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每到春暖桃花盛开的时候,人们便会不约而同来到桃花坞踏青和观看桃花,这时,“老苏州”就会自言自语道:“张广鲤鱼看桃花”。 原来,这里的张广和鲤鱼,指的都是桥名。张广指的是张广桥,鲤鱼指的是柳毅桥。 张广桥位于东中市西端北侧、阊门西街南口,跨中市河上。桥南堍与皋桥东堍相连,与汤家巷北口相对。因张广桥与皋桥近在咫尺,陌生人常容易将两桥混淆。张广桥是连接阊门西街与东、西中市的“咽喉”(西街古称张广桥北街),《吴地记》上已有著录,宋《平江图》上也有标记。传说桥侧有唐代张广将军之墓,故名。桥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民国十四年(1925)重建,1982年改建为石拱覆盖钢筋混凝土板桥,现桥跨度6米,长7.1米,宽5.15米。 柳毅桥位于张广桥北面、今阊门西街南段的原五峰园东门处。范成大《吴郡志》、卢熊《苏州府志》上均有著录。原阊门西街西侧有河,名西河。在《平江图》上,至德庙(泰伯庙)四周有河围绕,庙南有泰伯桥(桥所跨河即为今中市河);庙东有东西向桥名柳毅桥,桥跨西河到达西街。旧时传说唐代柳毅(唐传奇故事《柳毅传书》中的男主角)居于此,故名。或许吴语“鲤鱼”与“柳毅”音近,民间讹称鲤鱼桥。柳毅桥与它南面的张广桥距离不远,站在两桥的任何一座桥上,就可以看见另一座桥。 旧时西街是桃花坞进出东、西中市的最主要路径,古城其他地段的市民,特别是通过闹市区东、西中市赴桃花坞看桃花的市民,总是从东中市跨过张广桥,沿西街往北,路过西侧的柳毅桥,直北通过桃花桥,到达桃花坞大街。然后,才能到桃花坞观看桃花。 所以“张广鲤鱼看桃花”的谚语,从最原始的意义上讲,无非说的是一条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早就发现:鲤鱼与桃花很有关联。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多下雨天(下的雨称“桃花雨”),这时,也正是鲤鱼、鲫鱼等鱼类生命力强盛与繁衍后代的时候,它们最爱戏水和逆流而游,下雨天河水、溪水猛涨,鱼抢新水,拨鳍摆尾,啪啪蹦跳,最为动人。唐诗人戴叔伦因而有“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之句。就此联系“张广鲤鱼看桃花”句,不难发现,该谚语多少有点日常生活与文学上的意蕴。 至于张广与鲤鱼之间有什么瓜葛,未见记载,无从再议。但从三事联成一句来看,或许背后还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