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鹤园憩间亭(亭南廊中有月门)
鹤园,位于苏州市古城区主干道人民路中段之西侧的韩家巷4号,和曲园、听枫园南北为邻。宅园面积4.66亩,其中花园2.8亩。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鹤园第一任主人
鹤园的第一任主人,是清光绪晚期的江南道员洪尔振(1856-1916),字鹭汀,西蜀华阳人。 光绪十七年(1891)四月,朝廷续颁《大清会典图》章程,规定上送的图,必须实地测量经度、纬度,实地计里开方,按比例尺,按方向编绘成图。第二年九月,山东派候补知府恩铭为提调,负责组建班子对山东境内进行天文测量。当时,洪尔振是山东的一名候选府县官员,有幸与同属候选府县官员的蒋楷、刘棋伟、王杨芳、王大培、王翰霄等被选中,参与了这项意义非凡的工程。他们分司纂修校对,筹办测量仪器,详议章程,遴选人员分投各路,进行测量,所采用的方法,据山东巡抚张曜奏称,为“测星度以辨高下,正日影以定东西,参以地球疆域之分,合以天度盈缩之数,考核勾稽,务归至当”。这是一次较大范围的天文经纬度测量,历时近3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元月终告结束。 光绪二十五年(1899),洪尔振出任江苏溧阳知县。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他在镇江城内白马坊绿水桥处创办官立高等小学堂。之后又调任丹阳知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在任上照会邑人厉钟麟等开办公立初等小学堂。可是好景不长,正当他“署丹阳县知县候补知州”之职登上新的官阶时,却因“调查学堂,办理不力”而受到朝廷“著摘去顶戴,以观后效”的处分。洪尔振闻奏,怏怏不悦,遂在处分下达的这一年(1906年),离开丹阳来到苏州,“以宦橐所嬴卜宅韩家巷”(金天羽《鹤园记》)。翌年,他买下了宅西的一块空地,开始营建一座宅园,“取俞樾所书'携鹤草堂'四字榜之,曰'鹤园'。方池镜平,修廊虹互,风亭月馆,媚以花药,地不溢三亩,而专林壑之美”(金天羽《鹤园记》)。“乃斤斧之役未竟”,洪尔振“不欲有其业”,于是就将这个“烂尾园”卖给了庞庆麟,然后离苏去了沪上。 清末民初,洪尔振经常参与消寒社集活动,与郑孝胥、吴昌硕等皆有往来。现存光绪二十六年(1900)吴昌硕赠洪尔振诗(写本33.5×137.5cm)窥见一斑。移居上海后,他远离政治和社会。民国二年(1913)上巳日,周庆云(湘舲,别号梦坡)与刘承干(翰怡)在上海组织“淞社”,修禊徐园(浙江丝商徐棣三之双清别墅),洪尔振入社参与活动,与儒商周庆云、刘承干、汪熙、刘炳照、李宝淦、钱听邠等唱和。先后参加“淞社”的,还有金粟香、缪艺风、沈吉斋、吴昌硕、叶鞠裳、王息存、刘谦甫、杨诚之、王旭庄、褚稚昭、李梅盦、郑叔问、李审言、刘语石、施琴南、汪渊若、李橘农、戴子开、吴子修、金甸臣、钱亮臣、潘毅远、汪符生、朱念陶、恽孟乐、李孟符、曹揆一、唐元素、崔磐石、张让三、宗子戴、冯孟余、姚东木、刘葆良、李经畲、程子大、况蕙风、吕幼舲、陆纯伯、刘聚卿、张砚孙、胡幼嘉、潘兰史、孙恂如、徐仲可、钱履樛、张石铭、费景韩、王静安、王叔用、陆冕侪、吴颖函、缪蘅甫等。民国五年(1916),刚过花甲的洪尔振在沪去世,周庆云有诗《鹭汀先生前有书来,并示近作和韵诗,乃书未及答,不数日而讣到,则已归道山矣,同人为之泫然,仍用前韵,各赋二律,以志哀挽》。郑孝胥《郑孝胥日记》“丙辰日记”载:“得扬州洪子靖讣告,洪鹭汀于十七日卒,其裒启乃手书者,文字甚佳,素不知其子之才若是。” 洪子靖,自号青立居士,洪尔振之长子,与程德全、叶尔恺、张寿波、苏观彻、卫桐禅、刘朝叙、沈昭武、刘观佛、廖燮堂、马永孚、罗鬯生、江观正、狄葆贤同为常州天宁寺冶开禅师的皈依弟子。宣统年间曾任武康县县令。著有《清授资政大夫先考鹭汀府君行状》(民国间铅印本)。据金天羽《鹤园记》载,民国初期,青立居士“别构钵庵于彭耆巷,与其妇若子精修白业,其于释氏所谓缘法者,庶几闻而翕然矣。”太仓钱听邠老人去世,他有挽联云:“无涕泪避国破山河,渡江多买豚肩,四海论诗书甲子;有酒杯浇胸中块垒,浊世不如蝉蜕,九原倾盖想先公。”悲歌慷慨且以悱胆哀肠出之也。 据有关资料记载,彭耆巷,俗称“蟛蜞巷”,位于人民路南段的饮马桥南堍东侧,在金狮巷斜对面、马济良巷之北,西出人民路,东出张思良巷。宋、明时皆称庞耆巷,后讹“庞”为“彭”。明卢熊《苏州府志》有著录。20世纪50年代末,此巷划入苏州市人民政府范围,巷口砌墙,巷名撤消。现为苏州图书馆所属。
吴昌硕赠洪鹭汀的亲笔条幅
鹤园第二任主人
将属于“烂尾”工程的鹤园买下来的人是庞庆麟。 庞庆麟,字小雅,号屈庐,苏州府震泽县(今苏州市吴江区)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与吴县陆润庠同榜进士,历官至刑部主事、户部主事。在同治年间,他曾在苏州平江路购得一所老宅(现大新桥巷21号),重加修葺,改成了“庞氏庭园”。相传,这所老宅早年是陈世倌的行馆,人称“陈氏行馆”。原馆主陈世倌,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封为文勒公,曾任文渊阁学士、太子太傅,因当年是比较受重用的汉人,曾被传言是乾隆皇帝的亲生父亲。在金庸的小说中多有渲染。 庞氏庭园,俗称“庞宅”,共分两路五进,南面临新桥河,由六扇大门出入;北面依柳枝河引水入宅,设置八字形河埠。前门迎客后门进货,舟楫入宅为庞宅独有。宅内还有一座月牙池和两口水井。一户宅内同时拥有河、池、井三类水源,堪称绝无仅有的“三水人家”。此外,宅内还有三处庭院,两座精美的砖雕门楼,分别题额为“安斤自得”和“温恭集木”。庞庆麟的子女、孙辈均在庞宅生活过。他有一子,名元启,字葭荪,仅弱冠之年便中举人。娶冯氏,育有三子一女。后因患痢疾不治,英年早逝。又有一女,嫁与吴廷琛元孙吴震元。光绪二十一年(1895),庞庆麟倦退归里。光绪三十三年(1907)后,他从洪尔振的手中将尚未竣工的鹤园买了下来,先是曾一度“借”给了农务局,后才“以付于其孙蘅裳”。当时,适值“蘅裳方橐笔游杭,则僦与沤尹”(金天羽《鹤园记》)。 沤尹,是晚清著名词人朱祖谋(1857-1931)的号,晚清举人,曾是广东学政。光绪三十一年(1905),朱祖谋在广东任上的第三年,因与总督意见不合,一气之下,“以修墓请假,离学政任回籍”(《朱公行状》)。第二年,“遂以病乞解职,卜居吴门”,后在江苏法政学堂任监督,常往来于苏沪之间。辛亥革命后,他租下了鹤园,开始了致力于填词校刻、不问世事的生活,并将此打造成了文人雅集酬唱之地。金天羽《鹤园记》载:“沤尹善讽喻,忱悱婉丽,一师梦窗,而高密郑大鹤(时僦居马医科巷)为词俊健,有白石之风,二子同居吴下,海内隐然推词坛祭酒,四方名士踵接其庐。”鹤园内四面厅前庭中,有朱祖谋自千里之外的宣南移植至此的一株紫丁香,花时清香满园,沁人心脾。庞蘅裳特以砖坛护之,并求邓邦述篆题“沤尹词人手植紫丁香”8个字于花坛下方。第三进“女厅”,无额,前苏州农校校长廖楠才曾赁居于此年余,后又租与苏州银行公会。 将鹤园租赁给朱祖谋的庞蘅裳(1885-1966后),名国钧,字蘅裳,元启长子。早岁受业于钱崇威。丙午(1906)优贡,曾充七品京官,后入江苏巡抚陈夔龙门下。他能书,尤精行楷,曾为俞振飞抄写《粟庐曲谱》,书法参学颜赵,工稳秀丽,是典型的馆阁书体。鹤园内前廊东、西门楣砖额“岩扉”、“松径”,皆出自其手笔,典出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中“忽至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句。民国十二年(1923)秋,庞蘅裳始修葺鹤园,“而谋居之”。待第四进(假三层)楼成,他就自大新桥巷老宅迁入,闲居园中。翌年仲春,庞蘅裳的中表弟金松岑(号鹤望生)为之撰《鹤园记》,现碑记嵌北廊壁,上有这么一段介绍:“蘅裳修且臞……自号曰臞鹤有年矣。既宅于兹,乃改字曰鹤缘,缘与园音相谐也。自洪氏以鹤榜其园,署其厅事曰栖鹤。” 庞蘅裳除熟掌故外,亦善诗赋、倚声。他所交的都是名流文士,且常于园中宴饮雅集,月必数起,一时有“少长咸集,群贤毕至”之盛况:一有词集,每以邓邦述先齿最长而为祭酒,王佩诤居齿末。二有诗钟,汪旭初自宁归苏,每倡此集,避灾鹤园,且常居魁首。三有诗谜之戏,庞蘅裳以善觅僻句且配谜巧当,与博辄胜。四有曲会,尤盛,陆仲麟、吴梅、张紫东、潘震霄等皆善歌而擅笛,声闻林池,乐此不倦,会中又必有女子,亦常召昆曲传习所“传”字辈二三子与之,顾传玠、朱传茗为彼中翘楚,皆不足二十少年也。五有春节团拜,由张仲仁、费仲深倡议,几集邑中绅宦名流于此园,约可至六七十人。叶恭绰、张善仔、张大千、杜月笙、王晓籁等亦曾先后来访此园。据说,为了让鹤园名实相符,庞蘅裳除了在园内廊前以白瓷片作鹤形铺地外,还曾饲一仙鹤于此,只是没过两年,这只仙鹤便死了。 民国二十二年(1933),庞蘅裳参加了由陈子清、何亚农、张紫东、吴湖帆、张善孖、王季迁、邹百耐、管一得、潘博山、张大千、彭恭甫、朱梅村、潘子义、吴诗初等14人发起组织的“正社书画研究会”,社址在苏州十梓街172号。这是一个“以切实研究艺术为宗旨”的社团,社员有55人,分为基本社员(即发起者)、特别社员(聘请的文艺界耆硕和卓有声望者)、社员(凡志趣适合正社宗旨及赞助社内一切事宜者)三种,办有刊物《正论》,社址设在南京紫金坊5号。民国二十四年(1935)1月1日,出版《正论·苏州正社书画特刊》,庞蘅裳的名字也在特刊的封底“社员题名”里。 抗日战争爆发苏州沦陷前夕,庞氏一家避难离苏。民国三十一年(1942),因时局之严峻,举家迁往沪上的庞蘅裳将鹤园“廉售与苏纶严氏”(庞曾溎《鹤园记遗》,《苏州文史资料第十六辑,1987年3月)。1949年后,庞蘅裳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1950年由柳亚子荐举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庞 蘅 裳 有 二 胞 弟。大 弟 国 錡(1890-1956),字敦敏,曾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曾任沦陷区北京卫生局局长,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院长。著有《病原细菌学及免疫学简义》、《兽医学大意讲义》 等著作。小弟国镐(1897-1966),以字京周行,因5岁时父亲早亡,遂立志学医。民国十年(1921),在上海开业行医。曾任上海同德医学院院长、上海医师公会副主席。民国二十六年(1937),他不顾生命安危,投身抗战,出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第一任秘书长,兼任该总会救护委员会副总干事。曾创建中国第一家时疫医院。著有《上海十年来医药鸟瞰》、《中国疟疾史》、《结核病史话》等。
《正论》刊物
梅兰芳夫妇游鹤园
在庞蘅裳任鹤园园主期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曾造访此园,并放声清唱。民国二十一年(1932)11月29日下午,梅兰芳偕同夫人福芝芳,以及刘宝根等随从数人,在招商局北中华三栈视察主任徐佛生陪同下,从南京“乘三点一刻之特别快车来苏,抵苏已九时有馀,当即在铁路饭店开定卅号之特别房间。……因梅来消息,知者尚鲜,故往访者并不甚多”。当晚,吴县新闻记者公会理事长、《苏州明报》 总编辑仇昆厂(音“庵”,1904-1938)“偕壬申票房票友,同往请晤,梅氏招待殷勤,吐属隽雅”。第二天,《苏州明报》在第二版以《梅兰芳初度来苏(主题)、相思颜色者可以一睹为快矣(副题)》的标题作了报道,并配有“梅博士西装小影”一帧。 梅兰芳夫妇在苏期间,由刘庚华、闵仲谦(吴县公安局第三分局长)、刘庚华夫人、闵仲谦夫人分别陪同,先后游览了灵岩、天平、狮子林、玄妙观、沧浪亭、虎丘等城内外古迹名胜,所到之处万人空巷。同时,他们还拜访了吴县著名士绅张一麐(字仲仁)、书画家吴子琛(深)、颜文樑(梁),参观了道和曲社、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且受到了苏州各界的热情厚待。 12月1日晚,张云摶(名一鹏,张一麐胞弟,著名律师、东吴大学法学教授)、吴子琛、张南邨、潘敏(铭)之(吴县公安局第二分局长)、朱庸白、闵仲谦等,在韩家巷鹤园内设宴招待梅兰芳夫妇,作陪的有卢燕庭、孔叔慎、邹競(吴县县长)、仇昆厂、刘庚华、庞蘅裳等。张云摶代表主人致词,梅兰芳致答词,宴席间宾主还探讨京剧声腔艺术。酒过三巡,先由梅兰芳清唱一曲,后与朱庸白对唱昆曲《乔醋》一折,继由汪以忠清唱京剧《捉放曹》,张南邨清唱《法门寺》,仇昆厂清唱《滑油山》,丁锡丰清唱《捉放曹》之黑头。梅兰芳在一旁都为之轻轻拍板,赞赏不已。最后,他为大家清唱《坐宫》一段,抑扬顿挫,韵味隽永,令人陶醉。在座的一致赞道:“此曲只应天上有!”吴子琛当即画《竹石》扇面一页,由张云摶题诗于后,赠与梅兰芳。张南邨当即赋《凤衔杯》词一首相赠:
'阖闾城里来游,莫愁歌,夜馆晨楼,拾级天平春意重,万人看,卫玠到苏州。诗似海,酒如油,得勾留处足勾留,只怕彩云易散,击归舟,情重主人刘。' 末句'情重主人刘',所指为此次负责接待梅兰芳的苏州闻人、时任吴县县商会委员、吴县提倡国货委员会副主任的刘正康以及其子刘庚华。 汪以忠、吴子琛亦赋诗相赠。 12月2日晚,苏州各界在韩家巷内的鹤园举行宴会,其盛况为空前所未有。宴席设在栖鹤堂。宾主尽情欢乐畅饮,先由新乐府学院唱昆曲《醉归》、《活捉》、《弹词》等,接着朱庸白清唱《赏荷》,柳太玄清唱《剑议》,陆麟仲清唱《拷红》,潘栋甫清唱《小亭》各一折,并由丁锡丰清唱京剧《锁五龙》,汪以忠清唱《战北原》,仇昆厂清唱《钓金龟》,张南邨清唱《甘露寺》。梅兰芳为每个人拍手称好,并不顾白天游玩虎丘之精神疲惫,席间清唱了《宝莲灯》、《虹霓关》两曲,'壬申票房'琴师王雅琴为之操弦。庞蘅裳、吴子琛合作书画扇面赠之。 宴会上,由苏地名摄影家徐新夫负责摄影。 徐新夫是《苏州明报》的兼职摄影记者,在观西开了家'新村照相馆',人蛮热心脑筋又活络。那天傍晚,他接到报社'到鹤园去为梅博士摄影'的安排,喜出望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带着照相器材,一路走一路想着。来到鹤园,按照'指令'拍完照,他就急急赶回照相馆,连夜将拍摄的照片冲印出来,还专门把梅兰芳的照片放大至12寸,陈列于照相馆的玻璃窗中,还在照相馆门口竖了块广告牌,上面写道:'为使各界将此照片留为纪念起见,凡欲添印此项照片者,每十二寸一张,只收回纸本洋九角。'第二天,'路人皆驻足而观,殆亦所谓望梅止渴';'摄影廉售'招术效果更佳,'购者踊跃'!这给徐新夫带来了一笔不菲的创收。 嗣后,'雪怀照相馆'(馆址在观前宫巷口)主人、摄影专家林雪怀(影星胡蝶前夫)也效仿,推出'优待顾客奉赠梅兰芳原版签名照片一张'的服务,从12月11日始,相继在《吴县晶报》、《大光明》、《苏州明报》等媒体上大做广告,持续了一个多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