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两地民协开展调研 联手抢救昆山民歌
目标:民间文学最高奖项“山花奖”
【发布日期:2010/12/7】【作者: 苏民文 昆山民协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008】【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昆山市文联副主席黄劲松(中)在作指示

 

吴歌《月儿弯弯》,长期以来一直流行于江苏一带。宋话本《冯玉梅团圆》中记载:吴歌云:‘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零在他州。’这首吴地民歌以问话的形式,揭露南宋统治阶级在外族入侵时,对外实行不抵抗主义,对内残酷压迫人民,偏安江南,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使老百姓饱受离乱之苦。

据考,此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明末冯梦龙所编《山歌》中也有记录,属于昆北民歌。而昆北民歌的发祥地,就在昆山市的周市镇。目前,周市镇市北村的农民唐小妹老人,就是昆北民歌的传承人。

唐小妹老人,是昆山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81岁高龄,如今是昆山年龄最长的一位民歌手。她10多岁就开始学“喊山歌”, 20岁左右在太仓隔界处罱河泥时参与了“斗山歌”。之后又唱山歌,会自编自唱,还唱越剧。至今,唐小妹老人喊、唱昆北民歌,已有60多个年头了,被誉为昆山民歌王

 

81岁高龄的唐小妹老人(右)在发言

今日(7日),林锡旦、戴德林、卢群、韩永康、柯继承、陈柏雄、郑涌泉、诸家瑜等苏州、昆山两地的民间文艺家来到周市镇开展调研,与唐小妹老人,以及她的歌友、学生们,进行了“零距离”交流。他们从老少咸知的吴歌《月儿弯弯》谈到了长篇吴歌《老囡嫁人》,尔后又说到了昆山民歌,尤其是昆北民歌的现状,最后达成共识:必须尽快挖掘、组织力量抢救,采集与昆山民歌相关的口头资料,探析经典作品,从理论上着手,反映出昆山的民歌特色、历史渊源和传承,等等;联手合作出版专著,争取夺得民间文学最高奖项“山花奖”。具体由昆山市民协组织人员整理、采写,苏州市民协负责指导,策划方案。

 

苏州、昆山两地的民间文艺家在与昆山的民歌手交谈

昆山市文联副主席黄劲松莅会,对昆山市民协工作作了“要把昆山民歌作为2011年的重点工作来抓”的指示,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对昆山境内的民歌再次进行普查;二要开展昆山民歌理论研究,希望得到苏州市民协及民文专家的大力支持;三要有计划地对昆山民歌进行传承、创新,花两三年的功夫,搞个“昆山民歌工程”。(苏民文  昆山民协)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