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费之雄:生肖书画结联姻
【发布日期:2011/1/2】【作者: 费之雄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5381】【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属相,也称生肖,在近两千年历史的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以及蔡邕《月令问答》等著作中已见记载。这种人为命定的生肖,属于时间概念,人在一生中有时会忘记年龄,但决不会忘记自己的属相。因此,它是生命力很强的民间习俗,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智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有印制生肖邮票、生肖纪念币,每年新岁的对联、文章,甚至社会活动,都与是年的生肖结合起来,显得很活跃。人们还把生肖动物的特点,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前进。

流传久远的生肖,由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末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年历和书画作品落款至今还沿用天干地支相配作年份这一传统特色。

兼书画以造型

丁卯那年,我偶尔写了一个“兔”字,笔含画意,很象一只侧视蹲着的兔子,为了增添几分兔的色彩,头部再加上一个小红图章,有人认为真是“画兔点睛”了。南京日报、全国硬笔书展和中央电视台相继展示,颇受鼓舞。

书画同源,古来由之,象形造字为“六书”之首,想到十二生肖中,好多出自象形,自此萌生搞一套亦书亦画生肖造型的念头,既要符合生肖的形神特征,又不失书法规则和文字本意,繁简一致且须饶有艺术情趣。

经过多时的琢磨,“龙”根据草书写法,开头两笔形成一个龙头,含上一颗骊珠(圆形章),与一般的“龙”不雷同了。“马”的三横,似带鬃毛的马头,四点本由马蹄演化,今让它“返朴归真”构成回首的马。鼠头,成昂仰之势,夸张了须和尾的长度,方折一笔,使之有安坐之态。“虎”则强调了一对虎牙,翘耳,含舌,屈膝,勾勒之尾,增添了几分虎的威武之姿。坚角的“牛”,蜷角的“羊”,仅表头部即可,贵在对称均衡。这五个本属象形的字较顺利地先后完成了。

还有几样怎么完成?很伤脑筋。我父亲见了也劝我,不必去搞这些。但也有点割舍不下,对我说,“羊”要表现得|淡些。我则骑虎难下,欲罢不能。苦在这十二样务必成套,缺一不可。

后来,在《六书通》中发现了钟鼎文字的“鸡”,一位书法同道又提供我“猴”在甲骨文中的象形字,稍经变形成了图中模样,解决了笔画特多的两大难题,真天助我也,遂使我信心倍增。

“蛇”的古体是“它”,加上两个圆章可演化成一条眼睛蛇,索性把虫也化作蛇形,不失字基,又添画味,大小组合,别饶意趣吧!“狗”只得用“犬”相代,组字画成矮脚狗。“猪”用“豕 ”(小猪)相替。转化象形,属猪的看了拱咀大耳,憨态可掬的猪头,不禁露出了笑意。

如此,一套以亦书亦画为前提的生肖造型勉强完成了,原来文字的方折用笔基本融化在圆弧用笔的画意之中,笔致中尚有飞白、枯笔,还显得有光泽感。并使之繁简得当,风格相当,基本谐协吧!《人民日报》《世界日报》等十余 报刊相继发表。苏州民俗博物馆也作了收藏,当在公共场所悬挂表演时,也颇受欢迎。有的朋友要我写了,甚至一家人的都堂堂正正地逐一悬挂于家室房厅,聊以自娱。台湾、日本朋友也来函求索。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范祖德见了《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十二生肖造型,来信中说:“……感到非常美好,我认为极其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正逢闵行新校区建造苏式花园,他们依样放大后,采用了砖刻工艺,将十二生肖镶在进门的照壁上。还特意来人要我题写落款,以示对作者的尊重。

集典故以拟联

书画为我所爱好,对联亦我所钟情。我们一代人,上学时不学四声,故而拟写对联非常困难。但又觉得写书法不掌握一些撰联作诗之类的本领,既显得缺少文化素养,又不能直抒胸臆、适应社会需要。看到《对联》创刊号上,一位日本的汉学家曾称赞中国的对联是世界上最美的骈体文句,就选择它硬着头皮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书画生肖的定型又促使我下了定要把全套生肖拿下来的决心。还在写免字之前,我就试做“龙”对联了。“龙”与“凤、龟、麒麟”合称“四灵”,且为四灵之首,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有是龙的传人,属龙的人尤为自豪。因此,从众多角度去赞美,十四字中蕴含了四条龙。

就这样,我根据动物的特性、功能,采用成语故事、民间传说、诗词典故……赋予积极向上的意义,力求雅俗共赏,让具有一般文化知识的人都能理解、接受。联句上隐去了所描写的生肖字,故也含谜意,可供人猜射。每副联里须要包含三——四个内涵,否则,会有不丰满之感。

有次在新疆赛里木湖大草原上看到两个生肖动物的直感形象,难以忘怀!

当汽车开近蒙古包时,一头黄狗吠叫不停,当我们走进帐篷参观,吠声更厉害,主人阻拦也不顶事,直到我们上车离开不远,顿时声息全无了,回首一望,原来过了地管辖的警戒线。同车人不禁对它严于职守的精神赞叹不已!

以前只是听说带头羊,那回才亲眼见到草原上千百只各色大小的羊群,跟随一长胡子的老羊埋头前进,无人指令,无多声音,煞是奇观。又使我联想起“歧路亡羊”的成语来,组合在一起——有带头羊引领,还怕在岔路丢失么!有了上句,如果配不上下句,还得改换。身部的“头”,(平声)对上了体位的“乳”,(仄声)也是个缘份啊!在车上还看到几十头羊排列在路旁山坡上,昂首迎送车过,这种纪律性要非亲见,怎会相信,可惜不及拍照,也难以写进联内。

有次去农村,请教农民老伯,才知初生的小牛,经过多番跳跃才站起来,这又不是可与“初生牛犊不怕虎”合并成句么!下联原作“勤劳毕世作牺牲”,几位属牛的朋友看后叹了口气:我们的结局挨刀作供品,未免太悲惨了。言之有理,才改成“耐艰辛”。

养兔场的管理员告诉我,提起兔耳,公的会抖动四肢,母的会眯起双眼。这使我联想起《木兰辞》中全诗神来之笔“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国学大师钱仲联终生教授讲解此诗时曾打趣地说,男的喜欢动手脚,女的喜欢做眯眼,由动物推及人类,如出一辙,引的学生满堂大笑。

十二生肖父母天定,属龙、虎、马、猴最为得意,其余次之,而猪、狗、蛇、鼠不免有等而下之之感。

为生肖拟联,当从正面立意,以长其志。这又增加了难题,最为烦难的要数鼠联了。翻尽与鼠相关的词组成语,无有善者,而其品性、功能、特点却也难令人如意。与人争粮“爱大米”的老鼠且被人与蚊、蝇、麻雀合称“四害”,过街喊打。有人建议用“鼠标”入联,但与其他联的风格格格不入。最后还是从其“占首席”和“斗兽棋”中能制大象,有敢与大动物争斗的精神,以及民间“老鼠做亲”中得到启示,配以“洞房”的双关语构成。属鼠者见了无疑义,且被评为诸联之首呐!

鼠之所以能入生肖行列,且居首位,曾闻二说:一说生肖排位时,老鼠狡黠,占了猫的名额,自此猫视鼠为仇,见鼠就捕。还有一说,生肖列位那天,小小老鼠爬上牛背蹲在牛角上,人们见了不说牛身之伟,却赞叹这老鼠可大呀,“大”声之中成了老大。这当然是民间传说,难以置信。

后来才知,生肖排列是根据其趾爪之数,阴阳相间,逢单的属阳,均为五趾,马是单蹄;逢双的属阴,均为四爪,蛇舌有两岔。鼠虽属阳,但也有阴的一面,因子时从昨夜11时至今辰1时,昨夜属阴,今辰属阳,阴阳双兼。令人惊叹的是鼠爪前四后五,正好与“子”相合,天下独一无双,非君莫属了。我从家鼠、白鼠中得到了证实,真是“不说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我被此设计者的精心构思所折服,也为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而赞叹。联文也从“首席傲居”改成“首席当居”了!

这组七言对联的平仄规律,基本两类:鼠、牛、虎、兔、马、猴用上联仄起仄收的 ;龙、蛇、羊、鸡、犬、猪用上联平起仄收的 ,惟猪联“满”“弥”平仄互为救拗。“足”字借用成身体部位而对。

应该说,生肖的内涵是很丰、意玲珑富的,只待如何去选择、组合最为代表性、典型性的事物,成双配对。通过立意、取材构思、求对仗、调平仄用十四个字去勾划出个个形象。往往牵一发动全身,颇费周折,颇花时力,事非经过不知难喔!还要尽量考虑通俗易懂并减少重复字的出现,以期整体统一和谐感。在马联中鬃和鬣同样是指马颈上的长毛,因为这儿须用仄声,故只得选用生疏的鬣(lie)了!曾以鸡的六个别称,合成一联:“知廉守信德标五,绣颈司晨鸣必三”稍感难懂,格式又不协,难以成伍。

施笔墨以成品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联的书写了。

我国从上古的甲骨、钟鼎(大篆 ……演变沿用至今的楷书、行书,名目繁多。

我的设想书写既要变化多样,一副一个样,又要雅俗共赏、一般都能认辨。我平时写惯的也就这么两三种,要多,就好比学讲各地方言,和多国文字一般,好在只须十四个字写得基本协调就行。联句两两相对,字体选用端庄、整齐,平时驾轻就熟的为宜。一些古老难认的字体当然得舍弃也不必要增添麻烦,再去加释注解。其中羊联运用行草,上下参差,不相互对齐以求总体排列协调。其间也渗和了简体字。

“篆”为四大字体之一。选定语句中最容易相认的蛇联,最难辨的“赤”,与“银”色相对,与“胆”意相连就不难判别。效仿铁线篆书之,体带长方, 每字分布均匀,笔画两头出锋。另选一种取法清吴让之的,篆参北魏碑意,具书写笔意,“猶”为犬旁,“安”中之女与“嫌”旁相同,也由此及彼也。

汉隶也是不可少的,牛联,采用宽阔一路,稍带方形;猪联,采用扁平端正,中宫收紧,四肢伸展,取诸碑综合而成。

各类书体自有其本身的书法语言,如魏碑显得雄强威武,以它配合兽中之王,最为合适吧!

龙联是我最早制作、书写的用父亲“新我左笔”的书风,“形左实右”,“引左入右”么!

石涛《画语录》:“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意思是由于第一笔的延续,影响整幅。我按照这一思路,尝试写第一笔,第一个字,而后边依此跟上,多化出几种写法。

鼠联形带长方,兔联带正方,马联用笨拙的方笔,猴联用圆笔,粗细相间,鸡联用笔纤细,形稍带扁,这几类正揩和带行的行揩,并非我常用的形态,有的连自己也难于料想,书写的感觉也很顺利、很连贯,显得较协调,自感不成熟不夠精到。

一幅书法作品最后往往要写上篇名、书写年月、写于何地、书写者姓名,然后还得盖章,最少也得落个歀。书写一幅,可按这些规律,但如今十二幅在一起,都要题写落款,岂非重复乏味?即便写的各异也觉累赘。如果分别点明生肖名,也觉多余。没有注解,不用落款,倒也显得清脱,而在造型上方,各盖一“之雄书画”方章,增加色彩,并示统一感。湖北莲花山碑林镌刻时,每副长四尺,另加一幅百余字的说明。

写单一和成套也不相同,单一的不与其他相比,可独立成品,成套的就要顾及相邻的书体、粗细务必相间, 份量上、分布上、风格上都须考虑变化而统一,参差而均衡,对比而和谐。

这套生肖书画联,从“兔”开始,引发十二造型,再配以联,后成于书,宛如经过了“三部曲”。涉及我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和楹联等传统艺术,独具浓厚的民俗特色。

这一“工程”前后经过十多年了,为此增添了几多白发、捻断了几许胡须,从中饱尝了艺术创作的甘苦,但仍乐此不疲。至今虽已登上报刊、刻上石碑、搬上荧屏、印成年历、邮票。感谢众多亲友的指正,今后还要听取意见,不断改进更新。       以期为更多领域服务吧!

“十二生肖画联”是我最早完成的一个系列、也是最有难度的一个系列、最较丰富的一个系列。由此,搞成了二十余个系列,举办过“费之雄系列书法展”,摄成电视专题片,在海内外播放。

最后,让我以系列书法展上的一句“自铭”, 作为结束语 :“——去寻找点,延长到线,扩展为面,最终形成一个个立体!”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