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仓市民文协会主席王大经在总结工作

分获苏州市第二届文化遗产抢救整理研究类优秀成果评审二、三等奖的著书
2010年,太仓市民文协会按照市文联的要求,根据自身特点,努力开展工作,为太仓的民间文艺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规范组织工作,开展组织建设
今年春节前夕,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共谋民文协会的进一步发展,民协召开了全体会员大会,,各分会也都派代表参加,共有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民文协会主席王大经作了工作报告,对市民文协会多年来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作了汇报,使较为分散和年龄偏大的会员对协会工作有所了解,从而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会后,举行了酒宴,然后又组织了会员去吴晓邦艺术馆参观了江苏民间文艺精品展。
民协全年召开了3次理事会,年初讨论和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年末总结全年工作,商讨明年的发展。使全年工作有计划,有步骤。
另外,第二次理事会上,通过讨论,民协推荐了王大经、高雪峰、徐锦元、单鑫华、张志强等五人参加了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王大经和高雪峰二人在会上当选为理事。近日,王大经又被增补为苏州市民文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委员。
在发展会员方面,第三次理事会上通过了楹联协会胡永平等五人的入会,并推选胡永平为民协副主席。其中,有4位会员又被苏州市民协批准入会。
二、积极参与各类活动,繁荣民间文艺事业
民文协会以及各分会积极参与各类文艺活动,为繁荣我市文艺事业做出了贡献。
5月22日,在璜泾镇文化中心与市江南丝竹协会、市音协、市文化馆等联合协助举办了由市文广新局、璜泾镇政府主办的“为世博添彩”太仓市第六届璜泾杯江南丝竹演奏赛。
灯谜协会也积极开展工作,为繁荣灯谜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元旦、春节和元宵期间,分别在中国银行太仓支行的17个营业点、沙溪文化站以及太仓中心广场举办灯谜展,活跃了节日的气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了配合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和企业文化的开展,灯谜协会还举办了2场安全生产专题谜会。另外还通过厂刊《利泰风采》举办了4次又将猜谜,并为太仓电视台《太仓闲话》栏目提供专题灯谜120条。
昆曲堂名社注意加强与兄弟曲社的交流。一是继续由苏州市文联和苏州市剧协自举办的虎丘曲会,二是与苏州欣和曲社、天津甲子曲社在苏州平江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交流演出;三是去昆山与昆山曲社进行交流。
昆曲堂名社还积极参加本市的各类演出。他们在第六届璜泾杯江南丝竹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在百团大展演中分别获得创作二=三等奖和表演二、三等奖。
三、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担负传承重任
民间文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民间文艺工作者自觉地投入了这项工作,太仓文广新局的《太仓江南丝竹八大曲、新曲十首》和陆健德撰写的《方言探析》获苏州市第二届文化遗产抢救整理研究类优秀成果评审二等奖,陈有觉的《太仓与昆曲》、王大经编辑的《民间传说》以及张炎中的论文《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长效保护机制——太仓江南丝竹保护路径探析》分获三等奖。另外有张佳林等八人通过评审被确定为第二批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我市第一批非遗传承人评审中,昆曲堂名社徐锦元、沈文章等人通过评审。
昆曲社除坚持每周一次的活动、致力于昆曲的演唱演奏水平之外,还把堂名的传承工作担在肩上。他们去苏州购买了堂名演奏所需乐器,还去沙溪拜访堂名老艺人王耀宗,拜他为师,并定下每月一次的传授活动。这项工作现在正在进行之中。
另外,昆曲社还接待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两位研究昆曲的专家,徐松明接待了苏州科技学院吴歌学会的多位师生到双凤采风,为扩大太仓文化的影响付出了劳动。
四、辛勤耕耘,喜获丰收
2010年,民文协会多名会员在各自的领域辛勤耕耘,获得丰收。11月9日,在由苏州市文联和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流”与“变”:全球视野下本土音乐资源之诠释——两岸三地民族音乐学论坛上,陈有觉、高雪峰的《江南丝竹发源初考》、张炎中的《太仓江南丝竹保护路径之探索》、高雪峰的《太仓明清时期江南丝竹繁荣原缘的探究》三篇论文入选交流并入编《“流”与“变”:全球视野下本土音乐资源之诠释——两岸三地民族音乐学论坛·苏州论文集》。
王大经、高雪峰、陆健德编著的“娄东文化丛书第二辑”《太仓民间故事》、《太仓——江南丝竹之乡》、《民间歌谣》三本书都已完稿,等候出版。
此外,经过数年努力,《苏州楹联集成》一书今年编写完成,正式出书。我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搜集整理的133条楹联精品被收编在该书的第18卷中,从而保证了这些联语的长久传承,同时也宣传了太仓的优秀文化遗产。
张志强继续在磨漆画领域辛勤耕耘,他的作品《通古》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漆画展”获优秀奖,《血肉相连》获江苏省反腐倡廉美术作品展二等奖。《又一春》进入了第二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迎春花奖”。王大经会员的民俗摄影作品集《水乡风情》一书,获得了中国文化管理学会等六单位举办的“光耀中华”全国征文一等奖,创此类作品的得奖的最高档次,生动宣传了苏南水乡人民的民俗文化和建筑风情、精神面貌,得到了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通报表扬。还有,仇国良会员今年在双凤镇镇政府的帮助下,投资300万,建成太仓龙狮馆,已经开馆;徐松明会员已完成《双凤民歌》初稿,准备明年出书,苏州市财政局和苏州文化局投资2万元,今年徐松明还为苏大及苏大分校科技学院的学生作了4堂如何传承双凤民歌的讲座,为太仓城小的小朋友也上了一次关于双凤民歌的课;袁光华会员则组织排练了龙狮、滚灯等民间舞蹈,在6月1日至13日到上海世博会表演了39场,又在世博苏州案例馆太仓周演出7天25场,受到观众广泛好评。这样的事迹,举不胜举。
五、开阔会员眼界,积极组织采风活动
为了让会员深入民间,开阔眼界,上半年协会组织了部分会员去了浙江乌镇,参观了乌镇的“香市节”,从而对水乡人民养蚕民俗有了更深更感性的了解。下半年组织部分会员参加了我市相关的七夕活动,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另外,王大经、何济麟分别参加了文联组织的安徽皖南和山东的采风活动,都有不少收获和得益。
六、存在问题以及明年的打算
民文协会人员老化比较严重。其次,民文协会会员的专业比较分散,各自一片领域,不像其他协会比较集中,难以组织统一活动。
明年的打算:一是继续开展采风活动。二是搜集太仓民俗资料,为编撰《太仓民俗拾趣》作好准备。三、发展一批新会员、特别是一些有志于民文工作的年轻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