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炉,也作'手',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它是一种取暖工具,与脚炉相对而言。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
|
清《月漫清游图》 |
用火取暖,是先民们早就发现的。古人将火种放进陶器具内,称为'火炉'。大家围坐取暖,在古诗文中常有描写。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手炉,是在火炉的启示下演化而来的。手炉的起源,相传产生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江都,时值深秋,天气寒冷。江都县官许伍为拍皇帝的马屁,叫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放进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十分高兴,捧在手上,便称之为'手炉'。
后来有人仿制,逐步流传开来,在民间普遍使用。元人伊世珍《嫏嬛记》引《采兰杂志》云:'冯小怜有手炉曰辟邪,足炉曰凫藻,皆以饰得名。'从这则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元代已有手炉,且有辟邪饰纹,故以'辟邪'命名。
|
莲花纹满工灯笼形双柄手炉 |
明清以来,制作手炉十分普遍,且达到了高峰。在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手中,均有许多明清时期制作的手炉。从史籍上记载来看,使用手炉的人,上至皇帝、妃子和朝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几乎遍及城镇和乡村。清代著名的宫廷画家陈枚,画有十二幅《月漫清游》册页,其中有二幅画上了手炉。在一幅观赏古画的画中,六名贵妇人长衣束带,挽发高髻,头戴米珠及点翠饰物,在殿上观看书画。旁有仕女二人,拿着取暖的火炉。乾隆为该画作御制诗云:'眷信侵寻槛外梅,倚吟秉烛共徘徊。轻寒不进深庭院,女伴携炉得得来。'其时,还出现了张鸣岐、潘一丰、赵一大等制炉名家。
苏州地区历来出能工巧匠,制作的手炉称为'苏式'、'苏造'。唐宋时代,苏州经济繁荣,商业兴旺。唐代称苏州为'雄州';宋代升苏州为'平江府'。延至明清时代,手工业更为发达,且善于制作各类生活器具,皆精致耐用。明初,苏州手炉生产集中于吴县木渎一带,出产的手炉最为著名。据乾隆时编纂的《苏州府志》上记载:'郡中西城业铜作不下数千家,精粗巨细,日用之物无不具。'《木渎小志》载:'铜作木渎王家桥所制称最,今则精其业者多矣。'在众多的铜作坊中,又以王东文家著称。乾隆皇帝南巡时来到木渎,听说王东文家的手炉做得好,曾赐予御书 '王东文家'四字。其时,名手有汤子祥、徐守素、周文甫等。清初,铜作坊转移到了阊门地区,集中在久福里一带,其处称'铜人街'(现名同仁街),街名也由此而来。其时,前店后坊,热闹异常,家家锤声丁当,店店手炉面市,且十分精致。所以,清代诗人王渔洋感叹道:'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皆吴人。'
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衰落,手工业很不景气。据吴县社会调查处在民国二十年(1931)统计,制作手炉的仅存十余家,有赵一大铜锡铺、宋祥兴铜器店、大兴祥铜器店、余永兴五金店、姚承和铜作坊等。旧时,手工艺品得到人们的垂爱,手工艺人却不被重视,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艺人的事迹。在现代收藏的手炉上,很少见有艺人刻上名字的。在一只十分精致的手炉上,仅见'姑苏云白'四字,但'云白'是何许样人呢?也就不得而知了。
苏式手炉做工精巧,品种繁多。形式以圆形为主,也有六角形、八角形、长方形、瓜菱形、椭圆形、海棠形、龟背形等。手炉可分为三个部件,即提柄、炉盖和炉身。提柄有单柄和双柄,也偶有无柄的。提柄可做成如意形、竹节形、月牙形、嘴唇形等。炉盖上雕刻花纹,花样最多,有花卉、动物、文字和图案四大类,花鸟有鹊梅、松鹤、梅花、莲花、牡丹、海棠、石榴、菊花等。动物有龙、凤、鹤、鱼、蝙蝠等。文字有寿字、福字、卍字等。图案有钱币、几何、云纹、网眼等。所有图案,均寓有祝福、吉祥的含意。手炉也作为礼品赠送他人,如老人做寿,在炉盖上刻有'寿桃'、'松鹤长春'之类的图案。炉身上一般不作雕刻,但讲究一点的,也要刻上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以示美观。
制作手炉,主要以铜为材料,铜又分为白铜、银白铜、黄铜、水红铜、紫铜等。制作的工具有榔头、搭柱、凿子、锉刀、刮刀、作凳以及铜焊工具等。其中锉刀的规格最多,有宽、有窄、有尖、有圆,主要在制作炉盖时所用。
制作手炉的工序,一般有八道:一、绘制图样。无论炉盖或炉身,要将雕刻的图案在铜板上划出来,以便按图操作。二、敲打器型。依据客户的要求,或方或圆,或瓜菱、或椭圆……敲成器形。三、镂雕炉盖。炉盖是一炉之主,是最重要的艺术,花的工夫最多,关于到炉的质量,必须精心操作。四、錾花纹饰。即在炉身上刻画,刻制山水、人物、花鸟等图案。五、焊接。主要是炉身与炉底的焊接,炉身与炉口的焊接,以及炉罩口边的焊接。六、安装提柄。七、磨擦抛光。在铜器上雕刻,总有毛躁的地方,必须进行磨平、抛光,使其整洁、光滑。八、检查修整。要查看炉盖、炉柄、炉身等是否光滑整洁,达到质量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