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七屏椅
七屏椅的七屏全用榫卯结构手工制作角花条案上的镶嵌工艺
紫檀角花条案
五年前大学本科毕业后开始学习雕刻、木工和油漆技术,几年后学有所成,制作的多件产品获得国家级金奖。——28岁的大学生史志晔转型非常成功:在自家展厅里介绍红木材质和家具时,他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个“年轻的老木匠”。 史志晔对于苏作家具的天赋来自于家族传承,19世纪初,曾祖父史银福15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木工技术,为古典园林制作硬木家具,史家的苏作家具制作技艺就这样一直传承到史志晔的手中。 “我知道红木家具的传承与创新确实有很丰富的呈现,我也看到很多以设计为先导的经营模式。不过,在我的理解中,苏作就是材质和做工。因为我希望家族的手艺能够成就一个百年老店。”史志晔为此在今年1月创立了吴中区光福苏作家具制作技艺研究所,他要用这个平台系统挖掘、搜集、整理苏作家具制作技艺的史料、制作技艺的演变和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作品,汇编成册,建立档案,使苏作家具制作技艺能代代相传。 与祖辈不同的是,史志晔对产品的介绍也很现代:“这件七屏椅的原型在上海博物馆,我们通过仔细研究,做了一些改良,整体造型拉高、放宽一些,更适合使用。在木构件的体量与比例上,我们把传统尺寸做了‘瘦身’,你看,只改动了一点,视觉上就秀气、雅致了很多。”七屏椅的扶手与靠背由七块木屏搭就,每块木屏又用12—18根木构件完全由榫卯相拼而成,仅用目测会误以为这七块木屏是整块木板用机械雕刻而出。“这是不可以的。机械抠出来的造型看上去整齐美观,但是稍加使用,木材内部的应力会往同一个方向作用,这些木构件就会断裂。只有用手工造型、由榫卯相拼,把木材应力巧妙的分解掉,才能保证整件产品的牢度与美观。”与史志晔合作的设计师和木作师傅都是年过半百的老艺人,很多产品的细部改良都由设计师和木作师傅在同一个工作台上共同完成。 史志晔为此制定了一个培养计划:在今后五年中吸收30名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热爱苏作家具制作技艺并有一定基础的有志青年,以传、帮、带、学的方法分期分批进行培养,“苏作家具赖以成名的贵重木料是以数十年甚至百年为成材周期的,苏作家具艺人的培养也得有这样的意识。”(李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