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苏春敏:对江南丝竹生存与发展原因的研究与思考
——仅以太仓地区江南丝竹状况调研为例
【发布日期:2010/12/18】【作者: 苏春敏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730】【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江南丝竹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颗璀璨的明珠,二○○六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南丝竹起源太仓,其前身为弦索。十六世纪中叶,魏良辅在太仓南码头创制的昆曲逐步成为中国剧坛的主要剧种。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太仓卫军士张野塘在太仓创制的弦索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弦索在为昆曲伴奏的同时逐渐演变成为独立的丝竹演奏乐队。在民间艺术家长期的实践和加工后,形成了以《中花六板》、《三六》、《行街》、《欢了歌》、《云庆》、《四合如意》、《慢三六》、《慢六板》等为代表的江南丝竹传统八大曲。一九五八年这种演奏形式被定名为江南丝竹。

 

一、发达的经济是江南丝竹生存的基础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为文化提供物质条件。江南丝竹正是依托太仓当地经济实力而不断充吸养料。太仓地处江海交汇之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四千五百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两千年前因皇家在此设有粮仓而得名“太仓”。八百年前,太仓作为重要通商口岸而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六百年前,郑和从太仓启航七次远涉重洋而名扬天下。明清时,太仓地位达到鼎盛。太仓既宁静又开放,既充满活力又生活舒适,两种气质之间丝毫没有冲突,反而营造出一种特别的城市生态。

江南丝竹初级阶段的弦索,被誉为是“颇相谐和,殊为可听”的吴中新乐,明代时在太仓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万历年间,王锡爵太师第内既有军乐队,又有家乐班。后来,家乐班转成了民间职业戏班“吉芳班”,在太仓城乡既演奏丝竹,又培育新人,江南丝竹能够生生不息,繁衍至今,“吉芳班”有很大功劳。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普查发现,太仓历史上有过一百一十六个民乐班社,其中专门演奏江南丝竹的班子多达二十五个。在搜集整理到的六十七册乐谱中,二十四册是江南丝竹,共计有传统曲目一百三十五首。清雍正、乾隆年间,不少演奏江南丝竹的家乐班转为民间职业乐班,经常出入民间庙会、灯会等喜庆场所,成为民间风俗音乐。到了清后期,太仓地区又出现了独立的江南丝竹社,这些社员不再唱戏、伴奏,而是专司乐器,成为职业乐手,他们在乡间庙会、灯会或婚丧喜事时去吹奏,以养家糊口并成为一种职业。这种风气使太仓乡间或城里,家境稍富裕点的,遇到家中有大事,则花些钱雇个丝竹班子来吹吹打打,热闹一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江南丝竹的全盛时期,丝竹乐覆盖了整个太仓地区。

在历史横断面上,江南丝竹向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幅江南社会生活图景,清人徐扬于乾隆年间所绘《姑苏繁华图》长卷中,有苏州城内显贵主人在豪华住宅园林台榭赏悦家乐班丝竹歌舞表演的环境和场面显现,经辨识可知台右侧站立的乐队有五人正用笙、笛、箫、阮和拍板等丝竹乐器伴奏,此即是上述私家乐班生存分布特点的实景画面展示。

在清代,江南丝竹由太仓地区向其他地区迅速传播、扩散,一跃而为主导声音,人们在信仰、喜庆、社交等社会活动中多以丝竹伴奏,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日常生活的“必修课”。江南丝竹其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深受江南不同人群的偏爱。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江南丝竹班社多自行解散。江南丝竹日渐濒危。 

世纪之交,太仓市文化主管部门以创建“中国丝竹之乡”为契机,积极做好继承和弘扬江南丝竹音乐的工作,使江南丝竹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现在,传统的江南丝竹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农村、工厂、社区、学校、机关、军营、街头、广场、敬老院、幼儿园,处处可闻丝竹声;重大节庆、创建宣传、招商引资、对外交流、春节团拜、企业庆典、单位联欢以及寻常百姓家的婚丧喜事都少不了丝竹演奏;同时太仓江南丝竹的影响远播海内外,已悠扬成现代太仓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江南丝竹作为太仓社会“肌体”的活跃细胞,由于受到吴侬软语民歌的濡染,更受到纤细曲折的昆曲影响,其音乐具备着秀雅、委婉、明快、圆润、舒缓、抒情、优美的特征,更有着平和中正陶冶德行的特性。古人云“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江南丝竹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还体现在丰富、美化社会生活方面;在人际网络中,作为社会交往的媒介,能够融洽人际关系,甚至对打破社会群体间的壁垒、削弱身份差异等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对修心养性、点缀江南人民精神生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江南丝竹的娱乐性很强,“每于劳动之暇,合奏丝竹乐”,是太仓地区的一种社会时尚。人们常聚集在私宅茶楼合奏丝竹以“涵养性情、荡涤邪秽”和交流技艺。

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横看各国和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经济和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的构成要素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相互体现。江南丝竹正是人类经济和文化交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典范。江南丝竹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历代经济发达的鱼米水乡,离不开远达四海的商贸活动。繁荣的经济对于丝竹这样高雅的民族音乐来说,既是丰富的精神动力,也是广阔的施展舞台。

 

二、即兴的演奏风格赋予江南丝竹无限的活力

江南丝竹的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很有特点,传统的技法中还有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这种技法和风格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从历史上来看,唐宋以前,太仓属乡野之地,离南京、扬州、苏州等繁华都市尚有一段距离,是避世隐居的好地方,故官场失意之人或与世无争之文人,喜欢在太仓造房筑园,清静过日,这种从容、自信、满足和享乐性格以及闲适、看破红尘的情调在江南丝竹中也有所体现。江南丝竹的小、轻、细、雅,旋律多级进进行,情绪较放松,音色也柔和饱满,充分显现出一片和乐安详的水乡泽国气氛。太仓历史绵延,城邑风采雅致,都透出它的细腻与圆润。古人云:“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明志。”江南丝竹乐之所以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自古到今经久不衰,恐怕就在于它音响形态上的“雅”和节奏形态上的“稳”。江南丝竹不会引起听众的癫狂,却能使人净化心灵,拂尽尘埃,称之为修身养性之道亦无不可。

江南丝竹同我国其他民间音乐形式一样,基本传播方式多是口传心授,而非用书面乐谱的传承方式。这一方面使江南丝竹音乐较少有完善固定的记谱方法,另一方面,又使所有优秀的乐手有机会在继承下来的江南丝竹音乐中发挥才智,对其进行加工和创编。江南丝竹音乐的成果是千百年来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然而,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也造成了江南丝竹音乐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为集体加工提供了条件;而不断的集体加工,又使世代流传的丝竹音乐日臻完美。如此而来,江南丝竹音乐在演奏中的即兴发挥,就成了验证乐手造诣的标准。在各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江南丝竹活动中,得胜者或受到好评者,往往多是那些善于将学来的曲调作临场发挥的乐手。在江南丝竹的合奏中,固定的曲谱只是基本框架,每遍演奏各不相同,要靠乐手们在长期实践中所练就的即兴发挥能力来进行现场加工。为了配合默契,乐手们总结出诸如你繁我简、你动我静、你断我连、你高我低等一套合作方法。过去的一些丝竹爱好者常常不是去看演奏,而是去听演奏,他们是来听高手们即兴变化的。当演奏员在某一处没有按照惯例演奏,而是做了现场发挥,并且这发挥更有利于乐曲气氛和情绪时,他们就会掌声叫好。

即兴变化是民间音乐的一种创作方式,更是江南丝竹的一个主要特征,创作者也是演奏者。虽然即兴变化只是相对固定的曲调中的局部改动,但经天长日久祖祖辈辈的积累,推动了江南丝竹音乐的发展。在这种创作中,听众既是欣赏者,又是评判者。江南丝竹看似是由一个竹班在“你增我减、你进我退”中的随意演出中表达出来的,但是这种“随意”有它内在的规律。一个竹班在即兴演奏中总体是和谐的,由一个主奏人在丝竹的进行中固定增加或者减少、前进或者后退中,带领其他演奏者一起和声演奏。这种由主奏人“随意”的传达方式或者用眼神,或者用肢体来“指挥”,其他演奏者随即跟上,完成一首丝竹的“创作”。这种“会意”和“传神”必须在长期的配合、磨合中才能产生默契。这是真正的即兴创作,是民间艺人的最高境界,和那些事先排练好每一个音符、强弱的专业演奏相比,丝竹才是真正的民间艺术创作。这或许是民间江南丝竹音乐比专业音乐更加鲜活、更加有生气的原因吧。一些专业团体也曾将江南丝竹音乐按照专业的和声织体、复调原理在谱面上深思熟虑的进行编配演绎,将其更加艺术化的搬上舞台,结果,这样的江南丝竹恰恰失去了它最具光泽的本色。充其不过是民族管弦乐队或民乐合奏乐队的翻版。尽管江南丝竹音乐有种种的局限,但作为人民群众的心声,从本质上说,它还是充分展现了人民精神面貌最积级、最光彩的方面。虽然因创作和传承方式所决定,在演奏技巧上发展得比较缓慢,但经过了千百年来历代人民集体的积累、加工和筛选,使之不断得到提炼和升华,其艺术水准和表现力日臻完美,成为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音乐。所以它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三、江南丝竹的传承与发展策略构想

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江南丝竹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其珍贵的民间音乐文化价值得到了公认。但同时也说明这一弥足珍贵的民间艺术还面临困境,需要全力的抢救和保护,任务异常艰巨。这就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去发掘、整理、传承、锻铸和弘扬,需要大批有志于此的领军人物坚守阵地,通过研究、总结、点化、提升进行艺术的深加工和精湛处理,同时更需要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尽快搭建江南丝竹传承的现代机制,完善江南丝竹教育的行业链条,使之焕发光彩,发挥应有的作用。
    江南丝竹是江南地区几百年来独有的文化、历史、风俗所凝结的艺术精粹,民间沃土更是它枝繁叶茂的源泉,它来自民间,反映人们的生活,它作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形式,有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性。然而,江南丝竹的现状有很大的随意性,目前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居多,青少年甚少;自娱自乐的多,研究开发的少;群众性自发的多,有组织的系列活动少。如此下去,必然影响它的传承发展。笔者认为:只有为江南丝竹的传承创造必要的条件,扎根于民间这块沃土之中,才会有生命力,才能重焕生机。

(一)搭建江南丝竹音乐的两个文化生态圈。第一个称为传承文化圈,它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保护、传承普及;它是原汁原味的,是原生态的,是群众性的,它应该成为江南丝竹音乐的活化石;它要保护好江南丝竹的原生态曲目、原生态的特点和演奏风格。与第二个文化生态圈相比它是主流和主体。在太仓和周边地区,要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江南丝竹、熟悉江南丝竹、喜爱江南丝竹,让江南丝竹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民间丝竹社团是音乐爱好者抒发情感、交流和切磋技艺的最好平台,它往往以家庭、家族或近邻或知己好友为主体进行合作。这种组合不但个人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水平能得到较好提高和磨练,而且众人一起,其乐无穷,是一种精神享受。太仓于一九九九年七月成立了有二十二个团体会员、二百八十一名个人会员的市江南丝竹协会,各镇也有分会,下设民乐队、少儿民乐队和民间丝竹班社;全市有百余个丝竹团队,近千人的丝竹队伍,形成了市、镇、学校、社团、家庭五路并进、城乡联动的格局。但是占该市人口比例还很小。辽宁省的葫芦岛也称“筝岛”,葫芦岛市政府曾提出“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要学习和了解古筝,在这个小城市达到一定水准的古筝演奏人员就有六千多人。太仓有着良好的基础,完全可以重现早年“邻里丝竹相闻,山歌对唱成风”的景象。

第二个文化生态圈可以叫做创新发展生态圈。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江南丝竹进行研究开发、提升和发展。它从音乐本体的层次上(包括乐器、演技、文化、审美风格)的创新与发展;从音乐学科层次的建构上(包括音乐研究、音乐编创、音乐表演、音乐教学)创新和发展。参与这个文化圈的人数不一定多,但是要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不断的赋予丝竹新的生命力。

两个文化圈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原生态是研究开发的基础,创新的任何成果也都要在群众性的表演活动中得到认可。于一九九四年成立的太仓市文化馆恒通业余民族乐团,已经成为这样的一个典范。它的成员由公务员、教师、企业家和自由职业者组成,但演奏水平已毫不逊色于专业乐团。多年来他们为提升和发展江南丝竹音乐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激活江南丝竹即兴表演的重要风格。江南丝竹演奏者的即兴创作,是这个乐种的生命力所在。可惜的是,当前一些新作品运用江南丝竹慢板、中板、快板传统的演奏程序,但多是大齐奏,缺少那种特有的支声复调,因而失去了它的真髓。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江南丝竹的即兴性,才使得它在民间永葆鲜活的生命力,并成为专业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资源。尽管演奏员的加花水准高低不一,但那是他们智慧闪硕的展现。我们要提倡、激活演奏者这一创新的神经,鼓励他们在支声复调的演奏方面勇于发挥。笔者近期赴太仓观看了“太仓市二○○八年江南丝竹演奏比赛”,这是一次全市性的丝竹交流。但笔者发现,演奏的曲目极少有即兴发挥演奏的环节,大多是按照固定的乐谱配器摸板演奏,且合奏的成分较多,失去乐江南丝竹独有的特点。笔者认为,主办单位应该把即兴演奏作为一个主要的评定标准,使之赋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培养“根”文化意识,从教育抓起。在世界各国民族音乐文化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受到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漠视,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脱节。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根”文化意识的薄弱,而这归根到底又在于本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失当。我们应该向日本人学习。一九八二年笔者去日本参加中日邦交十周年纪念活动,有机会参观了日本皇宫。皇宫里现有的乐器、和尚们的装素,都是正中的原汁原味,这里保存着一千三百多年前从中国引进的笙,现在他们还仍然叫他竽或和,还有八十年前引进的龙笛、管子、阮等乐器。笔者在那里还听了道士们盘坐演奏的雅乐、乐天调、平调,虽然旋律平淡,但据介绍,这是地地道道的不加修饰的古乐,这种雅乐一般只为皇帝所用,没有普及一般民众,现在有许多西欧国家都到日本去学习雅乐。其实这种音乐的发源地应该是中国,而在我们国家现在连影子、音响都难以找到了,这不能不说是可悲的。据悉,日本政府对少儿进行传统音乐等文化的教育,规定中小学生每一个学期至少观看一次日本原味能剧。民间音乐文化,实乃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在国际风云变幻、世事突飞巨变的时代,我们必须要保护好这个所谓的“根”,惟有此才能保持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个性,坚强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些年我们也已经认识到从娃娃抓教育尤其是传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此类工作需要深入开展,而不能只图表面繁荣,不求长远。保护的终极追求是后继有人、薪火相传。这些年太仓在重视学生民乐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组织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们一是把市文化馆文化艺术学校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少儿民乐人才的培养基地进行培训,每年参加培训的有近三十个班、七百多人。二是开展特色文化学校的评比,促进中小学丝竹活动的开展。璜泾小学(现并入荣文艺校)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他们把丝竹引进校园、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迅速成长起一支八十余人、成为较高演奏水平、拉得出打得响的一支队伍。同时,他们还通过举办少儿民乐比赛、安排少儿民乐节目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组织好少儿的民乐考级、支持尖子乐童举办个人演奏会等途径,为少儿学习民乐推波助澜。太仓现有五十多所中小学校,应该把丝竹音乐(包括乐手技能培训)作为区域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育部规定的音乐课程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全面打入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中,编写配套的江南丝竹教材,使学生们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和了解,使中小学生从小就要树立为家乡的丝竹音乐传承普及的意识和责任。

笔者通过对太仓地区江南丝竹现状的调研,从江南丝竹发展和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基础、民间社团、音乐本体特征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江南丝竹的生存不能归结于单一的、个别的动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这一平民百姓喜爱、文人雅士钟情、雅俗共赏的丝竹之声长久不衰原因的揭示,使我们从中得到非常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一、苏州市文化局苏州民间器乐曲集成》,古吴轩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二、《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二百六十八至二百六十九页

三、伍国栋《环太湖地区的乐社传统——苏南丝竹繁兴的人文历史背景研究》《中国音乐》二○○七年第一期

四、陈有觉;高雪峰《江南丝竹发源初考》《中国音乐》一九九七年第十二期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