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诸家瑜:《蜀僧大休.后记》
【发布日期:2012/10/15】【作者: 诸家瑜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5527】【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1996年7月15日,父执黄启之叔父打电话叫我晚上去他家。启之叔父大休的再传弟子,时已近耄耋,离休后住在保兴里,离我家不远,平时常去。那天我下了班,回家吃过晚饭就走了过去。一进门,就看见桌上放着一叠复印件。待我坐定,他指指叠复印件兴奋地告诉我,这是失传60多年的《大休上人遗著》,上个月终于在西园寺寻访到了,上面有“癸酉岁包山寺珍藏”的字呢。他嘱咐我想法登报披露寻访经过。于是我连夜写了个稿子,题目是《<大休上人遗著>寻访记》,第二天就寄往北京,我的恩师——原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高级编审郭龙春指正,郭老接到稿子后感到很满意,认为这个资料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于是即找人安排刊在8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七版上。文章发表后,在全国佛教界引起极大反响。因为大休上人是清末民初颇有声望的一代高僧。

嗣后,启之叔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家瑜啊,现在无人晓得大休,对他的研究至今还是个空白,我呢年纪大哉,力不从心……”我一听心领神会,他是要我接力去深入研究大休上人。当时,我已随父执陆醒伯父、启之叔父、周明叔父研究民国苏州报刊史有12个年头了,对苏州的近代史和人物也有一定了解,所以有了点底气,于是当即表示愿意接手。

研究大休上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故事尘封久矣手里唯一可参考的资料,就是那部《大休上人遗著》。我先是通读书中的几篇序和大休撰写的文章、诗词等,并抽出时间一次次上门去听启之叔父的回忆作好记录,而后从中寻找线索,梳理出经纬,通过纵横双向的追寻查考和研究,终于有所成果。2004年5月,寒山寺在整理藏经楼典籍时,意外发现康有为1925年为寒山寺住持大休上人写的一首诗,这对我的研究无疑是增加了分量。2007年,寒山寺薪传妙利宗风1500年,住持秋爽大和尚清修梵行,开拓寺务,创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广揽时贤,筹划文化建设。翌年,热心大休上人旧事,乃邀作文,是写就论文《晚年大休上人及其遗著考略》公布2008年第二届寒山寺文化论坛,满座亢奋,无不赞叹秋爽大和尚慧眼识珠。之后,寒山寺为大休上人立牌位,又邀我为寺院众僧侣宣讲大休上人的事迹。为此,我写就《蜀僧大休的传奇人生,共十讲,15万余字。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讲述,让众僧侣了解,大休上人曾是寒山寺清末民初的两任住持。

诚然,我也有备感遗憾之处,那就是启之叔父时常提及的大休圆寂处,屡访经年不获。对此,启之叔父则对我宽慰:“覅去寻哉,可能在‘文革’被破坏掉了。”2009年冬,钱伟居士告诉我,常为寒山寺刻碑的戈老师正在无隐庵附近修复一座和尚坟。经引荐,我认识了这位“献身艺术,励志铸魂”的戈老师。自此,我俩因“佛”而结缘,因“大休”而结为了知己

戈老师名春男,又名春南、春暖,是位虔诚的佛教徒,原在吴县木渎一所中学执教停薪留职,在鸡笼山下开设“戈氏艺术制作室”,专艺石刻。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在木渎天平村范家场,意外发现到一块刻有“大休”等内容的残碑。几年后,他在复刻《包山寺重修记》等几块碑时,知道了大休上人生平简介和圆寂之地的介绍,于是实地考查了被当地乡民称为“和尚坟”的大休墓地,并将残碑运往了包山寺。之后每逢过年,总要去墓地瞻仰大休上人。平时,有文化名人或要好朋友来访,也总要领他们去那里瞻仰一下。同时,他还曾向社会和有关部门呼吁,希望能予以抢救修复,却一直没有得到“回应”。2008年秋,大休墓地遭人亵渎,净地狼藉一片,春目睹之,非常气愤和心酸。为维护大休上人的尊严,保护这方“乾净地”,他萌生出一个念头:自掏腰包,修复“大休墓”。秋爽大和尚得知后,深受感动,决定由寒山寺出资,邀春鸠工庀材,整修恢复旧观。最后春执意,各出一半。2009年下半年,修复工程付诸实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修茸诸迹,忙得不亦乐乎:摩刻剜却污秽,除祛泥苔;架小桥铺路面,平整山地;新配供案香炉,构筑墓栏;修复“塔志铭”碑,重建灵塔……。

是年12月24日下午,我冒着严寒乘公交车专程赶往戈氏艺术制作室春南的小弟红伟和汪全男、柳龙泉等陪同,徒步来到天马山下。此处我从没来过,却似曾相识,启之叔父所讲的大休圆寂处方位及周边地貌浮现眼前。我激动万分,自告奋勇在前带路,凭着感觉直奔修复现场。进入山中,环顾四周,现场已遭“文革”破坏,但摩崖上的石刻隐约可现。经察勘考证,此处正是大休上人当年圆寂的地方。启之叔父得报后,备感欣慰!之后我数次深入施工现场,亲眼目睹了春及其伙伴们为修复大休墓所付出的一切,亲历了运碑上山的“洗礼”参加了躬请大休灵骨入缸之仪式。2010年5月4日,整个修复工程以“圆满、完美”而告竣。至此,大休佛骨重见,佛光普照;墓地修茸一新,功德圆满。

2010年适逢大休上人诞辰140周年。年初,我和继承兄向秋爽大和尚建议,择时举办纪念活动。有人对此不屑一顾,然秋爽大和尚极为重视,力排异议采纳建议,拟定5月下旬举办以“纪念高僧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交我具体操办,草拟方案、议程,联系有关学者撰写文章等。可是,眼下无人在研究大休上人,为确保研讨出成果,我将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分门别类,提供给了我们的团队,诸友根据所得资料,从各个角度写出了一篇篇颇有质量的论文,启之叔父也以89高龄递交了6000言予以支持。论文汇集后,通知我将电子文档交出后,操办之事到此结束。之后,不知出于何意,在研讨会尚未召开之前,电子文档就全部外泄了,造成作者研究成果提前“共享”。活动结束,承办方将论文汇编成册,内中既不提大休研究情况,《缘起》也作了更改,删去了第三自然段中的关键之词。为此,启之叔父甚感奇怪。

为大休上人树碑立传,早有此意,但时机没到,故未付诸实施。去年11月,我与春南商议:“明年是大休上人圆寂80周年,我们一起署名共同出资,写本书作为纪念。”他当即表示赞同。于是,我就在今年元旦后着手动笔,在原来讲稿基础上进行增补删改,书名题签采撷大休上人亲笔书写之字

在本书中,既附录了周庆云苏州寒山寺前住持大休大师塔誌铭 金天翮《大休僧传》 戈春男大休圆寂处的发现及其他诸家瑜《大休上人灵骨发现记柯继承《大休上人灵塔重修记诸家瑜《献身艺术 励志铸魂——记著名碑刻艺术家戈春南篇文章,又收录了《大休上人遗著(附<百怪图>)》,并进行了点注。

《大休上人遗著》,线装本,开本为294×176毫米,吴县周冠九辑,封面题签朱家骅,扉页题签褚德彝了翁范古农、周冠九分别作序,梅光羲、太虚大师、谢健、许圆照等题字(词)民国二十二年(1933)仲春,由苏州景德路遂园利苏印书馆承印,印数200册。该书封面、封底皆为蓝色内芯97叶,每张书叶对折,每叶版口上刻有单鱼尾符号,下为页数,版面单面印刷,四周界线为单边。排印文字的书叶,每半叶12栏,每栏22字。石印“百怪图”的书叶,每半叶印一幅图。全书的文字部分为活字排印,“百怪图”缩印部分为仿宋石印。

《大休上人遗著》一书启动于大休圆寂不久,从整理到编辑,整个过程大约化了3个月时间。也许是时间仓促,也许是其他原因,大休的遗稿没能全部编进去,遗留下来的一部分后来也就散佚了。但是应该肯定,这部书内容珍贵,是研究大休的必读物。另外,《百怪图》所画山石奇诡多致,每幅画上皆有大休上人的书法墨宝,钤印有“休”、“大休之印”(印为方形,文)、“大休”(印为方形或大或小,也有长形的,皆文)、“蜀僧”(印为方形,文)等,字皆为篆体。这些印章都是大休自刻的有的画上还有他的题诗这次出版,为保持《大休上人遗著》原貌悉照民国利苏版。应该说,欣赏大休的杰作,实乃是一大享受!

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特别要感谢至交柯继承、潘振元、春南的公子张弘、戈春伟戈继伟戈红伟柳龙南柳龙泉郁求林俞水生王义德汪全男包玉俊徐阿二多次陪同赴现场考证,以及我的爱人夏秀英给予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卢群、林锡旦、臧寿源、孙中旺、朱春阳、吴眉眉、徐君跃、周静燕夫妇、钱伟居士等好友,以及我的女儿诸峥、女婿尹渝来、小外孙尹山青等,在各个方面给予的关注、支持与襄助。

同时要感谢挚友汤生于百忙中抽出时间,专门为本书所有图片进行修整;他的专业团队——苏州远大广告设计有限公司的同仁们,也为本书提供了诸多帮助。

还要感谢秋爽大和尚、贯澈大和尚、慧通法师、心培法师、慧伯法师、明圆法师以及为本书提供过帮助的一些文化界朋友。

本书由柯继承审稿并作序,在此谨致谢忱!

蜀僧大休》仅仅是开端,我们期待随后能有更多的志同道合者能融入这一专题研究之中,共同来弘扬大休上人的佛学理念和无私忘我精神。

诸家瑜

壬辰年清明前四天于姑苏城南敝帚斋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