工艺家、工艺美术大师们,带来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工艺家就如何创新、如何发展,与大师们展开热烈讨论。在高新区镇湖街道中国刺绣艺术馆内,专家们面对面给绣娘们辅导,一辅导就是一个上午,绣娘们对刺绣艺术的原创、发展,有着诸多困惑。过了交流时间,大家还是围着画家不肯走,尤其是原创绘画作品的合理开发、利用,成为绣娘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拿着《九龟荷砚》和《簸箕砚》请专家点评的市工艺美术大师徐永良,是苏州非遗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他创作的艧村石砚,工艺细腻柔美,线条流畅优雅,令人赞叹不已。面对两个不同的作品《九龟荷砚》和《簸箕砚》,前者图案繁复精致,后者则大气,鉴定专家王东伟对《簸箕砚》的“大简为美”更为推崇。他解释说,传统工艺要想走出一条发展之路,必须要创新。尽管《九龟荷砚》图案繁复,雕工精妙,但艺术需要留白,需要更高的意境,给欣赏的人一种意犹未尽的美和愉悦。“大简为美,这也是创新。”
  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张丹表示,中国工艺美术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十年的繁荣,在近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许多一线的工艺美术大师、传承人,遇到发展的瓶颈,文化、审美、综合修养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应该要主动学习。“我们想进行一个尝试,以刺绣为例,做画家和绣娘们的‘红娘’,邀请各个层次、各种风格的画家和苏州绣娘‘联谊’,切实解决绣娘面临的原创问题。”
  张丹说,苏州的民间艺术家新人辈出,不少是80后,接受新鲜事物快,能够很好地把握新时代的需求,将自己对时代的理解融入了作品,为传统工艺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张丫)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