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晨练后的回家路上,见一收购古旧物及钱币的摊主,正在与一卖主讨价还价。笔者走近一看,原来为的是一只旧的澄泥蟋蟀盆。卖主年近古稀,苏州本地人,就住在附近的新村里。他说这只盆是他小时候玩蟋蟀用的,之后一直闲置家中,现在要卖掉。摊主60岁开外,也是本地人,他接过盆看了看,放在地上,开价10元。卖主要20元,摊主态度很坚决,一分不让,并说:“你卖给我20元,我卖给人家8元,你看可有人要!10元,已经便宜你了。” 笔者凑上前去,从地上拿起这只盆(如图),先看盆盖,中央以阴刻刀法镂有一只凤凰,上有阳刻的“冠军”两个楷体字;再看盆底,有枚“杨同兴造”的章,阳文楷体。整只盆完好无损,但有用过的痕迹。 笔者研究地方文史,知晓古今蟋蟀盆有“北罐南盆”之分,眼前这只盆属南盆中的“杨家将”盆,虽然做工一般,但还是可以收藏的。当时身上没带钱,只能望盆兴叹。回到家里,心里牵挂着这只盆,于是取了钱出门,可心里却在担心卖主是否会因出价低而携物离去。 回到摊前,卖主已经不在,原来他没能拗过摊主,最后还是以10元成交了。 “刚才那只盆卖给我吧,我孙子要放蟋蟀。” “拿去吧,就给10元,我也不赚你一分钱。”摊主很是爽快。 笔者付了钱,拿着盆回到家里,用卷尺测量了这只蟋蟀盆:通体高78毫米,盆盖直径122毫米,厚11毫米;盆的上口径122毫米,底部直径119毫米,高71毫米,壁厚5毫米。 这只澄泥蟋蟀盆是谁制作的呢?底部的落款揭开了这个谜底——“杨同兴”。有专家认为,“杨同兴”是民国时期沪上盆艺作坊的招牌,与“杨鸿兴”、“杨聚兴”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历史上的“杨家将”,指的就是这三家盆艺作坊,所制作的澄泥蟋蟀盆功手和造形都十分接近。也有专家认为,这“三杨”是“杨鸿兴”盆艺作坊的三块招牌,或者是“杨鸿兴”盆艺作坊生产的系列产品。 有关“杨鸿兴”,现在很多蟋蟀盆玩家以为是清末民国时期一位盆艺家的名字,其实不然。据有关专家考证,这是一位名叫杨小腊的男子早先开设的杂货店名。 杨小腊,外号小癞子,家住苏州齐门外陆墓镇(现为陆慕镇)。陆墓镇烧制工艺蟋蟀盆历史悠久,以制作精巧驰名。明朝宣德年间,“宫中尚促织(蟋蟀)之戏”,皇帝嗜好养蟋蟀、斗蟋蟀,曾“敕苏州知府况钟”,不惜重金,岁征蟋蟀,一次就要1000只。民间曾流传“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之说。斗蟋蟀之风在民间亦很盛行,于是各种精致灵巧的蟋蟀盆应时而出。陆墓的烧窑业素来发达,其后还成为蟋蟀盆的重要产地。陆墓的泥土“坚细异他处”,烧出的蟋蟀盆光洁细腻,敲之有金玉之声。明代李翊《戒庵老人漫笔》中“陆墓促织盆”条载:“宣德时苏州造促织盆,出陆墓邹、莫二家。曾见镂雕人物,妆采极工巧。”《吴门补乘》形容“陆墓窑户如鳞”,其中就有专门烧制蟋蟀盆的小窑。叶昌炽《泊陆墓镇》有诗云:“今日虫天(蟋蟀)正安稳,秋风看制半闲盆。”《吴门表隐》赞陆墓镇烧制的蟋蟀盆“雕镂极工巧”,“明宣德时邹大秀、小秀姊妹创始”。邹家先后有邹显之、邹振荣、邹宏发、邹唯新等多人,还有李公亮、袁鸿石和袁鸿德等人,都是明清著名的烧制蟋蟀盆高手。 杨小腊生长在“制蟋蟀盆甚精”的陆墓镇上,自小耳濡目染,但手艺不甚高超,故在兵慌马乱的民国中期,其所做的蟋蟀盆很难被市场所接受。于是他便不再以此为生,来到上海开了爿“杨鸿兴”杂货店,取“鸿运高照,生意兴隆”之意,以此谋求新的发展。他颇有经济头脑,悟性也很高,没几年工夫,就把“杨鸿兴”打造成了上海一块响当当的杂货金字招牌。随着生意越来越兴隆,“杨鸿兴”杂货店的规模也越做越大,很快在十里洋场开出了一爿爿连锁店。由此,“杨鸿兴”品牌打响上海滩,而杨小腊的名字则被店名所淹没了。 在杂货生意有了一定发展后,杨小腊又拿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开设“杨鸿兴”盆艺作坊,继续做蟋蟀盆。“真正的成功者用不着什么都会,只要让什么都会的人跟着你干就行了。”领悟后的杨小腊除了自己做些盆外,还雇了诸多陆墓镇上做盆技术不错的师傅,凡生产的蟋蟀盆均落款“杨鸿兴造”。后来又开设了“杨同兴”、“杨聚兴”等分店,凡分店生产的蟋蟀盆分别落款分店的招牌名。笔者有幸获得的这只盆,可能就是当年杨小腊开设分店时所造,时间当在二十世纪40年代末期。(山 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