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梅锦煊:“三耕”文化是白洋湾山歌传承发展的肥沃土壤
【发布日期:2010/12/27】【作者: 梅锦煊 】【来源: 金阊区文联 】【阅读次数:1958】【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白洋湾地区位于苏州市西北部近郊区,历史上以水稻、渔业和“三花”种植为支柱产业。多年来,以“稻耕、渔耕、花耕”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三耕”文化,逐渐成为白洋湾地区民俗文化的主流和瑰宝,是白洋湾地区绵延生息之根,泽惠百姓之根,创新发展之根,也是白洋湾的文化之根。

白洋湾山歌作为吴歌的一个分支,不仅具有吴歌的本质特征,同时还具有生长在“三耕”文化土壤上的地域特点。民间文学、音乐往往会自生自长,或自生自灭,十分重要的是基于这些民间作品赖以生存的土壤状况。当年由于土壤肥沃,兴起了山歌;如今土壤是否水土流失,如何使土地变得肥沃:未来土壤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是我们首先需要研究的课题,否则,保护、发展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耕”文化为白洋湾山歌开掘丰富的创作源泉

 

白洋湾地区历史悠久、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金鸡墩遗址出土的各种石器印证了早在五六千年前,这个地区就有先民在此制作工具和种植水稻了。千百年来,种田的农民、捕鱼的渔民、种花的花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纯朴的性格,也促成了他们运用最原始的表达方式——山歌,来抒发情感、祈求福祉。于是,耕作捕鱼、种花培土、婚丧嫁娶、喜怒哀乐、情爱友谊、风俗民情、针砭时弊、鞭挞丑恶、春夏秋冬、时令节气,都能成为山歌表现的主题。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已经收集整理出的百余首白洋湾山歌看,表现的素材无不来源于“稻耕、渔耕、花耕”的生产和生活,“三耕”文化为白洋湾山歌开掘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三耕”文化为白洋湾山歌培育众多的民间人才

 

民间山歌往往是通过歌手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唱和传播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历史上白洋湾到底产生过多少位民间山歌手,但是可以肯定,在山歌兴盛时期,必然有一个或几个山歌手的群体,而这些山歌手除了能编词演唱外,还应当是生产劳作的行家里手和农家生活的感悟者,这些都离不开“三耕”文化的哺育,从这个意义上说,“三耕”文化为白洋湾山歌培育了众多的民间人才。二○○九年在“非遗”普查中发现了五十多名山歌手,其中顾凤珍、陈水琳、韩兴根、周小娘、王小木等是当代白洋湾山歌手的代表人物,他们登台演唱或示范辅导,成为白洋湾山歌承上启下的歌手。白洋湾街道为使山歌后继有人,传承发展,发动在幼儿和少年中开设山歌传承课程,举办娃娃山歌会、少儿山歌传承艺术节,这些都是培育民间山歌人才的有力举措。在新的时期,还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民间歌手提高文学、音乐素养和审美标准,以此来提高山歌的整体水平。

 

“三耕”文化为白洋湾山歌搭建广阔的表演舞台

 

民间山歌的舞台是广阔的,天地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无论是稻田间、鱼塘畔、还是花房边,无论是春耕秋收、开捕收网、还是时令季节,都能成为演唱山歌的时机。不受表演场所和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也是山歌深受农民喜爱、得以世代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过去,“三耕”文化为白洋湾地区的农民造就了一个世代居住、耕作和繁衍生息的家园,同样也为白洋湾山歌搭建了广阔的表演舞台。

在新的时代,白洋湾山歌从村头田间走出,走进了小学校,走上了大舞台,从自娱自乐到舞台表演,表演区域有了大的拓展。一方面山歌仍根植于山野民间,另一方面山歌又登上了大雅之堂,这得益于当今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对文化遗产的厚爱。随着白洋湾区域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逐步实施,随着“三耕”文化的不断发展提升,一大批休闲、生态、旅游、文化设施的建设,将给白洋湾山歌的表演创造了更大更多的舞台。

 

“三耕”文化为白洋湾山歌拓展无限的创新空间

 

“三耕”文化本质上就是农耕文化,是江南苏州西部的农耕文化。而随着城市化地逐步推进,金阊新城的崛起,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旅游品牌的进一步提升,大量农民失地、集聚,向市民转化,农耕劳作的场所、捕鱼捉虾的场面、种花培土的场景将逐渐消失,“三耕”所产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得以改变,“三耕”文化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白洋湾地区世代为农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转化为市民身份的农民仍将保留着“三耕”所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无意识地传承着“三耕”文化。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白洋湾将建成苏州城区西部的生态文化区,因而,脱胎于“三耕”文化的一种现代农家休闲文化和旅游生态文化将会应运而生。

在新的时代,白洋湾山歌不能只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进入博物馆,而应该在新的土壤中谋求传承和发展。白洋湾山歌的创新可以从几个方面作思考:一是区域拓展。白洋湾山歌得流行不能只局限于白洋湾行政区辖范围,至少应当定位于苏州城区西部区域,要以白洋湾为核心区域,通过多种方式向四周辐射和延伸;二是主题深化。传统的山歌主要是歌手表现个人的思想情感、劳动场景,现代民间山歌应当注重引导,在表现个人思想的前提下,使主题更为鲜明、积极向上,通过歌手个人的视角,表现一些较为深刻的主题,如农村城市化、农民变市民等;三是艺术提高。从文学和音乐两个层面考虑,采取专业与非专业相结合的办法,请文学工作者对歌词进行创作和润色,请音乐工作者对曲调加工,力求使文学色彩更为浓烈,音乐形象更为丰富,同时可适当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使其更具时代感;四是形式多样。改变单一的表演形式,独唱、对唱、组唱、合唱等形式均可。同时把分散、零星的山歌整理成若干个专题,编成组歌,如春夏秋冬,婚丧嫁娶等。也可根据形势,确定专题进行创作,如农民变市民、唱唱金阊新城等等;五是综合推进。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逐步采取综合措施,如“建馆、立会、组队、著书、办赛”等,即:建立山歌陈列馆,成立山歌研究会,组织山歌表演队,出版山歌专著、举办山歌大赛等。有的工作,白洋湾街道已经做了,有的可以视情况,逐步来做。当然,所有创新必须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必须尽可能保持白洋湾山歌的遗风遗韵、原汁原味。

 

在过去的时代,“三耕”文化曾为白洋湾山歌提供了生长的肥沃土壤,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金阊新城的崛起,大量农民集聚而逐步向市民转化,白洋湾山歌赖以生长的土地发生了变化。从文化形态来看,“三耕”文化极有可能向现代农家休闲文化、旅游生态文化发展提升。这既给传承白洋湾山歌带来了挑战,也给白洋湾山歌的创新造就了新的空间和可能。只要我们方方面面加以重视,白洋湾山歌仍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完全有可能形成白洋湾山歌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高潮。如果把民间文学音乐比作一枝植物的话,本文着重探讨了白洋湾山歌传承发展的土壤问题,而植物的生长,除了土壤之外,还必须有阳光、雨露和加以施肥等,这些课题都不在本文研究的范围之内。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