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昨天(6月20日)下午,记者从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 保护管理办公室获悉,期限长达十年的《苏州端午习俗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初稿已制定完成。因为纪念伍子胥而形成的苏州端午习俗在延续传承了2500余年后,将进入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市民狂欢节
春秋末年的吴越之战中,设计建造了苏州城的伍子胥冤死,投尸于胥江之中,吴地百姓哀怜伍子胥的不幸,为他立祠于江边,在民间信仰中逐步奉其为江神、潮神、涛神。 在当时的每年五月五日,吴、越之民都会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中或包在树叶里,扔入水中献给“神龙”吃;同时还把乘坐的船刻成龙的形状,在鼓声相伴下,在水面上作多种游戏和划船竞赛。越王勾践灭吴后,悯伍子胥之忠,以吴地为中心,将祭伍活动与原有的习俗结合起来,以国家意志将其固定下来,这便是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最早由来。从时代上讲,这一事件早于战国末期的屈原,因此,伍子胥是端午节首先被纪念的人。 苏州端午活动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活动准备期,第二阶段为端午节活动日当天。在端午节前15天左右,用以竞赛的龙舟就开始进入各种使用准备,包粽子及各种祛毒用品也开始逐步生产制作,整座城市进入了迎接端午的热烈气氛之中。 端午节正日,在当年伍子胥为训练水军特意开凿的胥江畔、古胥门前,人潮涌动,粽子、香包等有关端午节的时令药品、日用品摆放在沿岸各处,供人挑选,家家户户涌向胥江边观看龙舟表演。在祭龙、祭涛神伍子胥等仪式进行完毕后,数十条龙舟开始角逐,胥江两岸热闹不已的场景成为历史长河的精彩瞬间。
丰富的端午习俗正成为消失的记忆
在2500余年的传承、演变中,苏州端午节形成了一整套与苏州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经济特征、文化发展相对应的民俗活动。 其中包括了围绕龙舟表演的大型市民体育等综合活动;表现苏州人改善生活的智慧之举,如采草药,挂艾叶、菖蒲等;展现苏州悠久丝织文化和特有服饰文化,如佩百索、绣香包等;最后还有传承着苏州饮食传统和文化的包粽子和吃端午饭等等。但这些生活智慧,如今已从现代人的记忆中逐渐消失。“文革”浩劫完全中断了胥江端午节龙舟竞渡等民俗文化的传承。近年来,部分地区才逐步恢复了龙舟竞渡项目,但更多把它看做是竞技体育项目,活动中包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仍然鲜为人知,绝大部分苏州人不知道端午节与伍子胥的关系。 另外,在端午习俗中产生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也处于式微之境,特别是雄黄酒的制作技艺,据称,已基本失传。
用长期规划保护“唤醒”优秀文化基因
2006年,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俗”类别中,端午节由三省四地共同申报,包括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当年五月初五,沧浪区就组织了民间祭祀伍子胥的仪式,并举行了划龙舟比赛和苏州特色民间文艺展演活动。2007年五月初五,苏州市公祭伍子胥,同时举办划龙舟、社区包粽子比赛,民间文艺展演等活动。 为了更好地从核心价值及认同程度的层面上来传承、保护苏州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的制定已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了。 据介绍,为期十年的保护规划分为前、后两期。其中,前期(2012——2017年)要加大力度保护端午习俗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营造,保护环古城河以及对胥门、盘门、阊门城墙、胥口、胥王庙的修复和保护。利用现代科技建立和完善端午习俗研究以及传承人数据库。在每年的端午时节,举办综合性、地方特色鲜明的以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为主的端午节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开设以端午为主题的端午论坛。后期(2018——2022年)则将端午数据库扩展到沧浪区所有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中国龙舟研究会、粽子研究会等机构建设的基础上谋求成立中国端午文化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