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上杭五龙呈祥庆太平
广西贺州壮族板鞋龙
河南濮阳狮龙斗蛛舞
“咚格咙锵咚咚锵……”昨天,在相城区体育馆,伴随着声声锣鼓,一场热闹的全国舞龙展演开始了。本次展演活动有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的15支代表队共计600余人参加,将决出五个“山花奖”。
□商报记者 贾茹/文 蒋世颖/摄
首先出场的是浙江的拼字龙,只见16名男女手持拼字龙,一会儿拼成太字,一会儿拼成平字。龙湾宁村拼字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汤和信俗”中的子项目,也是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它的结构独特,龙头、龙尾与龙身分开,突破了龙舞中“一条龙”拖头带尾约束。舞台上,表演者巧妙地运用龙灯的结构,展现“天下太平”、“上元大吉”等字体造型,突出了龙文化的永恒主题。
随后,一群光着膀子的演员上阵,上演了一场舞龙、舞狮、舞蛛为一体的独特舞龙表演,这是河南濮阳舞龙队带来的狮龙斗蛛舞。舞龙的队伍气势磅礴,舞蛛的小伙造型很特别,手举大大的蜘蛛斗龙,光着的后背上还画着只黑蜘蛛。狮龙斗蛛舞起源于隋朝末年,明朝初期传入濮阳清丰,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不看花衣裳、要看狮龙斗蛛的光脊梁”。
江苏陆家的段龙舞别具一格。龙体在空中悠悠游动,看似相连,其实断开。较整龙相比,段龙舞对舞龙人的要求更高,必须达到形断神不断的效果。传说龙王七太子为救众生,触犯天条,被斩九段。人们为感谢太子用竹篾编成龙头、龙体、龙尾,合成段龙。
昨天的表演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苏州的“龙舞稻花香”。苏州科技学院的这支舞龙队是此次展演参赛队伍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支,一共有49人。25名男生组成了“五小龙”舞动全场,24名幼教班的女生则变身“农民”和“庄稼”。一场6分5秒的表演,24名女生的服装连续两次进行变色,展现了“农民”、“春种”、“秋收”三种场景。苏州舞龙队导演告诉记者,龙文化与农耕文明交织共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中国有许多舞龙大赛,大多以竞技为主,此次山花奖全国舞龙展演,则更加注重民间文化与习俗,更具文化内涵。“中国的舞龙大赛一直表现的是对龙的崇拜,这次展演又是一次修正和重新认识,人创造了神(龙),龙又反过来帮助人,龙跟人是相依共存的关系,人龙共舞,丰收了,不仅是人感谢龙,也是人与龙共同庆贺。”
【延伸阅读】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与电影金鸡、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剧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最高奖项。山花奖的评奖种类,涉及民间艺术表演、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文艺学术著作、民间文学作品、民俗影像作品等六个门类。自1999年设立以来,山花奖始终备受全国民间文艺界的广泛关注,推出了一大批民间文艺领域的杰出人才和精品力作,为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舞龙展演就是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门类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分别在北京、浙江和广西南宁等地举办过,此次全国舞龙展演活动首次来到苏州。长期以来,苏州市民间文艺“山花璀璨”,成绩斐然,已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18个、入围奖1个,使苏州成为全国荣获“山花奖”最多的城市。“苏州市民间艺术节”至今已举办十一届,成为苏州市的一项文化品牌活动;在全国民间文艺系统第一个创建的“苏州民间文艺”网站在国内深具影响。近年来,苏州十分重视苏绣、姜思序堂国画颜料、桃花坞木刻年画、核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扶持了一批市、省、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鼓励艺人恢复了一批失传的民间艺术品,创作了一大批民间艺术新品、精品,民间文艺家们在国内外各项民间文艺精品展评中,获得各种奖项多达700多个。苏州还对民间艺术资料加紧挖掘、搜集、整理、研究,近几年编纂、出版通俗文学、民间故事、传说、地方史料400多种,其中如《苏州民间故事大全》《苏州民间手工艺术》《苏州楹联集成》等已成为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
相关新闻
入选市非遗名录 传承百年历史
百花洲龙灯队已传了4代
□商报记者 管有明 实习生 陆雨濂
前不久,央视来苏采访吴地端午,其中一个节目就是舞龙。百花洲龙灯队在盘门桥畔表演舞龙。作为已有百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团队,百花洲龙灯队曾远赴意大利威尼斯、韩国全州参加表演,并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向各国来宾展示东方巨龙的风采。如今,苏州很多重要的民俗活动,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清末,每逢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必有庙会。摊贩云集,顾客纷至,百花庵门口人山人海,香火鼎盛。1905年,以葛继寿、高全德为首的一批人力车工人、抬轿工人发起成立了龙灯队。一开始,借的是一些香店的大木龙。因为大木龙实在太笨重,他们用竹子和布照着木龙的样子,扎成一条竹布龙,轻巧灵活,舞起来得心应手。从此,凡是民间传统节日,百花洲龙灯队都要出来表演,舞艺也不断提高。
后来,葛继寿之子葛如来、俞德彪等一批人力车工人成为百花洲龙灯队的第二代传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百花洲龙灯队走入低谷。改革开放以后,葛如来之子葛炳昆、周建元、周根宝、沈家安等又自发组建了第三代百花洲龙灯队。2006年,葛炳昆把“接力棒”传给了外甥蒋达夫,从此有了第四代龙灯传人。
目前,除百花洲龙灯队之外,苏州还有新百花、新庄等几家,都是从百花洲龙灯队分流出去的。蒋达夫介绍,目前苏州市龙灯市场还是有很大潜力的。特别是在春节前后,龙灯市场非常红火。几家龙灯队“同气连枝”,经常要相互支援。以百花洲龙灯队为例,平时仅有40多人。而春节期间,参与舞龙的有七八十人。今年以来,他们已表演了100多场。
一般情况下,龙灯的标准长度一般在28米左右,龙身用竹片扎成圈,一般分为7节、9节和13节,节节相连,每节由一人掌竿,外面罩着画有龙鳞的龙衣。时而腾起,时而俯冲,蜿蜒游走、变化万千。龙头是整条龙最重的部分,跑龙头的师傅也最费力。近年来,百花洲龙灯队还在一些学校先后培养了10多条小龙队。遇到重大的活动,大小龙灯队一起演出。
现在,以百花洲龙灯队为代表的龙灯舞已经入选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蒋达夫也被评选为传承人。演出的同时,他对开发龙灯系列文化产品也有很大的兴趣,比如做一些有关龙灯的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龙灯队已从原来的小白龙发展到现在的金龙、黄龙、青龙多支队伍,建立了跳加官、鲤鱼队、蚌壳舞、高跷队、赛龙船等一系列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