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靠手艺,七分靠工具”,这是旧时苏州手工行业中流传的一句口头语真谛。在竹匠、木匠、泥水匠、皮匠和雕花匠这“五匠”的生涯中,种类繁多的匠作工具,是匠人手中不可或缺的吃饭家当。 苏州匠作工具,在宋代就已相当繁兴。从早前在平权坊(现大石头巷)遗址中挖掘出的,迄今苏州发现最早、最多的铁凿、铁钎子、铁叉、铁铲、铁铡刀等铁制工具,足以说明当时为手工业与农业提供使用的各类工具,已经是比较普遍了。清代前期,苏州匠作业参加设在北园老君堂内的“铁业公所”。清道光年间,因匠作炉与白铁炉产生纠纷。于是,匠作业在察院场雍熙寺弄内,另建了独立的“钢锯公所”,太平天国时期遭毁,至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地点就设在景德路杀猪弄7号。 进入民国后,苏州大大小小的匠作工具店铺约有二十多家。主要集中在景德路城隍庙、察院场一带。城外及其它街巷也有零星分布开设。这些店坊,通常是前面设一间门面店铺,以接洽业务与货品柜售; 后面一间则置立炉灶用以生产。每家店坊均在沿街门面上方悬挂一块醒目的木招牌,以招徕生意,标传店号;在这众多店家中,开设时间最早、产品名气最响的牌子,非“谢春山”与“老郭大兴”莫属了。 “谢春山”铁号,创始于清乾嘉时期(18世纪70年代)。店号“谢春山”(老板来自徽州)以创始人命名。这家店铺开在景德路94号,即城隍庙对过。谢氏以做切皮鞋底用的“荷包刀”起家并出名,还兼营规格不一的“雕花凿”工具,因制作独到,堪称一绝。另一家“老郭大兴”铁铺,也设在景德路的神道街东首,与“谢春山”铁号相距十多米远。当地人对此店直呼“郭大兴”。当时该店为了扩大影响,特在门口招牌上,上书“起首老店,二百余年”的字样。其实这是店家的经营之道。此店真正开设时间,是在清同治年间(1862年后)。至于此店名声在外,原因是“老郭大兴”制作刀刃口铁器技术十分了得。其中,打制的肉斧甚至可与头块名牌产品“王大房”肉斧相媲美。 至1949年苏州解放时,全市匠作工具店坊仍有20多家。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在养育巷325号成立了“苏州匠作铁业生产合作社”。除上述两家老牌子店铺外,另有“祥兴泰”、“双瑞兴”、“钱源兴”、“陆记”等众多同行店家。历史上,苏州匠作工具品种繁多,规格成套,有“箍桶匠”的园作工具、“棺材店”的寿器工具和“船匠人”、“泥水匠”等使用的专用工具。此外还有生产算盘用的特制工具和农业、水利用具方面的杂件种种。匠作店坊的传统生产工艺,主要是锻打,俗称“烧洋火”。它与其它铁匠炉子的区别在于嵌钢,就是在二块烧红的铁内,夹上一块钢,经锻打融为一体。其次是冷作,就是将锻打成型的材料块锉掉毛糙部分。最后是难度极大的“淬火”一关,这全凭当家人炉火纯青的经验来把控。旧时的学徒要想在师傅面前,学到这门“淬火”技术,那是不可逾越的一道门坎。 匠作工具销售,以自产自销为主,但方法上却是与其它行业不同,可谓别具一格。就是各店铺(坊)都在自家门口挂上一块木招牌,上面画着该店(坊)制作的产品实样,再标上“讲究信誉,包退回换”等字样,这或许也是使苏州匠作工具名扬四海的一个因素。苏州匠作工具产品除满足江浙沪一带需求外,还远销皖、鲁、东三省及南方等,颇受市场好评。 每年农历二月半“老君生日”那天,行会掌门人等会根据市场上原料与燃料的价格行情,共同议定一年的统一产品价格。所有店铺(坊)均须共同遵照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其行业管理与行业信誉由此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