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这是古诗中咏蟋蟀之诗,可见这种小虫历来是人们入秋消遣清玩的宠物。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要养好蟋蟀就得有好器皿。苏州陆慕(旧名陆墓)所产的蟋蟀盆,便以密封、温润、透气、吸水而名扬四方。早在南宋末年,这里所产的蟋蟀盆便作为贡品进入了皇家深宫。理宗时,揽相位15年的权奸贾似道喜斗蟋蟀,他在西湖葛岭半闲堂中所有精致的蟋蟀盆,都产于苏州陆慕。
|
澄泥蟋蟀盆 |
明宣德时,皇帝朱瞻基也嗜此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矣',京城一时斗、养蟋蟀成风,陆慕蟋蟀盆更是声名大噪。据《吴门表隐》载:'陆慕邹、莫二姓造,雕镂极工巧,明宣德时邹大秀、小秀姊妹创始?quot;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明清宫中蟋蟀盆珍品,其中就有不少明宣德时的陆慕盆。和御窑金砖一样,蟋蟀盆产于陆慕,一是因为这里泥好性粘,壤土细腻,很少杂质,碱性不大,烧制出的蟋蟀盆光滑细洁,透气吸水。二是吴人心细手巧,在形制精品上肯下功夫,争奇斗胜。况且这一带自古便是烧砖制瓦基地,烧窑经验丰富,所以陆慕的澄泥蟋蟀盆乃盆中首推之上品,其中尤以御窑、南窑、金窑、日益四村为最,制出了不少精品。
只是有关陆慕蟋蟀盆的史料,却见之甚少,大约那时视之为匠艺之事,不入流品。清末民初,这里的制盆名家有李秀芳、李栋敏、杨洪兴、王云樵等人,他们曾为梅兰芳、穆藕和、徐兰芷等一时名流及大户人家定购烧制过'藕'、'霜'字堂的蟋蟀盆,至今在沪、津、苏的古玩市场上珍如拱璧,已是难得一见的文物了。
|
袁中平作品 |
袁中平是陆慕蟋蟀盆的新一代传人,他出身于久负盛名的'苏州府袁氏堂澄泥蟋蟀盆'世家。从同治年间他的太祖父袁泓石算起,曾祖袁桓顺、祖父袁生达、叔父袁志良都是当地制盆的领军高手,到他已是第五代传人了。袁中平幼时,祖母袁阿招就向他传授了制盆的祖传秘诀。才上小学,叔父就手把手教会了他这手绝技,使他深得制盆要诀。
17岁那年,袁中平继承祖母、叔父未竟的事业,专事蟋蟀盆制作。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他潜心研究,不断创新。设计开发创作了铜鼓盆、螺丝盆、八仙盆、竹节盆等许多花色品种。他'出手必上乘',稍有疵斑,即毁之不取。因此袁中平所制之盆做工讲究,造型美观,线条圆润,轮廓分明,色泽和润,包浆丰富。盆盖与盆身相合丝丝抿缝,十分贴合。手感细腻润滑,宛若处子肌肤,敲之隐隐有金玉之声。若于盆中贮以清水,不一会,外壁便已经湿润,可见其吸水透气性之佳。更兼他在盆上施以书画,精雕细刻,这就使袁中平手制的蟋蟀盆成了颇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于海内外收藏界、艺玩界颇著声名,为名流所赏识。著名作家冯骥才见后,爱不释手,欣然题词'诗质画境'相赠。 袁中平的作品以自创新品见长,作品风格自成一派,仅2001年他创制的《百子图蟋蟀盆》、《胜战记》等作品,在全国和省、市民间艺术精品展上就荣获'山花'奖等六项大奖。
蟋蟀盆是名副其实的雅玩,制盆要经选土、做细、晾干、浸泡、筛滤、沉淀、炼泥、制坯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制成一只。制作瓦盆,关键是澄泥。必须在秋冬季挖取村中某处地表7米下的粘土,经严冬腊月冰冻,使土质变松,至来春二、三月,再掺入两种其他泥土后才可加水拌浆。泥浆经细密至200目(一目孔仅3毫米大小)的过滤器逐一过滤。每百斤澄泥一般只可滤出五十斤料土备用,最极品的料土往往只占取土的百分之五。筛滤后的细泥浆得放入大缸,历时一个月,使它自然沉淀。沉淀后的生土,在缸水中看上去像云似雾又如烟,可想而知质地多么细微。等泥浆水土沉淀分清,排去浮面半缸清水,取此土以赤脚踩踏和泥,直到泥团炼熟,如胶筋般粘韧才可制坯。制坯是细心活,要有极好的眼力,绝不可留有丝毫气泡。有时须借助高倍放大镜检查,将任何细小的气泡,用细针一一挑破,直到内壁真的如镜面般光滑为止。行活?quot;拓夹子'。接着是粘底,刮盆、抛光、修造型、再上光,直到把盆坯内外打磨得光可鉴人。为使整只蟋蟀盆四平八稳,纹丝密封,从内壁到外围厚薄,周边凹凸圈到盆口、盆盖之间都要一丝不差,还得借助游标尺、千分尺、内径尺逐只检验,测定无误。然?quot;上花',盖印章及进行花纹镶嵌。盆坯细加工后要封存,待月余后自然阴干,然后再入窑焙烧,这样才不易爆裂或走样变形。烧制时窑温火候全凭行家经验随时掌握。出窑后的盆还要放入水里细加研磨,去除火气。最后才在盆上配以书画,装饰图案纹样,精雕细刻,使它成为一件古朴凝重,充满书卷韵味的实用工艺雅玩。
为此,笔者有《赞袁中平澄泥堂蟋蟀盆》诗云:
腻润圆莹光鉴影,谁知御玩土泥身? 千研百擂细澄出,火炼水磨精气臻。 温玉缕冰添雅趣,秋窗促织逐霜晨。 半闲堂上几曾见?绝艺吴中数一人。
陆慕镇蟋蟀盆制作方兴未艾,从业者甚众。这一传统的民间工艺,正在像袁中平这样对艺术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传承人手中得以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