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做有“灵魂”的艺术家
光福民间艺术家的创意转型
【发布日期:2013/8/24】【作者: 管理员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017】【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钟锦德

  钟锦德  《六子嬉弥勒》

马洪伟

 

马洪伟 《母子匜》

陆小琴

  陆小琴  《梁祝》

      策划:许文清、朱军杰
    撰稿:沈红娣 配图:朱军杰供稿

    “国字头”桂冠——“中国工艺雕刻之乡”花落光福,有着“玉雕、核雕、红木雕、佛雕”四大工艺雕刻的光福镇实至名归。光福地少人多,历代做手工艺的人特别多,核雕、木雕从明清起制作至今,并且作品水平逐年提高,不少作品获得了国家级奖项。在政府引领、协会指导、出台人才培育、平台建设以及各种扶持政策等措施后,越来越多的民间艺人开始悄然转型——“不做只迎合市场的匠人,而是有灵魂的艺术家”,有别于传统的民间“匠人”,光福民间艺人踏上了新的雕刻艺术生命的寻觅之旅。

  留住创作脉络,建私人“博物馆” 钟锦德:作品追求永无止境

  焦琴、月亮、两双“拉钩钩”的手……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拼成了“苏作”红木雕刻的一幅经典之作——《月光曲》。苏州雕刻大师钟锦德凭借这件作品一举拿下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北京)世界木雕大师邀请赛“金奖”。
  在钟锦德的工作室内,你会惊奇的发现,这里竟然是一间无比丰富的私人博物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至今,他每一件都保存着,有些作品或许还很稚嫩或者还显得笨拙,但是都成为他珍视的“宝藏”。与大部分匠人只要有买家就肯卖相比,钟锦德所有创意的作品,第一件都是“非卖品”,尽管第二件从工艺角度上可能会更加完善,但他保留的便是一种艺术的痕迹,如今这些作品都成为钟锦德紫檀木雕刻艺术展览馆里的珍品。
  钟锦德出生于“红木雕刻之乡”光福,1980年高中毕业后从艺木雕,师承民间雕刻家李兴根,从此开始了他为之痴迷的雕刻艺术生涯,1983年,钟锦德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为苏州、光福、东山等地的雕刻厂加工红木花板和摆件类工艺品。1990年,稍有资金积累的钟锦德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光福仿古红木工艺厂(即后来的艺轩红木工艺厂),始产红木家具。1996年,正当其订单不断、生意红火的时候,他竟然自己“叫停”,拒绝了所有客户的订货,一撒手跑进苏州大学读起经济管理专业来。
  艺术品的原创,不仅要有悟性,还要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钟锦德一头扎进了书堆里,《齐白石竹木雕精选》、《明清木雕鉴赏》 等20多本专著。每年光花在书报费上的钱就达到6000多元。与此同时,从江苏省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到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只要与工艺美术与雕刻艺术有关的研修班,他几乎每年都要参加,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一瓶水一块面包,他就能在里面泡一整天。有时候为了涉及佛教题材的头像,他就拿着铅笔和画纸走遍苏州寺院,临摩学习。经过多年的蓄势积累,钟锦德的艺术创作灵感,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一发而不可收。为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他在所有原创作品的用材、表现手法上都作了创新,其材料全部采用紫檀、黄花梨、老红木,使作品更细腻、更精美。钟锦德一举成为专做红木雕刻精品的艺术家。
  多年的木雕从艺中,他保留了最原生态的自己。“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我寻觅的是能像我一样真正疼孩子的父母。”他觉得。

  追寻个性路径坚定青铜梦想 马洪伟:文化遗存里觅“春秋”

  “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由古至今,苏作玉雕一直代表着中国玉石雕刻工艺的最高水平,从来都不乏名家和精品。如何在能人辈出、佳作纷呈的大环境里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新的创作之路来,则是现在的苏作玉雕艺人要面对的一个新挑战。
  人云亦云的模仿永远脱离不了“匠气”。早在2008年,马洪伟便开始了心灵的“追寻”——要有自己的坐标。光福工艺文化城内的“玉韵春秋”便是市青年民间工艺家马洪伟的玉雕工作室。不同于别人专攻籽料的把件和挂饰,马洪伟的工作室里几乎清一色是用碧玉雕琢而成的青铜器造型摆件。
  2008年金融危机后,马洪伟的玉雕厂遇到了经营困难,创作思路也出现瓶颈,一下子整个人都陷入了迷茫之中。在苏作玉雕擅雕传统小件,并且大师众多的情况下,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出彩谈何容易!分析了行业形势,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仿古玉雕的优势,经过一年的沉淀后,马洪伟决定创作转型,开始专攻青铜器玉雕。执着的付出也让他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11年作品《立鸟壶》获得“天工奖”金奖时已为业内人士所惊叹——战国晚期的器型,但又不是纯粹的模仿,精简后的纹饰经由阴阳细刻,突出了青铜的大器之美,玉料的选择则是和青铜色泽更为接近的青玉。在目前众多的玉雕从业人员中,做青铜玉雕的人屈指可数,马洪伟的青铜玉雕能被行业认可、藏家收藏,和他对文化的执着钻研密不可分。
  “夏商周文化”是马洪伟多年的研究的方向,2000年买的一本青铜器书籍几乎形影不离,正是对这些物件的反复研究和琢磨中,他形成了自己对这部分文化遗存的独特感悟。从传统的装饰摆件,到融合这些文化后的个性器具、手把件等的实用性器件,眼下,马洪伟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征程。“青铜器花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很多都被刺绣、绘画等艺术形式吸收,玉雕为什么就不能借鉴呢?”

  创作中享受艺术 用作品表达生命 陆小琴:与橄榄核的生命对话

  每次见陆小琴,她都在忙碌,不是忙着应接不暇的客户,就是埋头雕刻——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落款签名,她都别具匠心,刻成一枚小小的印章,里面轻巧地刻上“小琴”两个字。
  刻一枚“残荷”,她会到湖边静坐一个上午,就为了把残荷的身姿印入脑海,活灵活现没有一丝偏差。同样是观音像,她的人物便是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陆小琴的言语非常朴素,与喧嚣的艺术圈有着明显的距离,对于陌生的我们却有着一种久违的熟悉。“再忙也要有时间进行创作,不断有新作品拿出来。”她对自己的要求,几乎每天都要到夜里12点以后才能睡觉,只有那个时候,她才能把自己忙碌的心安放在一片宁静之中。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深刻理解,投射在作品上的都是陆小琴的那种热爱和对艺术享受的投入。不久前刚刚在民间工艺美术展获金奖的作品《梁祝》 便是最好的一个案例——为了参加比赛,陆小琴特意创作了一套连环画形式的“梁祝”核雕,一套多枚,“英台求学”、“同窗三载”、“十八相送”、“相思成疾”、“双双化蝶”等情节,这一套作品极其精美,细细品鉴把玩,连外行都能看出创作和雕刻功底的深厚,雕工行云流水,有女性特有的飘逸和细腻,让人爱不释手。另一套参赛作品“四大美女”核雕的花纹分外复杂华贵,连衣服上的花纹都清晰可见,也耗费了陆小琴不少时间和心血。她告诉我们,每一件作品都要预先根据题材设计好,才开始漫长的雕刻创作。这样的一枚作品,仅仅雕刻都要半个多月,若要加上设计构思的时间,那就更长了。
  “人不能只停留在一个阶段上,每天都应该进步一点。”陆小琴对自己的创作一直有着“高要求”。比如《梁祝》,这种连环画风格以前没有,这是一种创新,成品既可以单颗收藏,又可以串成系列珍藏。陆小琴从事核雕行业并不早。之前从事的是家具雕刻,因为感兴趣,便开始做核雕,由于基础扎实,2006年才开始学习核雕的陆小琴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开始进行单独创作,作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获奖甚多。处于创作巅峰时期的陆小琴不过三十四岁,这个年纪能获奖的光福匠人并不多,陆小琴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如今陆小琴每年的作品产量并不多,以制作精品为主。市场上用于把玩的陆小琴作品的价位基本在七千到一万元一枚,而收藏级的作品已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