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渔影
孙林泉的玉雕作品《刘海戏金蟾》
展现渔家风情古镇文化,光福魅力亮相央视《走遍中国》栏目。而这荣耀的背后则是光福镇产业交融打造文旅新亮点的不懈努力。 湖光山色、洞天福地的光福,有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千年渔文化、工艺之乡、丰富物产滋养着这座千年古镇,然而光有“宝藏”还不够,如何用活这些宝藏,成为发展的财富?光福镇党委书记丁晓娟认为,文化与旅游要协调发展,必须要用文化来提升旅游内涵、带动人气,通过旅游来彰显文化魅力、增强文化体验与认同。二者之间是一个复杂的融合过程,绝不是简单的搭配。以光福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结合5A级景区创建,光福注重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凸显文化内涵,着力包装和打造“六大文化”,即以香雪海为主体的梅文化、以太湖渔港为主体的太湖渔文化、以数量众多的寺庙为主体的宗教文化、以新四军纪念馆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以青山绿水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和以“四大雕刻”为主体的工艺文化,努力在文化与市场的衔接上下功夫,通过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展示文化品牌的内涵和魅力。 光福的实践证明,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一旦找到与旅游的契合点,采取融合创新发展的方式,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就爆发出强劲的活力,形成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旦区域优势资源围绕文旅融合发展的需要进行整合,就能打造成一处处文化旅游精品,积聚成城市旅游、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民俗让旅游有新卖点渔文化带热“渔家乐”
渔民上岸,渔家生活正在改变,各种风情习俗也渐行渐远。历史上,光福人大多靠太湖为生,渔文化也就成了光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太湖的渔民和渔俗都集中在光福的渔港村,它像太湖渔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正是有了这块活化石,使得太湖“渔家乐”日益成了太湖旅游的“热门”。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位于太湖冲山附近的一家农家乐生意红火——除了吃新鲜的湖鲜,他们还可以乘着木桶到湖里去采红菱。而渔港村合作社的“渔家欢”更是大受热捧——船菜是苏帮菜的源头,最本色的船菜要数渔民在太湖上的日常饮食,如今大一些的渔船,在船的尾部还保留着传统式样的木质灶台,有了灶台,这飘在湖里的船才成了真正的水上人家。 民俗文化给了旅游抢夺眼球的新卖点。 渔港村是光福渔民集中居住的所在地,千百年来,村民全部以太湖为生,捕鱼捕虾,有的甚至常年吃住在船上,一年之中上岸的时间反而少。这些年来,生活条件改善后渔民纷纷上岸,但还是有不少村民保留着出湖捕鱼的习惯。光福渔港村,每年上半年太湖禁捕期,村子附近的渔港内千艘渔船停泊,万根桅杆林立。9月份开捕以后,渔民便扬帆出湖。可以说整个环太湖区域,渔港村这样浓缩了太湖渔俗文化的村落已经不多见了。每年8月底的太湖开捕节,便是以渔港村数千渔民在扬帆出湖前自发举行的祭湖习俗演化而来。光福镇渔港村党总支书记王伯明介绍说,因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船上人家的很多习俗与岸上人家是不同的,比如很多人熟知的一点:渔民家吃鱼不能翻身,岸上人家就没这么种规矩。其实光光吃鱼,规矩也不止“不能翻身”这一点,还有船老大得吃头,摇橹的则吃尾,同桌吃饭座次也有讲究。又比如渔民结婚接亲,女方娘舅要靠主桅杆而坐,意为压船。随着渔民上岸,这样的原生态习俗,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果不加以整理,可以想见用不了多久便会彻底被遗忘。 目前,光福渔港村结合旧鱼塘改造,打造太湖渔文化生态园,除了可以吃渔家菜,住船屋,体验捕鱼等渔家风情,还能欣赏到各种原汁原味的太湖渔俗文化。 以香雪海为主体的梅文化、以太湖渔港为主体的太湖渔文化、以数量众多的寺庙为主体的宗教文化、以新四军纪念馆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以青山绿水为主体的生态文化……一道道民俗造就了光福旅游的新鲜菜单。
产业交融创新“工艺之旅” 四大雕刻形成文化“产业链”
作为环太湖沿线的旅游重镇,工艺雕刻无疑是旅游六要素中的重要环节。日前有关部门对“工艺雕刻之乡”吴中区光福镇工艺雕刻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调查显示,光福镇玉雕、红木雕、核雕、佛雕四大类雕刻的从业者超过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时下,光福镇四大类雕刻的年增加值近1.4亿元,从收购原材料到加工,到雕刻、到销售,包括雕刻工具制作等,光福四大雕刻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光福镇农民的支柱产业。 旅游是因文化的积淀而衍生的,反过来旅游则让文化更为持久。在光福工艺雕刻产业的发展规划版图上,突出集聚发展、文旅融合两大主题,引导形成了四大集中生产片区则是主旋律,基于这样的发展方向,目前光福已形成了以迂里村、府巷村、邓尉村、东崦湖社区为中心的玉石雕刻;以福利村、邓尉村、香雪村为中心的红木雕刻;以冲山村为中心的佛像雕刻及东崦湖社区、邓尉村、冲山村、府巷村等核雕工艺生产基地。 时至今日,四大雕刻不仅给居民们带来了经济收益,更已发展成为光福的文化名片,滋养了光福这片土地。光福核雕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光福玉雕、光福红木雕刻、光福佛雕等都已被列入苏州市及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月12日,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苏州光福首届工艺文化节”在位于光福的中国工艺文化城开幕。开幕式上,马洪伟等11位苏州市、吴中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领到证书,至此,光福镇共有12位工艺雕刻非遗项目传承人,他们将为光福镇四大雕刻的工艺技术传承培养后继人才。光福镇也将借助这些大师,打造出一批工艺雕刻的精品品牌。 年仅38岁的陆小琴便是其中一位。有着六年从业经验的陆小琴在核雕界中还只是一位“新秀”,然而却在产业发展中迅速抢抓到了机遇。“以前南方人不会花几千元买一串核雕,然而随着市场知名度的提高,核雕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手上带一串核雕或者是黄金,文化价值就有明显区别”,陆小琴说,随着核雕的知名度提升,如今生意也水涨船高。 随着苏州市“走进太湖时代”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光福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镇区功能日趋齐全,这为工艺雕刻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光福镇也不断加大投入,为工艺雕刻产业搭建平台。光福镇玉雕行业协会的成立、光福镇工艺街及光福冲山佛雕街的形成、工艺界航母———中国工艺文化城一期业主的入驻、苏州第一个“中国工艺雕刻之乡”的申报,标志着光福镇四大雕刻已经扬帆起航。“光福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利用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福镇党委书记丁晓娟对记者说,只有做大做强工艺雕刻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发挥出光福的优势和特色。
文化惠民的共赢模式“反哺”村民提升幸福指数
去年春节前夕,一台村民自编自演的草根春晚在光福隆重上演,无论是村官自编自演的“独角戏”,还是落户渔村新苏州人夫妇的登台亮相,无不引起阵阵叫好声。此次活动还特邀吴中区文联四位书法艺术家前来现场泼墨挥毫,为全镇群众书写了200多副春联。文艺汇演由迂里村选送的民乐合奏《拔根芦柴花》拉开序幕,轻快而激越的曲调顿时将整个现场欢乐的氛围掀了起来,在接下来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来自全镇各村(社区)、单位的演员们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其间穿插了有奖问答等互动环节。 最后,文艺汇演在太湖渔港村选送的歌舞《太湖渔港情》中落下帷幕。在众多文艺节目中,一幕《冲山突围》 再现了当年新四军太湖游击队和冲山人民的鱼水情深、一曲《梅花情》唱响了“香雪海”、一剧《太湖渔港情》表达了大家对“华夏第一内陆渔港”的情意。整个汇演过程中,不时响起观众的阵阵掌声和笑声。草根春晚节目形式多样,歌曲舞蹈、相声小品、器乐演奏等一应俱全;节目内容丰富,融古曲潮歌、节庆祝福、形势宣传等内容于一身; 突出本土特色,从演员主持到志愿服务,从演出场地选取、布置到节目编创等都用本镇资源、突出光福特色。 古镇的千年文化正是在村民代代相传的历史沿革传承中得以延续。而让文化反哺村民,提升当地人的幸福指数,载歌载舞的群众文化又成为当地的另一道旅游风景线。记者获悉,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光福镇建设镇民文化广场,在完善镇文体中心内部功能设置的基础上,逐步开放各功能区域,积极引入体育、音乐、美术等文体艺术类公共教育培训课程,开辟镇级评弹书场和图书馆,真正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开展广场文艺汇演、数字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提供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去年成立的“福之韵”艺术团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雪海文艺演唱团、镇健身操表演团、光福雅思篮球队、太湖渔港村文艺宣传队等团队,开展艺术培训,增加演出频率,提升艺术水平,弘扬地域特色文化。今年上半年为福溪花园安置小区、梅园居委会等地申请健身路径等市民健身点基础设施,优质做好各健身点设备维护工作,完成“10分钟健身圈”电子录入。 在建好阵地的同时,结合光福本土特色开展主题文体活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阳光福地·新春送福”迎新春文艺汇演,“发现光福”拍客大赛,“激情飞扬·活力光福”乒乓球比赛,评弹演出、“能量驿站”单亲家庭帮扶等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全镇的文化生活,又大力宣传了光福的传统工艺,提升了光福传统文化工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讯员 许文清 朱君杰 本报记者 沈红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