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李兰珍:一人扶起一个残疾绣娘团队
【发布日期:2013/3/21】【作者: 苏报记者 胡佳逸 】【来源: 苏州日报 】【阅读次数:781】【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古镇游带热了一位木渎绣娘的刺绣生意。这个自称“不完美”的残疾人,立志绣出“完美”的作品,更伸手扶起了不少像她一样的残疾人。她,就是现任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光福中国工艺文化城工艺文化分会副会长的李兰珍女士。

  自幼苦学刺绣

  走在木渎古镇上,李绣坊的店招颇为惹眼,隔着青石板路,两块一模一样的店招相互呼应。路东边那家的玻璃柜里摆满了刺绣名片夹、挂件等小玩意,路西边这家则陈列着苏绣摆件、壁画等大幅作品。李兰珍便是两家店的老板。
  李兰珍是个残疾人,年幼时的小儿麻痹症导致她右腿重残,走起路来十分困难。要强的她,耳濡目染着家里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刺绣营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加各种刺绣培训班、拜在名家门下学手艺、自己摸索体会刺绣手法……为了提高刺绣技艺,李兰珍试图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即使是现在,每天绣10到12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情,正是因为我自己不完美,所以我拼了命的要让我的作品更完美。”李兰珍说。与她的勤奋成正比的,是绣品价格的一路攀升,一幅耗时一个月的绣品,在2003年以280元的价格出手,而如今,这样的绣品价格在8000元上下,翻了近30倍。
  对于苏绣技艺,李兰珍有着近乎偏执的坚定。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利用机器绣花取代手工绣花的做法,节约了人工,降低了成本。但不管在与机器的竞争中处于怎样的弱势地位,李兰珍一步不让:“是机器绣的还是手工绣的,行家一眼就能看破,苏绣有独特的灵气、韵味和感情,机器怎么可能做到这些,不论技术怎样,靠自己手里的针做绣活,这是底线。”

  用笨办法打开销路

  2002年6月,李兰珍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加上亲戚朋友的帮忙,开了一家自己的绣坊。
  然而,开店的喜悦刚过不久,危机随之而来,2003年的非典波及到了这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行业:游客骤减、订单几乎下降为零。
  正是凭着对刺绣的热爱与坚持,李绣坊终于走出低谷,逐渐盈利。2010年,颇有生意头脑的李兰珍还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李兰珍”商标,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如今,李绣坊的客户遍布全国,甚至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也有了李兰珍的“粉丝”。对于已取得的成绩,李兰珍说自己不懂得营销,采用的是“最笨的办法”———用最好的原料,花更多的力气,踏踏实实绣好每一件绣品,靠口口相传的办法,为自己积累人气。2011年,李兰珍开出第二家李绣坊,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事业规模。

  热心帮扶残疾绣娘

  在李绣坊里,有个特殊的绣娘团队,这个团队里的8位绣娘中,有4位为残疾人。
  经营绣坊,自然要追求经济效益,为什么还要留下这么多的残疾人?李兰珍说,正是因为自己的残疾,才明白这个群体的不易,能拉一把的时候尽量拉上一把。这些绣娘多是李兰珍在刺绣培训班的同学,对不少年纪较大或是不便出门的绣娘,李兰珍便接下了活儿让丈夫开着电动车挨家挨户去送材料、收成品,不少时候她还得亲自上门指点,最远的时候,夫妇俩开着电动车将绣活从木渎送到郭巷。
  对绣娘们寄卖的绣品,熟悉市场的李兰珍总愿意尽量帮点忙,有时候甚至亲自出手修改,“去年底我一幅东西拿到店里卖,她看了以后前前后后帮我改了4天,这4天时间她自己能做个小件了,最后这个活卖了1200元,比我预想的高了不少。”一位绣娘告诉记者。
  除了固定的绣娘团队,自2002年起,李兰珍还陆续带过10多个身患残疾的弟子。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