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张道一、沈建东:丝线上的风情——荷包
【发布日期:2011/6/27】【作者: 张道一、沈建东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359】【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苏州刺绣,遐迩闻名。
      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建立起男耕女织的模式,甚至将'女红'纳入到社会制度之中,使织绣与缝纫成为妇女必须的劳作。母教女、姊教妹,女儿家七八岁都要操针穿线或纺纱织布。殷实富裕的人家还有的为女儿专请'绣娘'教绣。中国的刺绣分成了两大流脉。一条是广大劳动者,包括农村妇女和城市居民,为美化自己的生活所做的日用品刺绣,如枕顶、鞋帽、衣袖、围裙、门帘和孩子的肚兜等;另一条是一些生活无虞的悠闲妇女,她们多数识文会写,便刺绣书画,包括'发绣'佛像。前者纯属于民间,习惯称作'民间绣';后者多居绣楼,称作'闺阁绣'(也简称'闺绣')。除了作品的用途不同之外,在艺术的风格上也有区别。闺阁绣追求文人的品味,强调雅致;她们也绣一些实用品和陈设品,如镜帘、帐檐、油面塌、法禄袋、扇套、眼镜套、名片袋等。这样两条流脉时隐时显,遍及全国。
      苏州民俗博物馆收藏有许多民间绣品,大都是清代和民国期间的遗留,品种有荷包、发禄袋、扇套、油面塌、名片袋、钱褡和眼镜袋等。如果单独看一件绣品,不论从外廓式样还是刺绣花纹,及至上面的绳带和流苏,都是精工巧做,显示出一种意匠之美。纹样的题材内容大都含有吉意,给人祝福,有的绣上诗句,更是丰富了它的文化内涵。确实,那是一个离去的时代,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淡漠和陌生了。可能有些细心的青年,会在某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看到这类物件,或者陈设于室内,或者佩戴在人们身上。有趣的是,从乾隆皇帝到平民百姓,几乎在腰间都挂着荷包之类。那些精致的绣品,像是一颗颗的宝石,点缀着人生,成为生活的亮点。   ■张道一
   

      荷包古称筭袋,鱼袋、龟袋、鞶囊、荷囊等,宋以后称为荷包;荷包在苏州又称荷包袋;指配于腰间的囊袋或装饰品,古人用于盛储随身携带的小物件,如针线、手巾、印章、钱币或芳香的草料等等,按用途分有褡裢荷包、抱肚荷包、烟荷包、香料荷包、针线荷包等等,多以绫绸缝制而成,面上施以吉祥寓意的精美刺绣,袋下装饰长穗,取“长岁”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荷包的装饰功能早已超过了它的使用功能,特别是清代十分盛行,成为王孙贵族、八旗子弟腰间必备的行头,也是皇帝赏赐下属大臣们的赠品。荷包形状多样,特别是内装有香料的荷包,还有驱虫、除秽、净化空气的保健作用,其中雄黄荷包早以成为端午的民俗节物而流传至今。
      荷包是民间男女传情达意的常用信物,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感情和理想。苏绣荷包在用料、技法、配色、构图和装饰上的确是独具特色,将苏绣的精细和文气给以充分表现,其考究的程度是有目共睹。  ■沈建东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