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苏绣夺得3个“山花奖”
【发布日期:2012/1/5】【作者: 诸家瑜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385】【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薛金娣的《捣练图》

 

 

蔡梅英的《姑苏繁华图》(局部)

 

 

 

 

 

    “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今天(15)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苏州刺绣成为最大亮点,薛金娣的《捣练图》、蔡梅英的《姑苏繁华图》、五昌堂刺绣文化艺术馆的《维摩演练图》3件苏绣作品榜上有名。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由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1999年举办第一届。“山花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高民间文艺作品的质量和品位,表彰在民间文艺工作的活动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者,以鼓励中国民间文艺多出精品、多出才人。之后,每两年举办一届,每届都要举行多个大型活动分门别类进行预赛(即“山花奖”候选作品审查评选),只有在预赛中获得金奖或特别奖的作品,才有资格进入“山花奖”的最后评选。因此,每次预赛竞争激烈,甚至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2010826日至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在山东烟台举行,共安排国际标准展台1012个,参展代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6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40余位各类民间艺术传承人320余人涵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还有俄罗斯、韩国、越南、缅甸、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的工艺美术大师。参展的品类囊括了当代工艺品的方方面面,汇聚了中国当代民间艺术的优秀人才。经过组委会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18个金奖作品获得角逐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资格,其中苏州团队获7个,知名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薛金娣的刺绣《捣练图》名列榜首。

苏绣艺术家薛金娣的恢宏巨作苏绣《捣练图》蓝本为唐代张萱的名画,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画卷中不同年龄的12个女性,3个劳动场景,暗示了宫女一生的凄苦命运。薛金娣用细平针绣法,充分表达出苏绣“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根据每个人物及衣饰的不同特点,用粗、细不同的丝线绣制。原图中线条组合宽松自然,笔力劲挺;以细劲圆浑、刚柔相济的墨线勾勒人物形象,辅以柔和鲜艳的重色,塑造的人物形象端庄丰腴,情态生动;衣裙纹饰变化丰富,典雅婉丽。所有这些,都被薛金娣丝毫不差地“搬”到了她的绣品上。

2011年8月514,高新区镇湖街道五昌堂刺绣文化艺术馆的刺绣作品《维摩演练图》在“第六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主办)上获得特别奖10),成为山花奖获奖候选作品10月12日,知名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蔡梅英的刺绣作品《姑苏繁华图》在杭州“第四届中国民间艺人节”(中国民协、杭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上经评审入围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苏绣艺术家蔡梅英的苏绣作品《姑苏繁华图》全长15.9米,宽47.5厘米,由蔡梅英带领18位优秀绣娘耗时5年绣制成功。该作品所用丝线总长超过5万公里,丝线颜色达到2000多种,采用了传统的细平绣、虚实绣、滚针绣、乱针绣、打点绣等近20种刺绣技法,完整地再现了原作中18世纪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

1123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内部公布评奖结果,江苏10个,其中苏州3个。据了解,苏州的3个“山花奖”得主都出在高新区镇湖街道,获奖作品都是刺绣。这在“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和苏绣史上,皆是首次。至此,苏州市获得“山花奖”已达20项,其中镇湖街道就占了40%。(诸家瑜)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