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领衔创作、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朱龙泉设计的大型原创苏绣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捐赠南京博物院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
早在“2009年文化遗产日暨第四届江苏文物节”上,精美而又气势磅礴的苏绣巨作《江山如此多娇》就首次于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锦绣江苏——江苏织绣艺术精品展”中亮相,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深深地吸引了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的眼球。展览结束后,姚建萍接到南博征集部的电话,说南博有意收藏这幅《江山如此多娇》。2009年11月9日,姚建萍被邀参加“江苏文化教育团”去访问台湾,这个团的副团长是龚院长,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龚院长和姚建萍交流中又谈起了作品收藏的事。访台结束,姚建萍回家商量后,就决定把这幅作品捐赠给南京博物院,同时,立即向龚院长在电话里做了汇报,龚院长当时就表现出极大的肯定与支持。
大型原创苏绣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而精心打造的献礼巨制。该作品高156厘米、长1196厘米,从立意、创稿、定稿到完成绣制,历时三年,于2008年10月14日正式收针,为苏绣作品中少有的宏幅巨作。画面从左至右,依次表现了万顷东海旭日冉冉升起,滔滔太湖波光滟潋;鸥影斜飞云初涌,一石激起千层浪;山峦间长城逶迤、峡谷中长江奔腾;以及松林、小桥、流溪、飞瀑、帆影、浪花等景观。整幅作品以象征中华民族伟大形象的长城、长江以及湖海为主景,全方位展现了峰峦叠嶂、水天一色的气势。
作品突破了传统刺绣的“临摹”、“复制”,在内容题材、艺术形式、表现风格、针法技艺上都大胆地进行了创新,是一幅紧扣时代主旋律,深刻表达时代精神的原创苏绣作品。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姚建萍及其创作团队认真听取各级领导的指导意见,汇集了各界专家、学者们的共同智慧。为了使画稿设计得更加形象、逼真、生动,姚建萍特地组团去三峡、北京等实地采风,三峡的气势磅礴,长城的雄伟壮丽,令大家如痴如醉,大自然的秀美激发了团队人员的创作激情和灵感,最后决定取毛主席诗词中的“江山如此多娇”为作品的名称。因为是近12米的大型作品,每周每人只能绣制一小块,而且每个人是单独绣制的,为了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姚建萍要求每周结束后,大家暂停刺绣,把棚架竖起来,把局部完成的绣品与设计稿进行对照比较,找出不足,对不协调的地方,加以修改。通过无数次的实践,无数次的调整,最后终于把美丽的三峡、雄伟的长城、平静的太湖、壮阔的东海、冉冉升起的红日等风景完美地融合于一体。
成熟的技法运用是姚建萍的特长。《江山如此多娇》运用了传统的各种针法,传神地表达了不同的内容和对象,使整幅作品景致细腻、画面错落、情感丰富、高潮迭起。在绣制过程中,姚建萍组建了针法研究组,分段、分块对画面各个部位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各个板块的艺术效果进行统筹的协调,各种针法则在运用中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变化、转换。在传承苏绣针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大胆采用平乱交融,长短不一、变化灵活的绣法来绣制。在绣制《江山如此多娇》画面上雄伟的山峰时,姚建萍根据不同山势走向来确定丝理,绣时用直、斜交叉线条拼色打底,而后逐步以细线条绣密,加强其环境和影响色,交叉线条乱中有序,变化莫测,于是便有了浓密厚重的前景,朦胧隐约的远山。无论是喷薄而出的红日、拍岸的浪花、巍峨的长城、奔腾的长江、连绵的山峦、茂密的树林,还是山林与云雾缭绕、帆船与水天一色,都在其细腻又眼花缭乱的针法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技法娴熟于胸、情感倾注入绣,姚建萍在作品中将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以及海纳百川的胸怀,通过苏绣的手法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抒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歌颂的是国泰民安的和谐盛世,绣出的是姚建萍对苏绣艺术永远不竭的追求。
姚建萍捐赠《江山如此多娇》这一花费了大量心血的原创苏绣精品给南博的原因,一方面她十分珍惜这幅作品,她不愿将其轻易地交与任何个人收藏。这是苏绣继《和谐——百年奥运中华圆梦》之后又一气势宏伟大型主题性创作作品,它凝聚了姚建萍和团队三年的心血,作品在继承苏绣“精、细、雅、洁”的同时进行了又一次开拓创新;另一方面她又极其希望这一苏绣巨作能留之后世,为传承与弘扬苏绣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作出自己的贡献,也能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赏析。南京博物院一直以“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已任,大型原创苏绣精品《江山如此多娇》这幅有着时代主旋律的宏幅巨作被南京博物院收藏,是当之无愧,众望所归。
在捐赠仪式上,姚建萍宣布,启动姚建萍刺绣艺术作品身份证体系。今后,每一件姚建萍刺绣艺术精品都有一套特殊的身份证体系,包括作品中精心设计的防伪暗针、身份证牌以及相关影像资料,伴随着作品的流通和收藏。启动该体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伪、打假,杜绝赝品,保护知识产权,保障收藏者权益。同时,根据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再创作的大型苏绣巨制《富春山居图》已经绣制完成,不日将与社会公众见面。(小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