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袁海源:接官桥的传说
【发布日期:2011/3/14】【作者: 昆山•袁海源 】【来源: 野马渡2011年第一期(总106期) 】【阅读次数:1804】【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接官桥位于昆山市石浦古镇西约300处,有40多户人家。村东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叫大华浦,北通吴淞江,南接淀山河,河上有一座三串头水泥大平桥叫接官桥,可供自行车、摩托车和小轿车行驶。为何村与桥同名?又为何叫接官桥呢?

    石浦古镇在宋代时是一个仅有100来户的小集镇,市面不大,集市贸易大都集中在上午7时至10时,一到下午就很少有顾客来此光顾。但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百姓和睦,是块风水宝地。北宋后期,这里来了一户官宦之家,那就是卫泾一家。卫泾祖籍山东,唐宋时避乱迁居上海松江县,后又定居昆山县石浦。其祖父卫阗官至兴府通判,父亲卫季敏官至镇江通判,叔父卫肤敏进士出身,官至吏部侍郎。卫泾一家来到石浦后,立即购置土地,建造宅第。据老人们回忆,在现迎宾馆处有一“小殿锦”的建筑,坐北朝南,三进十二间,气派豪华,富丽堂皇,这就是卫家用来居住和接待亲朋好友的府第。据说卫泾出世时正是卯时,东方霞光万道,天上金星闪烁,预示卫家将有文曲星降临。卫泾受家庭熏陶,童年时在镇上一家叫友顺堂私塾里读书,少年时曾在石浦无相寺勤奋苦读,后来到千灯镇圣像教寺文节书院拜师求学,那里聚集着一批高僧和名士。文人墨客常到教寺探梅赏花、饮酒咏诗、交流学问、评论社会现象、抨击贪官腐败、颂扬清官廉政等。卫泾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思想活跃的环境里读书,耳濡目染,对于他以后的人生之路影响很大。功夫不负有心人,卫泾的学问长进很快,得到师长的称赞,可谓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卫泾带着书僮一起赴临安(南宋首都杭州)赶考。大约过了一个多月,镇上有一老者忽做一梦,梦见一条白龙降临在石浦街上,全镇上空祥云飞舞,红光四射。天亮后,老者把此梦告诉大家,大家立即到无相寺去请高僧解梦。高僧掐指一算,连说“善哉!善哉!阿弥陀佛!”大家忙问其故。高僧说:“好梦好梦,这是好兆头。白龙降临石浦,必有伟人出现。上个月卫泾进京赶考,他一定高中状元了。”这喜事立即传遍全镇,大家马上涌到小殿锦,向卫家报喜。卫家大老爷(卫阗退休在家)连说梦都是反的,不信不信;那些女眷倒是半信半疑,因为卫泾平时读书非常用功;而那些佣人和丫头都希望卫泾高中,他们好多得些赏钱。正在众人争论之际,忽听见远处有“咚咚咚”的锣鼓声,越来越近。随着声响,第一匹快马直奔卫家府第,报子把大红喜报挂在“小殿锦”堂上,卫泾得中头名状元。接着第二批、第三批报子也赶来报喜。报子讨得喜钱后告知卫家,卫相公暂不能回家,皇帝还要殿试,殿试后要任命官职。报子走后,卫府门前立即挤得水泄不通。石浦百姓听到喜讯后,立即敲锣打鼓,家家挂灯结彩庆贺。因卫泾之前,昆山从未出过状元,他被誉为“昆山第一状元”,不但卫家光荣,石浦也光荣,就连昆山也光荣。卫府因出了一个状元,就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及石浦众乡邻,石浦镇上着实热闹了七天七夜。等到第八天,书僮忽然回来报信,说卫相公要等到皇帝任命后才能回家省亲,可能要一年半载。

    石浦小镇,地灵人杰,终于孕育出一位状元公。大家纷纷议论,我们要好好迎接卫相公。后听说卫状元回家时要乘官船从杭州出发,经淀山湖入尚书浦,再从千灯上岸后步行回石,回石时必经大华浦。但大华浦上无桥,只能靠摆渡过江,非常不便。大家决定在河上建一座大石桥。建桥要银两,于是大家分头募捐筹钱。不到一个月,就筹到银钱五千多两。于是派人到苏州请石匠前来测量,定期半年完工。这事不胫而走,竟传到昆山县衙门。县官想,卫泾得中状元也是昆山的光荣,县里也应出点力,做点善事。第二天,县官一行来到卫家贺喜,带来银两一千两。卫家宴请贵客,感谢县太爷赏光。酒足饭饱后,县官沿途察看,他决定从千灯到石浦筑一条马路,并在陆虞浦上建一座石拱桥。经筑路队和桥工队半年多的辛勤劳动,一条大马路终于筑通,马路桥建好,接官桥也完工了。卫泾中状元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卫泾修本奏明皇上,准备上任前回家省亲。皇帝御笔一挥,准他十天长假。卫泾乘官船从农历812出发,日夜兼程,815天亮前到达千灯尚书浦。石浦组织的锣鼓队和轿夫队约30多人,他们三点就起床,快步向千灯出发,东方发白已到千灯。大家向南一望,一条官船已缓缓驶到状元码头。官船高大、豪华、气派,中间是船舱,两边有彩旗、彩灯。官船一靠岸,立即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这时从船舱中走出一位官员正是状元公卫泾,他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袍,腰束白玉带,脚穿皂靴鞋。卫泾身旁有一位中军和八位卫士护卫。他站在船头向大家拱手作揖,表示感谢。大家请他上岸,并请他上轿。卫泾推让了一会,最后还是被大家簇拥进官轿。卫泾一坐进官轿,四个轿夫立即抬轿上路。当时商量好,第一批抬到马路桥,第二批抬到接官桥,第三批抬到石浦卫家。当官轿抬到接官桥时,大华浦两岸站满了欢迎的人群,大家要一睹状元公的风采。卫家当天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及众乡邻,一直到半夜众人才散去。第二天、第三天卫泾拜访乡亲好友,第四天启程回杭州。以后卫泾每隔二三年都要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必乘官船,众乡邻也一定要打听到卫泾回家的确切日期,然后必去迎接。这样一来,“接官桥”的名气越来越响,越传越远,方圆几百里都知道。桥西的小村庄原是个无名村,当时只有10多户人家,也因桥得名,叫“接官桥”,一直沿用至今。

    星转斗移,光阴荏苒,风云变幻,朝代更迭,从南宋到新中国,接官桥仍屹立在大华浦上,为两岸百姓服务了800多年。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昆山水利局为了便利水上交通,决定将石浦市河向西开挖,与大华浦直通。接官桥正处在两河的交叉点上,于是请桥工队拆除,把一条平板桥面运往新泾村,在北郊湾上建一条小石桥;另二条桥面运往昆山。桥工队把平板石桥拆除后,在原桥址北约100处重建一座三串头水泥小平桥,仍叫“接官桥”。这座水泥桥只能过行人,不能过摩托车。2009年,为了上下班行人方便,政府决定拆除这座小平桥,重建一座三串头水泥大平桥,供摩托车、小轿车行驶。这就是现在的“接官桥”。

    三座“接官桥”,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流传了一个很长的故事。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