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潘君明:放风筝(玩具)
【发布日期:2010/12/4】【作者: 潘君明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200】【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放风筝,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半至清明节前和重阳节前后,是放风筝的最佳天气。在孩提时代,不少人都放过风筝。曹雪芹著的《红楼梦》第七十回,专门写有宝玉、宝钗放风筝的故事,可见一斑。

  风筝,最早称为“木鸢”、“风鸢”。相传,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公输般(鲁班)就制作过木鸢,他“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楚汉相争期间,韩信曾用竹木绸绢制成大风筝,并用风筝上的笛声配合汉军大唱楚歌,引起楚军的思乡之情。唐代以后,造纸业兴起,开始用纸糊替代绸绢,故称“纸鸢”。五代时期的李业,在鸢首上装置竹笛,风入竹响,声似筝鸣,遂名为“风筝”。在苏州地区,各地均有放风筝的习俗,且男女老少都喜欢。因将风筝扎成鸟形,放飞上天,类似鹞鹰,故俗称为“鹞子”。

  鹞子的制作比较简单,并无多大技巧。在乡镇农村,十来岁的孩子几乎都会制作风筝,自制自放。如果要制作大风筝,则由大人来制作了。鹞子由三部分组成,即鹞头、鹞身和鹞尾。制作鹞子的材料,主要是竹、纸和麻绳。以细竹为骨架,扎成鸟、蝶等形状,糊上薄纸,斜缀以线,即可在田野或广场上放飞。

  在常熟梅李地区的农村,每年正月半有“挂鹞灯”的习俗。所谓“挂鹞灯”,就是将灯笼挂在放鹞子的绳上,随鹞子飞上天空。而且,村与村开展竞赛活动,一是看谁村的鹞子放得高,二是看谁村的鹞灯挂得多,三是看谁村的鹞灯挂的时间长。为了竞赛,为了多挂鹞灯,村里请老年人作顾问,青壮年动手,将鹞子扎得很大,最大的直径在八尺以上,宽度在二丈以上,用面筋纸或牛皮纸糊上,如浆糊粘性不足,要用麻线将牛皮纸缝在骨子上。放飞时,有“二领鹞”、“三领鹞”的讲究,即二只或三只鹞子在一根绳子上一起放,每只鹞子间距一至二丈。黄昏时分,村上青壮年出动,齐心协力,将鹞子放飞上天,挂上鹞灯三十至五十盏。是夜,在田野里极目眺望,东南西北,但见数十串、乃至数百串的鹞灯,高低相间,长短不一,好似一群群火龙在空中游动,鹞灯与星光相互辉映,闪闪烁烁,景色奇丽。有的还在鹞灯边挂上烟花,烟花点燃时,流星在天空飞舞,划破长空,甚是壮观。其时,村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群情激奋,热闹异常,看鹞灯达到了高潮。20世纪60至80年代前后,由于诸多原因,挂鹞灯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后,又逐步兴起,不过,现在的鹞灯不再用纸糊灯笼,而是用电灯替代了,既安全,又省事。

  在普遍会扎鹞子的基础上,出现了少数专业人员,其制作风筝的技艺,十分高超。张家港杨舍镇丁浩清自幼随祖父丁佩贵、父亲丁连生制作风筝。他扎的各种风筝,小的仅几厘米,可放置手掌;大的长上百米,要用汽车装运。而且制作精良,形式多样,动物有龙、凤、虎、牛、羊、鸽子、蝴蝶等,人物有仙女、孙悟空、猪八戒等,以及各种花卉风筝。1988年,他制作的长73米、有108节的金龙风筝,参加江苏省龙年风筝比赛获得第二名。同年10月,他制作的31只大型五彩“软串蝴蝶风筝”参加北京重阳风筝会,放飞后引起轰动。1992年3月,他制作的长120米、直径50厘米、共152节的七彩巨型龙型风筝,龙身耗费绸布四十余米,创下了中国最大的风筝纪录,誉为“东方巨龙”,载入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被国家奥林匹克体育馆收藏。丁浩清制作风筝的事迹,由中央电视台摄制录像后,在日本、美国等地播放。

  制作风筝,分为八道工序。一是定样,设计风筝的式样和规格;二是选料,选用竹材、绸料及颜色;三是下料,截竹、劈篾、刮平;四是绑扎,扎成风筝骨架,特别注意两翼的平衡;五是贴糊,将绸布糊在风筝的骨架上;六是构图绘画,要求设色明快,对比强烈。七是组装,尤其是大的风筝,要按图组装,关节部分要灵活;七是拴角线,确定角线的长度和数量;八是试飞,看风筝能否平衡升空。


图1 丁浩清在制作风筝


图2 风筝《龙》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