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宋祖荫:仇国良:一个人办了张面向全国的报纸
【发布日期:2014/7/4】【作者: 宋祖荫 】【来源: 苏州日报 】【阅读次数:2415】【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娱乐》报1985年第1期创刊号

  你相信吗?一个人的编辑部,办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写稿、编稿、组稿、排版、校对、出版,出报的流程一个不少,办报的人只有一人,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风靡一时的《娱乐》报,如今回想起来,似乎还像个“天方夜谭”,但却是当年真实办报生活的写照。也在中国报业史上留下了一笔。
  《娱乐》报为“江苏省报刊登记证056号”,江苏出版,全国发行,出报周期为月报,是全国第一张纯娱乐性报纸,1985年1月在南京创刊。报纸地址:南京建邺路174号。主办单位:江苏省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出版单位:《娱乐》报编辑部,发行方式:自办(限国内发行)。具体办报实施人仇国良,曾任太仓县新湖乡文化站长。
  提起当年只身一人赴南京创办《娱乐》报,今年76岁的仇国良内心五味杂陈。他感慨地说,那是生活上的无奈,事业上的喜悦,各种复杂的滋味交织在一起。但令人回味的是,这段别样的人生职业生涯,增添了其个人的报人经历。通过办报的实践,他得到了许多历练和磨练,透过报纸的窗口,也让他更加认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
  当年的《娱乐》报何以与仇国良结缘,还是要从仇国良个人经历说起。出生于太仓西郊的仇国良,来自当地的大户人家,他自幼聪颖,学啥像啥。1958年他终于有了机会参加苏钢厂工会工作,后被选送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攻读时间与历法专业。由于他喜欢写作,常有文章在境外报刊发表,在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因有境外寄来的稿费被认为有特务嫌疑而予以劝退,发配窑厂干活,接受劳动改造。1966年他被调到新湖乡文化站担任站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新湖文化站群众文化风生水起,文化中心活动成为全国先进,前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仇国良是个业务型站长,只会埋头钻在业务堆里,对社会交际、人脉关系似乎一窍不通。由于多种因素有人发难作梗,导致处理关系不合,仇国良只能离开新湖,另谋生路。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憋着一股子气,他想总有地方能实现自己的满腔抱负。起初仇国良决定南下深圳求发展,当时深圳有关方面在上海招收相关人员,但仇国良比较胆小,怕南下路途遥远,难以照顾家庭,还有深圳率先开放,自己也许还难以适应。于是他决定赴省城南京试试,因为南京有些昔日熟悉的同乡或同事领导,可以帮助自己立足,于是他想到了闯一闯去办报。
  其实仇国良的这份报纸情缘,还得追溯到其中小学生时代。仇国良的几个姑父、姨妈等亲戚,有的在上海教书,有的在香港办报。小时候,仇国良在沪上度假玩耍时,曾翻阅姑父家中的藏书《韬奋全集》,也阅读《萍踪寄语》,留下的印象颇深。因此对新闻记者、出版报人的职业略知一二,产生过职业的崇敬感。平时仇国良喜欢动脑筋、写稿件,不仅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如《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体育报》等,以及全国各大城市晚报等,还曾托香港亲戚的关系担任过港澳多家报刊的专栏作者,如港澳地区的《大公报》《文汇报》《明报》《晶报》《澳门日报》《大众报》等。他还戏言,当年除了《红旗》杂志外,其他的报刊几乎都留下他的手笔。
  也许是心里有底气,来到南京后,仇国良得到了省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马春阳的赏识。起初,他提出私人办份报纸,不用说是30年前,就是放在今天也难以办到。因为当时心急,他说,报纸如果亏损了自己贴出来,赚了则缴给省民文协会,可见其办报的决心。经过省里相关领导、省出版局领导牵线推荐,最终由省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出面,申请创办《娱乐》报,经省出版事业管理局批准,主办方交给仇国良全权负责。于是,就有了一个人的编辑部。仇国良开始了南京的办报生活。
  《娱乐》报报名由著名书画家、收藏家田原(别名饭牛)题写。苏州费之雄先生欣闻《娱乐》报诞生,写下墨宝“乐在其中”以表祝贺,刊于创刊号第1版。《娱乐》报为4开4版,或8版,甚至更多版面。在创刊号《编者的话》中说:“人人需要娱乐,家家需要娱乐。《娱乐》报是专为你及你的家庭、你的单位提供多方面健康有益的娱乐材料而办的。”《娱乐》报开设“娱乐故事”“故事新编”“港台笑话”“天下奇闻”“故事谜语”等固定专栏,轮流刊发,每期印数约10万份,通过邮局自办发行,价格为南京每份5分,外埠另加邮费1分。
  1985年1月首期《娱乐》报创刊后,得到了各地读者的良好反响。一是发来的稿件几乎每天一捆一捆的;二是征订信函雪片似地飞来,有的寄钱,有的寄邮票来。报纸财务方面都有省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相关人员前去处理。
  这份娱乐性质的《娱乐》报,凝聚着仇国良的一片心血。凭着写稿投稿的关系,他着手建立了一支专职撰稿人队伍,几乎都是各大报纸副刊编辑,还有魔术、象棋、谜语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张宏志、《新民晚报》编辑曹正文、上海魔术团团长傅腾荣等。
  从撰稿到编辑,从排版到发行,仇国良亲力亲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排版为例,在规定出版的时间内,他总要蹲守在《新华日报》排版车间,看着工人在铅字模块中排版。如果文章长了排不下,就得当场删减。如果文章短了,导致空缺,就得补白。当时的《娱乐》报就一种字体,字距固定,对文稿字数的要求十分严格。不像如今的电脑排版,随意性、灵活性、融合性比较强。对文章里出现的异体字、生僻字等,那时还得当场刻出来填补。
  《娱乐》报上刊登的古今中外娱乐故事尤其深受读者欢迎,例如创刊号上的《神奇的婚姻介绍所》《教授的惊恐》,第2期上的《济公活佛》《“矮人王”传奇》,第3、4期合刊上的《世界拳王变魔术》《杨排风揭榜》《义犬落泪》《智胜秦相》《广惠受窘》《赵斌盗符》等。
  这份报纸历时一年多,共出版17期,发行遍及国内30多个城市。仇国良出面办了十三四期,以后由省民文协会主办的另一份报纸《乡土报》的编辑人员接手,但再办了不久(约三四期)就停刊了。其间仇国良的办公条件、吃住费用等均由省民文协会提供,但他没有工资薪酬收入,属于义务前来办报。当时,出于一种难以表达的复杂心情,他也就不计较待遇了,主要是为了争口气,争个面子。对在南京的办报生活,仇国良感到格外珍惜。后来,因家乡原单位新湖文化站工作需要,由县文教局副局长刘远出面,令仇国良回到新湖,继续当文化站长。
  对这份面向全国发行的娱乐小报,仇国良总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缘。回到太仓新湖后,他还想把这份报纸带到太仓来办,并与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社商定,以县文联和《儿童时代》社的名义申请创办,1992年12月还专程向有关部门打报告,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批准如愿。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