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活态保护“天下第一砖”
相城将建“御窑金砖遗址博物馆(暂定名)”
【发布日期:2012/4/15】【作者: 戈亮、沈煜鸣 】【来源: 今日相城 】【阅读次数:706】【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近日,记者从相城区文体局获悉,被誉为“天下第一砖”的御窑金砖将在活态保护的基础上,开枝散叶,以传承、发扬金砖文化为主题的御窑金砖遗址博物馆(暂定名)目前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御窑金砖为古代皇帝所御用。当时相城陆慕生产的金砖由于其质地精良,博得永乐皇帝的赞赏,赐名“御窑”。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地上铺的都是御窑金砖。
  据了解,相城区陆慕御窑村,目前还完好保存着当年72座砖窑中独特的古砖“姊妹”窑。御窑村原名余窑村,千百年来当地村民烧制砖瓦的传统世代相袭。2006年,御窑古窑被列为“江苏文物保护单位”,御窑金砖特有的制作工艺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悉,相城区酝酿将以御窑金砖为主题建造御窑金砖遗址博物馆(暂定名),通过活态保护真实还原御窑金砖的生产场景,烧制“天下第一砖”御窑金砖。博物馆规划面积75.8亩,专门邀请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师担任设计。
  相城区文联主席、文体局副局长席逢春介绍,烧制一块金砖需要精选阳澄湖畔的纯黏土,经过选泥、练泥、制坯、阴干、烧制、窨水、打磨等37道工艺,历时半年才能完成,因“敲之有金玉之声”而得名“金砖”。
  御窑烧制金砖自1413年始,至今已近600年。明清鼎盛时期,御窑村有72座砖窑。现存的这座窑为双窑连体窑,南北座向,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35米,南北长33米,占地1255平方米。外部为连体结构,内部窑膛和烟囱各自独立,渗水池位于窑顶,更为科学合理,此种渗水系统从未在相关的专业书刊上有过记载,为江南一带所独有。窑内呈圆锥形,底面直径6.70米; 拱形窑门,宽2.42米,高3.05米;圆柱形烟囱,直径1.00米,高4.25米。
  “御窑是国内较少现存的活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双遗产保护单位,是活态的文物。”席逢春介绍说,他们正酝酿将建设占地75.8亩的御窑金砖遗址博物馆(暂定名)。博物馆计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御窑金砖博物馆、御窑文化研究中心、配套服务区和市民公园5大组成部分,建成后的博物馆将展示御窑金砖精湛的技艺和丰富 的砖品。
  此外,由于御窑周边文化遗存较多,如东部的陆慕老街、西部的文徵明墓,北部的悟真道院等,串联成片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御窑的保存及金砖技艺的保护,给研究古建筑和古建筑材料提供了实物依据。”席逢春说,御窑保护区将以保护活态文物、光大金砖文化为设计理念,以“精湛的技艺展示,丰富的砖品展览”为设计宗旨,以“古韵今风,文化传承”为设计主题,将御窑金砖文化和制作技艺传承和光大。(戈亮、沈煜鸣)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