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21日),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98人)名单,著名民间艺术家、中国刺绣大师姚惠芬榜上有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作为近代苏绣“仿真绣”创始人沈寿的第四代传人和苏绣“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再传弟子的姚惠芬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自幼就开始学习刺绣,师从近代“仿真绣”大师沈寿的第三代传人、苏州刺绣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牟志红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彗娴先生,经十数年寒窗学艺,完整地掌握了传统苏绣的各种针法及绣制技艺。在刺绣创作时,不仅能灵活地运用苏绣的几十种针法于传统刺绣,尤其擅长将苏绣平针绣及乱针绣的许多技法完美地应用于人物肖像及中国传统水墨画创作之中,使其绣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及独创性,赋于现代苏绣以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新的涉美内涵。近十多年来,姚惠芬在继承传统苏绣技艺的基础上注重研究当代苏绣的风格和创新,在虚实乱针绣及写意刺绣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与风格,首创了“减针绣”技法,并对中国水墨写意刺绣的创作进行了大胆深入的探索,创作了一批诸如《董建华肖像》、《素描少女肖像》、《葡萄少女》以及《写意牡丹系列》、《写意花鸟系列》等具有高度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刺绣作品。这些作品无论在造形的简练、色彩层次的变化融合、物象明暗的对比以及线条灵动处理等方面都有着全新的气象,有别于传统概念的苏绣针法技艺,在刺绣作品的审美观念和刺绣技法上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
与此同时,姚惠芬从1998年在刺绣艺术之乡—苏州高新区镇湖镇创办首家刺绣绣庄—琴芬绣庄起就十分重视苏绣技艺的传承,先后招收与培养了本地以及全国各地的学生共100多名,其中成为工艺师的有8名,助理工艺师12名。有3名学生学成之后自主创业,分别开办了3家新的绣庄,将苏绣的技艺又传授给新的学生,并且直接创造了近60多个劳动就业岗位。有9位外地的绣娘学成回去以后将苏绣的技艺传授给当地的绣娘,并将苏绣的针法与当地刺绣的针法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创新出了许多具有当地民族特色与艺术魅力的刺绣作品。另外,姚惠芬还与云南省妇联合作从今年起每年定期给云南省少数民族的绣娘进行免费定期培训,以提高她们的刺绣技艺。
据了解,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共有10位,姚惠芬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小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