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发源于苏州一带,现已遍衍吴地苏、浙、沪太湖流域。这里,自古土地肥沃、气候温润、蚕桑发达、盛产丝绸、人文悠久、手工业发达,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吴文化”的发源地,俗称“天堂”。这些自然和历史积淀,是苏绣形成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可见宋代苏绣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吴地中心天堂苏州,小桥、流水、人家、园林、昆曲、美食,2500多年的文明,造就了诗意的江南和灵动的人文。苏绣就是在这美的自然境域中江南女子独特的审美情趣的真切显现。绣花用的绷架、绷布、绣花针、各式花线、扶手板、甚至竹木凳椅······,无一不是与绣共生,与己共荣的特定的人文产物!
我于20世纪60年代生长在苏州太湖之滨的江南历史文化名镇——光福镇窑上村。如果用“湖光山色,洞天福地”、“花果之乡,工艺之镇”、形容光福镇的话,那么窑上村更可誉“千亩桂林,十里雪海”(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桂花林,同一社区中有闻名于世的赏梅圣地“香雪海”)、“山水人文,鱼米之乡”(2500多年前春秋越国西施入吴之地的“西施滩”、“西施堤”,至今存留的太湖为数不多的古码头等)。自懂事起我就记得几乎家家做刺绣,户户养蚕桑,5-6岁就站在小凳上看大人刺绣,并为此迷恋。8岁时在祖母、母亲的指点下正式学做刺绣,在当时,这一技艺是村里几乎每个女孩必学的。时过境迁,不觉自己刺绣生涯已40余载。在家中,追溯苏绣传承史,我已是第六代传人了。
上世纪80年代前,我绣制的苏绣以实用的绣品为主,有被面、枕套、服装、台布、围巾、手帕等等。80年代后,双面、单面苏绣艺术作品开始盛行,我也绣制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双面、单面绣猫、狗、金鱼、风景等。近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欣赏苏绣的水平日益提高,苏绣产品多样化,个性化成为主流。同时,现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追求平和、简约,强调心灵的净化,祈求平安,祝福健康也成为新的艺术形式和时尚。因此,作为苏绣的传人,有义务,也应当有担当,多创造适合时代的苏绣艺术作品。在这40余年的刺绣历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一件令人满意的作品,不仅要有静心、耐心、细致、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刻苦钻研的精神,还需要经验积累和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懂得一些基本的画理知识。真要做出一幅完美的作品还需加倍努力。不同的人刺绣,艺术效果也会不尽相同,这是由各人的技术水平和领悟能力而形成的。刺绣者不但要了解各种针法,而且还必须会灵活运用针法,并在绣的过程中要有感悟。绣时除了要抓住细小的轮廓外,刺绣的色彩搭配也是非常关键的。结合刺绣的特性来运用,以求得切合实效的配色技巧。
佛教自进入中国后,经历了本土化、世俗化的历程,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大批信徒和民众把佛教当做自己生活的部分。其中,《十八罗汉》在中国是影响深远,传播广泛的佛教题材,也是大众惩恶向善,追求真理,渴望和谐,保佑平安健康的精神寄托。因此,《十八罗汉》是我国工艺美术创作中常用的题材。
但目前一般的《十八罗汉》图色彩浓艳、造型繁复,尽管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却显漂浮游离、大气不足、沉稳不够,远离中国佛教沉稳内敛、追求心灵净化、威严亲切之感。因此我策划绣制的《十八罗汉》图,力求回归中国佛教的精神,同时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底料选用:真丝塔夫绸,淡棕黄色。特色:此料坚密厚重,色牢度高,显古朴敦厚之感。
线色选用:棕色单线。特色:清雅简约,尊贵高古,显崇高之感。
图案选用:根据清珐琅彩《十八罗汉》图修改并重新绘制。
针法选用:在滚针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变更为波纹推丝针法。丝线:一丝。一根丝线为十六丝,即:十六分之一丝线。特点:波纹推丝针法不像其他刺绣针法一样以墨路绣之,而是根据图案的不同点灵活绣制。如人物部面表情、凹凸部位、衣折动态、物品质感等都要以此灵活收缩。同时要对图案结构、思想表现、内在精神多次通读、领会、琢磨、理解后,再配以相应的手法,动手绣之。这一绣法,不同于传统的平绣针法,也不同于当前流行的乱针绣法,它是既含遒劲内在厚重,又具生活飘逸灵动的苏绣针法,融传统和现代苏绣针法于一炉,似中国艺术之魂——线的艺术——书法——的有篆隶内在的草书形式,是苏绣针法中有意味的新形式!
苏绣《十八罗汉》是我近年的新尝试,想用一些新的形式,新的手法,创造一些精美逸动的苏绣新作品,尽量显现我们苏绣的“精、细、雅、洁”,同时作品尽可能的给人拙朴简雅、民俗人文、可爱高深、亲切莫测之感。当今社会过度的“快餐文化”,过度的快节奏,过度的商品化,过度的功利化从而使我们很多现代人心理产生焦虑、紧张、烦恼、不安,这是现实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我们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因此,如果我的苏绣新作品能給人一丝清雅和平和,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