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舞狮是我国一项独特的民间传统活动。每逢喜庆的日子,全国各地均有舞龙舞狮庆祝的习俗。
龙,原先是我国古代夏和殷的图腾,此后便成为吉祥的化身。舞龙源于黄帝时代祭年祈雨的“舞”,当时有巫女手舞足蹈,作龙在云中飞腾状,后来人们用稻草和柳条编织成“草龙”,逐步形成舞龙习俗。到汉代,《春秋繁露》一书对舞龙有过真实的记载;西汉的张衡也在《西京赋》中描述当时的龙舞:“白虎鼓瑟,卷龙吹……巨兽百寻(指巨龙),是为漫延……海麟变而为龙,状蜿蜿以媪媪。”可见当时舞龙的规模已很大,表演动作也相当丰富。到了隋唐时期,舞龙更盛,花样更多。当时的“百戏”中便有一种幻技,叫“黄龙变”,其法是:“有舍利(即百舌鸟)先来,戏于场内,须臾跳跃,激水满衢,鼋鼍龟鳖,水人虫鱼,偏覆于地,又有大鲸鱼,喷雾翳日,倏忽化成黄龙,长八丈,耸踊而出。”
舞龙的技法很多,据清代湖南出版的《黎氏浒山龙谱》载,舞龙当时便有72种技法。其中最大的龙共需70人方可舞活。方法是33人舞龙,还有37人躺在龙背上表演,情节内容大致为动作简单、诙谐、祈祷吉祥的民间故事。
如今,舞龙又有了新的发展,场面也越来越大,有九龙共舞的,还有百龙齐舞的。龙的品种也花样百出,材料由竹、木、纸、布等构成,扎成布龙、纱龙、纸龙、板凳龙,还有用荷花和蝴蝶组成的百叶龙、荷花龙等,各显艺术魅力。
舞狮,又称狮子舞、耍狮子。这项活动相传在汉代时从西域引进,距今也有两千多年历史。据考,中国不产狮子,它是从西亚一带通过“丝绸之路”来到我国的,随之而来的便是真价实货的狮子舞,即由真狮子来表演。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56年四川邛崃唐代龙兴寺遗址出土了一座西亚舞狮石雕像:一个卷发的舞狮郎,拉着一头张口怒吼的狮子,翩翩起舞。这便是西亚舞狮传入中国的物证。但由于狮子运来中国要历经种种艰辛,能顺利到达者寥寥无几,因此这种真切惊险的舞狮只局限于皇宫内苑和富豪人家举行,百姓无法看到。于是民间艺术家便根据传闻和书籍中的记载,运用艺术想象进行理想化的塑造,以传统的神瑞化的装饰,突出地表现了狮子宽阔的前额、撅起的鼻子和张开的大口,给人一种既威武又充满活力的感觉。舞狮时,便由人装扮成这种狮子的模样进行舞蹈。
据考证,最早记述舞狮的人是三国时期的孟康,他留下了“象人若今戏虾、鱼、师(即狮子)者也”的文字记载。至六朝,有著名的“辟邪狮子”。据《洛阳伽蓝记》载,当时洛阳长秋寺佛像出行,就有“辟邪狮子,引导其前”的情景。到隋唐,则成为盛行一时的文娱节目。隋薛道衡有诗云:“抑扬百兽舞,盘蹦五禽戏,狻猊(即狮子)弄斑足,巨象垂长鼻。”唐白居易也有诗曰:“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绘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起毛衣摆双耳……”白居易这首诗,不仅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舞狮场面,而且也指出了舞狮是由西亚传入的历史渊源,同时还描述了制作狮子的材料和狮眼狮齿装饰的颜色,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舞狮制狮史料。
舞狮的种类很多,如福建有“抽狮舞”,广东则有“醒狮舞”。按地域分,还有南狮、北狮之分。同时,狮舞的技法也顶多,风格各异。南狮有“出洞”、“过桥”、“过三山”、“目楼台”、“采青”;北狮则有“滚绣球”、“上高台”、“空中揽月”、“卧龙欢舞”等。不久前,一份中国古代民间舞蹈艺术宝贵遗产《九狮图》整理发掘工作完成,整个舞蹈分“狮王下山”、“群狮出谷”、“八狮拜王”、“双狮对嬉”、“九狮戏球”、“群狮追逐”、“拱王归山”等7个大段,9只狮子参加表演,代表九州;最后学有“九狮盘龙”,象征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据说,《九狮图》至少诞生在民国之前。
发展至今,龙狮舞更为完善、优美。人们常常在舞台上和在重大的庆典活动中,看到龙腾狮跃,出神入化,令人叫绝。然而,龙灯及狮子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太仓新湖镇上的仇国良便是专门制作龙灯、狮彩的能工巧匠。他制的龙狮造型逼真,做工细腻,色彩鲜艳,活泼生动。传统的龙狮,那龙头、龙毛和狮头都是用竹制,即用竹篾编扎而成的。龙身的鳞纹则用手工精绘;狮子的大皮用棉麻之类织物制成,狮毛由毛绒编成。仇国良做传统龙狮四十年间,发明了新的生产工艺,即用泥塑成龙头、龙尾、狮头等,再翻制成模具。龙头、龙尾是翻成石膏模,狮头翻成皮模,然后再用玻璃钢浇制,龙身的鳞纹也采用了印染工艺。这样,制作更快更便捷,制作出来的龙灯狮子也更美更艳更逼真。
说起仇国良制作龙灯狮彩的经历还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他刚当上新湖镇的文化站站长。镇里龙狮文化极其丰富,既有本地狮子,还有湖南曾家的“武打狮子”、苏北盐城阜宁“江北狮子”、河南开封罗山的“中原狮子”,以及丐帮行乞的“手狮”、“线狮”等;龙灯品种也极多,既有本地的布龙,还有草龙、荷花龙、断龙、板凳龙、线龙等。于是他深入到龙狮活动活跃的几个村子,对其历史形成、演变和制作工艺、演出技艺、锣鼓曲谱、艺人身世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和搜集整理,并创办文艺工厂,制作龙狮,又组织镇文艺宣传队学习、操练龙狮舞蹈,从而继承了龙狮制作手艺,并使龙狮舞蹈后继有人。
如今,仇国良能制作生产南龙、北龙、荷花龙、板凳龙、断龙、双人龙、儿童龙及配套的舞龙服饰;能生产南狮、北狮、手狮、单人狮、儿童狮以及配套的绣球、梅花桩、高台、跳板等演出道具。他先后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6年全国农运会、1997年香港回归、1998年中国驻美大使馆招待展等重大活动制作了龙狮;同时还为江浙沪一带举办的各种国家级、省市级艺术节、旅游节、运动会制作龙狮及其他民间文艺演出道具,诸如荡湖船、蚌壳精、高跷、鲤鱼灯、龙凤船、滚灯、跑旱骡和大头娃娃等。
仇国良的身边,聚集着一批舞龙舞狮的好手。他们舞的龙翻江倒海,气势磅礴;他们舞的狮能表演踩绣球、滚跳板、走梅花桩等精彩节目,还能在6张高台上做出腾云、采青、空翻等高难度的惊险动作,每年都要为江浙沪各地的喜庆活动演出近百场次。还为2000年第十四届世界女篮锦标赛开幕式作了精彩的开场表演。为此,仇国良所在的乡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龙狮之乡)”。
仇国良还是个多面手,他在制作龙狮的同时,也生产各种戏剧服饰、刀枪剑戟、戏帽盔甲、民间灯彩、京剧脸谱、动物卡通、各种民间舞蹈服饰和演出道具等。他曾为《水浒传》、《杨家将》等电视剧,为上海昆剧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和上海、江苏、河南等省市杂技团、马戏团赴欧、美、日演出制作多种道具。 国外、海外不少武术团体也常来仇国良处订制龙狮及刀、枪、剑、戟等武术器械。仇国良因此4次当选江苏省及苏州市劳模,中央台、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电视台也多次采访报道他制作龙灯狮彩的事迹。
图1 女子舞龙
图2 太仓龙狮演出队在广场为观众作精彩的舞狮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