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中国·沙上宝卷集》即将于10月份付梓出版
凸显鲜明的地域特色
【发布日期:2011/8/8】【作者: 沙上宝卷编辑组 】【来源: 张家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188】【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宝卷是一种独特的讲唱文学,采用韵散结合、叙事为主的文体,载录着大量的方言、俗语、歌谣、谚语、谜语、故事、传说等,不仅具有民间文学作品总汇的性质,更表现为民俗、艺术、宗教的交相融合。“沙上宝卷”分布于张家港市沿长江一带的沙上地区,宝卷的蕴藏量十分丰富,目前已搜集到的有400多卷。

尤为可贵的是,张家港市和锦丰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对《中国·沙上宝卷集》的编纂、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宝卷集顺利付梓、出版的重要保证。

计划于今年10月份出版的《中国·沙上宝卷集》,拟收录宝卷100余卷,约100余万字,插图100余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协顾问陶思炎担任特约编审,并为该书作序,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题写书名。

作为张家港市的特色文化,“沙上宝卷”具有以下4个鲜明地域特征:一是品类齐全,文体多样。现存的沙上宝卷包括以传说故事为中心内容的“草卷”76卷,以演绎佛道事迹的“圣卷”20卷,以记录经义仪式的“科仪卷”15卷。其中,涉及传说故事的宝卷最具民间的性质,其作品包括《孟姜女宝卷》、《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游记宝卷》、《陈世美宝卷》、《李翠莲宝卷》、《珍珠塔宝卷》、《严嵩宝卷》等。就文体而言,有散文,有韵文,包括谣谚、诗歌、谜语、故事、传说等。二是内涵丰富,入世乐生。沙上宝卷在内容上涉及史事传说、戏文故事、人物传奇、神佛故事、世间俗事等,其基调是劝善诫恶、乐生入世。不论是历史传说,还是生活故事或宗教故事,在包容人世间实在的生活场景时总传导出积极、善良的情调。三是方言特色,语言明快。沙上宝卷及讲唱中所使用的方言是当地特有的“老沙话”和“常阴沙话”,前者由如皋话、靖江话、通州话杂糅而成,而后者则主要由崇明话演化而来。不论是“老沙话”,还是“常阴沙话”,均属吴方言,但又有地域的个性风格,语言通俗、简明,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鲜明特征。四是文本珍稀,活态传承。在抢救、搜集的沙上宝卷中有一批珍稀的文本,它们在《中国靖江宝卷》、《中国宝卷总目》等宝卷著作中所未见。这些新发现的宝卷包括:《天作之合宝卷》、《后娘宝卷》、《赖婚宝卷》、《磨刀宝卷》、《罗帕记》、《姐妹相换宝卷》、《游四城宝卷》等,凡15卷种。可贵的是,当今沙上宝卷依然在沙上地区讲唱,活态传承的现状使沙上宝卷深深地融入了沙上乡民的文化生活之中,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艺术形式。

《中国·沙上宝卷集》的出版,将进一步凸显沙上地区和张家港的特色文化,还将产生一定的道德教化意义和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沙上宝卷编辑组)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