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他写的《吴歌小史》中说道:“民间歌曲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一般说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 中国文学史上对吴地的民歌、民谣总称吴歌。白洋湾山歌是吴歌的一个分支。 苏州的白洋湾山歌积淀丰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歌目。主要有《十只台子》、《四季田忙歌》、《鲜池河歌》、《八个人来挑花担》、《大姐汏衣裳》、《夯调》、《盘对歌》、《七层宝塔来造成》、《十送郎》、《竹丝墙门朝南开》、《社员挑河泥》等100多首。至今留传下来的大多数是明清至民国间的作品和解放以后的新山歌,而更多的则无法考证其确切成歌年代。这些年来,由于挖掘和保护的力度加强,悠扬的韵调再次唱响,并且申报成功了金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洋湾山歌从时间上分,可以分为古代、民国、现代三个时段。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宋元时代,比较明显和典型的是《十送郎》其中出现了“火车、大洋桥”等歌词。 白洋湾山歌从形式上分,有短歌和叙事歌两种,短歌有唱、有白、有缀语;叙事歌刻画人物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从内容上分,可以分为劳动号子、情歌、儿歌、历史故事山歌、风物山歌、盘答歌、杂歌等。虽然白洋湾各色山歌产生的时代、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都有它同样的渊源。 白洋湾地区位于苏州西北,紧靠虎丘风景区西面,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工业文明进程缓慢,原始的吴文化遭受破坏较少,给白洋湾创造了传承山歌的有利条件。白洋湾的地理位置又东接自古繁华的阊门、石路,西近泰伯奔吴歇脚的无锡;大运河经过这里、还有密如蜘网的湖泊和水道,水上交通发达。 1908年沪宁铁路通车后,白洋湾与沪宁沿线城市接轨,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偏安”与“通达”成就了山歌的源泉。例如《鲜池河歌》唱道:“结识私情结小娘,桐桥面相对十字洋,三角嘴野鸭无雄会生蛋,庄基上小娘无郎会生囡……”一听歌词就知道这是白洋湾山歌,有着强烈、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了白洋湾山歌在吴文化百花园里的独具一格。 现代著名学者陆侃如在《歌谣》二卷二十八期撰文认为,最早的吴歌文字见于《诸城鐘》,产生于公元前七世纪。白洋湾山歌与吴文化相互传播、影响、交融、促进,沉淀了文化现象。《十把扇子》的传唱就是最好的说明:“一把扇子拍拍胸,又盖日头又扇风,日里放在姐房中,夜里落帐赶蚊虫……”《大姐汏衣裳》唱道:“大姐勒河边汏衣裳,双脚立勒石头朗,手拿棒槌跌衣裳,两眼勒郎看情郎;大姐勒河边汏衣裳,双脚立勒石头朗,棒槌跌勒指头上,痛是痛勒个情哥郎”,生动、有趣。这类山歌明显受到了吴歌的影响和滋润。 明代叶盛《水东日记》说:“吴人耕作或舟行之劳,多作讴歌以自遣,名唱山歌,中亦多可为警劝者。 ”白洋湾在苏州郊外,是历史悠久的农作地区、渔作地区、花作地区。境内有着浓厚的农耕、渔猎、种花民俗文化。因此,旧时白洋湾农民在耕作时唱田歌、渔夫捕鱼时唱渔歌、花农种花时唱花歌。例如《社员挑河泥》:“沙拉拉仔唷,沙拉拉仔唷,沙拉拉仔唷吼,沙拉拉仔唷。社员挑河泥哎,面孔笑嘻嘻哎。扁担接扁担,脚步一崭齐呀,挑过小麦地呀,穿过油菜地呀。菜花蜡蜡黄呀,花香渗心里呀……”。热火朝天的场面如在眼前。再如有首船歌唱得非常有趣:扭梆姑娘屁股翘,小花布袄白束腰,还有粗膀大脚大阿姐,挺胸凸肚把橹摇,小船工心里别别跳,老梢公看得眯眯笑。有首船歌唱的是船上人的辛劳:赤日炎炎似火烧,东家主人把扇摇,船上人脚踏船舷沸沸烫,热河水乒乒乓乓身上浇。又如《十二样花名》,把一年中的主要花卉都唱了出来,芬芳馥郁、姹紫嫣红,如闻其香、如见其彩,多么的令人陶醉。《先唱唱晚唱唱》的“生铁椽子勿怕山里柴,腊梅花勿怕朝朝老浓霜……”唱出了梅花的性格,傲霜斗雪,正是白洋湾人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硬骨头精神。 毋庸讳言,有的山歌在繁华之后,经历了萧条;有的在惨痛之后又重振雄风;有的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化;有的在大浪淘沙中消失;有的在条件成熟之后脱颖而出。一些淫秽、迷信的山歌正在被人们所唾弃,一些复杂繁缛的婚丧礼仪山歌,日益被人们所厌烦,而植树造林、拾金不昧、扶贫帮困、爱心助学等等新山歌正在形成,并被广泛传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