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仿古青铜器历来以'精绝乱真'的工艺水准著称于世,人们誉之为'苏铸'或'苏州造'。备受文物界、收藏界及艺术界的青睐,载入了中国工艺美术史册。
我国古代以夏彝商鼎为代表的青铜文化,是华夏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究其源,可上溯至公元前三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后期。上古时视青铜器为'瑞宝'和'礼器',以至把它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史书所载诸侯间为称霸而夺尊争鼎的战事屡见不鲜,留下了'问鼎九州'、'鼎足三分'等许多故事。
|
苏州相门出土的编钟 |
青铜,史籍文献中常称之为'金'或'吉金'。这是红铜和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最常见的是铜与锡、铜与铅的合金,因色呈青灰而得名。由于青铜熔点低,虽无延展性,但易于铸造,硬度大,又可根据硬度的不同需要加减锡(铅)的比例。它的熔液流畅快,无气泡,密度大,适宜铸锐利的锋刃和精细的花纹。所以青铜的发明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历史文明的进程。
青铜器上铸存丰富的铭文,既是史实典章的忠实记载,又是先民对自然信仰、礼乐、祭祀、生命祈祷等诸多方面的真实反映。它那古朴的纹饰,雄伟的造型,更以独具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中国文物宝库中不可替代的瑰宝。只是由于岁月沧桑,兵火战乱及毁损改铸,使存世的青铜器实在太少而弥足珍贵。
|
《四羊尊》 |
这样,自秦之后便有了仿造作伪之举。史载汉文帝时有方士许垣平伪造古鼎谋求富贵一事。南唐后,一代代工匠巧手更在揣摩古制、精心仿造中积累了不少秘方妙法,留下了丰富的经验。
吴地一带,青铜冶铸加工的历史非常悠久。与中原地区青铜器冶铸多以鼎、彝等'礼器'为主所不同的是,吴地青铜器大都是兵器及农耕工具。这是符合吴地当时经济发展和强盛国力所需要的。春秋时期,巧匠名师欧冶子、干将等便在姑苏开炉冶炼,所铸的'干将、莫邪'剑,是利器中的利器,名震四方。解放后于苏州相门出土的春秋编钟、虎丘乡出土的春秋提梁盉等都是实物明证。数千年来,这冶铸技术便代代流传,一脉相承。唐代,吴地制作的青铜镜造型纹饰都十分精美,驰誉长安。五代时,苏州的金银铜器制作技艺高超,造型美观。而仿古青铜器的制作,在北宋时便达到很高水平,当时古墓被大量发掘,青铜器纷纷出土,士人中考古研究之风盛行,这就给青铜器仿伪制作提供了极好的实物依据图样。宋代张世南的《宦游记闻》和赵希鹄的《洞天清禄》中,都有铜器作伪和辨伪常识的详实记载。南宋时,平江(今苏州)人王吉精于修补及伪制古铜器,声誉可与京城临安(今杭州)的姜娘子齐名。元代,甫里(今苏州甪直)人陆颐是制造铜器的良工,他于至正二十五年(1356)所铸的铜爵乃传世之作。
|
《中华和钟》上铸有江泽民的题辞“中华和钟,万年永保” 金海鸥作品 |
明代苏州经济繁荣,手工业十分发达。名匠云集,争奇斗巧。宣德年间(1426-1436)城中仿古铜器铸作成风,颇具规模,并形成了施姓和'甘为堂'一北一南两大流派,以铸炉闻名遐迩。正统初(1437),苏州已出现了十分精美、几可乱真的'仿宣德炉',时人号为'苏铸'。名家蔡文甫炼铜有法,敷色无误,他所制的'鱼耳'及'蚰耳'两式仿宣德炉最好,晚年之作则更为名贵。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论道'姑苏人聪慧好古,亦善仿古法为之,书画之临摹,鼎彝之冶淬,能令真赝不辨。又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即物有雕镂,亦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此亦嘉、隆、万三朝为盛',足可见影响之大了。万历年间(1573-1620),吴中仿古青铜器名家胡四,其艺时称绝技,他所铸鼎彝之器与旧铸一般无二,即令行家也难以分辨。当时城内还有徐守素、蒋彻、李信、邹英等,均为一流高手。他们对选料要求极精,工艺精妙,流程把关极严,以至成品精致绝伦,身价百倍。
清初,苏州仿古青铜器中凡鼎、彝、盉、盎、盘、爵品种越来越多,但大多不依原物规格尺寸,仅似古器而已。乾嘉以后,考据学大兴,诸匠家作伪仿古之技也更加精进。金石家顾湘舟、钱梅溪等对钟彝古器都深有研究,由他们亲自督工制作的仿古青铜器,从形制铭文、纹饰到厚薄、成分轻重都与原器分毫无误,已仿制到难辨真伪新旧的水平,深受古玩收藏界的推崇,称为'苏州造',竟成天下名牌。
民国十年(1921),金石家周梅谷开办专做仿古青铜器作坊,礼聘能工巧匠,聚集了擅浇铸的陶善甫,精刻铜的李汉亭,工剥蜡的唐发玉、刘有富,善接色的金润生、金盘生、蒋圣宝,专木范的黄桂伦、吴麟昆等高手二十余人。他们以仿铸宣德炉入手,进而仿制鼎、彝、卣、盘、觥五大古器。所铸铜器从成分含量、形制、铭文、纹饰都历历有据。甚至对皮色锈斑朽蚀处都讲究自然逼真,无丝毫雕凿之痕。又能精制包金、鎏金、嵌金银等工艺,所仿制春秋时的鎏金银铜器和战国时的鎏金铜兽,精益求精,名噪一时,连精于鉴赏的专家也难辨真假。
抗日战争爆发后,战乱频仍,民生凋敝,苏州的仿古铜器制作处于低谷,一度销声匿迹。
解放后,苏州工艺美术研究室收集了周梅谷作坊遗留的木模板,寻访组织了蒋圣宝、骆齐月、李汉亭等五位老艺人,开始恢复生产。他们所复制生产的觥、匜、觚、尊、彝、鼎等十余个品种,参加了1962年在北京举办的苏州工艺美术展览,得到民众的欢迎。其中仿虎头匜获市工艺美术局优秀作品二等奖。可惜这些成果竟在文革动乱中惨遭冲击破坏。1972年,苏州工艺美术厂成立,重新生产仿古铜器,又招收艺徒,将这一绝艺抢救传承下来。还陆续培养出贺亚铭、王路明、惠礼、沈永强、杨学明、许云峰等一批技艺中坚力量。此后已能批量生产铜印、书镇、虎符等小件,又能按来样订货,加工仿制洗、簋、尊、觥、壶、觚、卣、匜、鼎、彝等中型古器。这时生产的仿出土及馆藏青铜器,如鸟兽纹四足觥、凤纹簋、嵌金人面壶、鸟兽纹提梁卣、鹗卣、丁方彝等,曾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和日本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引起了轰动。此为苏州仿古青铜器制作的又一高潮期。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仿古青铜器制作业又得到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企业家型的一些工艺名家。
东渚镇的赵毓琪本是冶铸工出身。他从琢玉工艺开始创业,又从玉器纹饰变化大都脱胎于钟鼎礼器的溯源探索中产生了兴趣,转而对仿古青铜技艺进行钻研。这使他一手娴熟的冶铸技术如鱼得水,有了用武之地。1991年,他仿制的仿古青铜提梁壶,首次被台湾客商收购。四年后,他复制的四羊方尊获得成功,工艺水平也逐步进入了成熟期,并以一次浇铸成大型或特大型的仿古青铜器见长。
2000年,他为西山包山寺所铸的铅锡青铜大钟高达2.66米,直径为1.68米,重逾三吨,成了真正的'礼器'!令赵毓琪深感自豪的,是那口大钟上除阳刻《地藏菩萨本原经》、《般若波罗密心经》和《大悲咒》三部经书共铸文三万六千字外,撞击时每声余音长达一分半钟,这是十分难得的。
2000年1月1日,伴着新世纪的黎明,在北京故宫太庙奏响世纪之声的大型编钟--'中华和钟',这钟的铸造者金海鸥,乐工出身,是一位另具特色的'苏铸'仿古青铜器的传人。善于辨声知音的他,参照借鉴战国早期曾侯乙墓葬出土的编钟技能,经过反复推敲实践,浇铸成的这套'中华和钟',创出了当今世界上还没有的单一钟可奏出'正'、'侧'两个乐音的奇迹,达到了音准、音色、音量和分辨的完美统一。
仿古铜器的铸法,一般分为合模法及剥蜡法两种。合模法是将铜器先翻成两片,然后再焊接成型。由于不是一体铸成,故而一望即知仿作,艺术和收藏价值都不太高。苏州的仿古铜器,冶铸时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剥蜡法,无论铸器大小,均一次成型。其工艺流程和古籍《天工开物》中所记大致相同,充分体现出了苏州铸铜艺人的智慧。
剥蜡法工艺须先经刻板、捏坯、贴蜡(剥蜡)、挂浆、敷泥、浇铸等多道基本工序,初步铸成毛坯型后,后道还要修整、接色、揩擦、装潢等精加工过程,这仿古青铜器的全套工艺流程才算完成。为确保质量,从头道刻板开始,均精心加工,注意分寸,毫厘也马虎不得。只有每道工序严格把关,才能表现出它古朴典雅,精细凝重的美质。
'铸法观来妙、铭文考更真。平生笃好古,对此兴弥新。'这是元代大书画家赵孟的诗句,也是对仿古铜器如实的赞叹。
苏州生产的仿古铜器,历来深受文人学者的赏识喜爱。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仿古青铜器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许多家庭有文化、有品位的象征,被广泛地收藏。
'国昌万事兴',这古老的青铜艺术文化,在新一代'苏铸'人的努力弘扬下必然会更加焕发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