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吴雨:端午节
【发布日期:2011/5/8】【作者: 吴雨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293】【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端午节插“五瑞”驱邪避灾


    今年6月6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在我国民间,为驱毒避邪,老百姓有插“天中五瑞”的习俗。在端午节前后,时兴在门上悬插菖蒲、艾叶,谓之“蒲剑”“艾虎”,以驱邪避灾,后来又添加上榴花、蒜头和龙船花,合称为“天中五瑞”。
    菖蒲:“五瑞”之首,具有去寒热、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作用;
    艾叶:有强烈的杀菌能力和除虫、治瘟的药效;
    榴花:古代妇女在端午节时,用来插戴在鬓发上的饰物,以辟禳邪气、疫气;
    蒜头:又称蒜果,在端午节时附于菖蒲上,悬于户外,可以辟邪去疫。蒜头气味辛烈,杀菌效果极佳,还可以降血压;
    龙船花:本名山丹花,百合花科,把它采来一同系在菖蒲上,可以去疫瘴之气。
   

端午节的初衷是为了“避五毒”


    在端午节,我国民间有“避五毒”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之说,即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避“五毒”是过端午节的初衷,端午前后正值初夏季节,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人们将艾叶编成老虎形状,据说老虎能够威慑百虫驱邪辟瘟。传说菖蒲形状如箭,可以辟邪,人们便用菖蒲做箭,插于门楣,具有驱鬼退魔的功效,俗称“蒲箭斩千妖,艾旗招百福”。
    这些习俗原意都是驱邪避祟,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如今,这些风俗又多了一层祝福纳吉、审美娱乐的含义。在今天看来,古人的一些防病防疫措施和方法虽然显得落后和原始,甚至还带有迷信色彩,但古人那种强烈的卫生防疫意识还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端午起源主流说法有四种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四种。
    一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据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史称吴越族。
    二是说端午节插艾草、悬菖蒲都是为了夏日驱病防病,与古俗视五月为“恶月”、视五月五日为“恶日”相应,所以端午节是起源于古代“恶月”、“恶日”说。
    三是纪念孝女曹娥。传说东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孝女曹娥,她父亲在江上划龙船迎潮神时被淹死,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七天七夜仍不见尸体,于是她在五月初五跳江寻找父亲,后来抱出父尸。人们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为她建了一座庙,称为曹娥庙。传说这一天为了纪念曹娥,人们纷纷来水上赛龙舟。但端午节是不是为了纪念曹娥还有待考证。
    第四种说法,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吴国功臣伍子胥和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
   

端午节:趣味风俗知多少


    我国幅员辽阔,风俗各异,端午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独特的习俗。
    江苏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市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山东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市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安徽含山县端午,每人要吃几个杏子和桑葚,民谚说:“吃了端午杏,一年不害病;吃了端午桑,一年不害疮。”
    湖北宜昌端午竞渡。农历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陕西兴平市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铜川市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广东从化市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种种趣味盎然的端午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健康、吉祥的朴素情感,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


    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20多个。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解粽节、粽子节等等。
    端午节——最初,凡是月之五日皆可称为“端午”。自汉代以来,此节一直定在农历五月初五。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端午节名称众多,表明这个节日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重视,其文化内涵深厚,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