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袁牧:南方北圆识鸟笼
【发布日期:2014/11/2】【作者: 袁牧 】【来源: 袁牧谈艺 】【阅读次数:2110】【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鸟笼究竟出现在何时?养鸟的人都相信出现于唐朝。之所以有如此传说,或许是因为李世民爱养鹞鹰的缘故。鹞鹰是一种以捕食小鸟为主的猛禽,饲养方式与一般以观赏为目的的小鸟不同,在其腿上拴以细链,另一端缚系在鸟站立的横木之上,并不需要笼养。笼养鸟儿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周战国时期屈原的《九章·怀沙》中:'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笯'是一种笼具,《说文解字》 注释为'鸟笼也',或许两千多年前的'笯'并不精巧,抑或更像鸡笼,但终究是一种蓄养禽鸟的器物。
  
  鸟笼作为玩物,应该与鸟儿作为宠物齐头并进,玩鸟赏笼自是一体。从国泰民安的唐代开始,鸟儿渐成宠物,直至清代民国,玩鸟赏笼之风愈烈,一时间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大凡有点闲钱和闲时的主儿,总是乐此不疲。
  自明代以来,在文化艺术方面,文韵丰厚的苏州一直倡导新风,玩鸟赏笼自然也走在时代的前列,詹成就是南宋高宗时期风标独著的制笼名家。'詹成者,高宗朝匠人,雕刻精妙无比,曾见所造鸟笼,四面花板,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镂,而且玲珑活动,求之二百余年来,无复此一人矣。' (元·陶宗仪《辍耕录》)詹成制笼不仅选料考究,工艺精湛,更是将竹雕刻工艺运用到鸟笼的装饰中,使其超越了养鸟的实用功能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把玩艺术品。
  八百多年的风霜虽然朽蚀了詹成鸟笼的踪迹,却并没有消逝其'精妙无比'的艺术魅力,如今,曼妙玲珑、轻巧秀美的文化基因和精湛细腻、精雕细琢的技艺还一直延续在当代苏式鸟类的制作中。
  当代鸟笼从形式上看主要分南北两个流派。南方鸟笼以苏州为中心,遍及江浙安徽一带,以方形和方形的变体'官印'形为基本造型。北方鸟笼以京津为中心蔓延至华北,西北,东北及中原地区,以圆形为特征。在选料上,苏式鸟笼以楠竹为主,兼作其他木、牙等材料。北方鸟笼以坚固实用为宗旨,在选料上以藤,木为主,兼作竹、牙等材料。
  南北鸟笼无论从造型还是选材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说鸟笼选材因地制宜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造型上出现的南方北圆则让人费解了。曾就此问题请教南笼非遗传承人颜虎金师傅,他的解释是:苏式鸟笼以养绣眼为主,故要小巧玲珑,因此做成方形。如果仅从大小的角度解释两者之间的差异的话似乎不通,因为圆形鸟笼同样可以做得精致小巧。再者,同样大小体积的鸟笼,在内部空间的有效性上,圆形要比方形大,也更适合鸟儿的活动。
  古人对器物造型以及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考究超越当代人的想象,许多经典的设计,如苏州园林、明式家具等都是出自于手工业时代。苏作工艺的美学价值,不仅呈现在工艺制作上,还表现在器物造型上。一本诞生于明代,由文徵明曾孙文正亨撰写的专门指导那些'每经鉴赏,出口便俗,入手便粗'的新贵们如何鉴赏雅玩的教科书《长物志》,不仅用十二卷的篇幅,事无巨细地讲解了各种器物的来历、品种、品性、造型、形制、材质和把玩,还明确地讲到了器物与空间大小和环境位置的关系:'几塌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苏式鸟笼的方形恰恰是由'几塌有度'所决定。
  明代时期江南民居建筑的规格因为受到政府法令的严格限制,其体量空间都不大,在这么紧凑的建筑空间中,只有简洁精致,线条流畅,少纹寡饰,'精而便,简而裁'的苏式家具才能与之融为一体。想象一下,在这样窄小的建筑空间和以直线条为主的苏式家具环境中,只有同样素雅简朴,精巧玲珑的直线条方形鸟笼才能与之合度有致。同理,北方的圆形鸟笼也与其体量高大的建筑和粗犷宽大、雍容华贵、且以圆弧装饰线条为主的家具相吻合。由此可见,南方北圆形制的形成是由其人文环境和造物之理所决定。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