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林锡旦:笺纸(文化用品)
【发布日期:2010/11/26】【作者: 林锡旦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391】【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苏州人文荟萃,书画用纸,自有其要求。由于文人的消费导向,苏州的笺纸加工业得以发展。在宋代的《吴郡志·土物》中就有记载:“彩笺,吴中所造,名闻四方。”是以诸色粉和胶刷纸,隐以罗纹,然后砑花。唐皮、陆有倡和鱼笺诗云:“向日乍惊新茧色,临风时辨白萍文。”诗后有注,说:“鱼子曰白萍。”其实岂用鱼子,只是在加工过程中以细布先以面浆胶令劲挺,蔽出其纹,色如新茧,纸面带有鳞鳞霜粒如鱼子状,谓之鱼子笺。主要用于书画,其质量之好,为一时之甲。所以明代《苏州府志·物产》载:“笺,唐时鱼子笺最著。”蜀中作粉笺,正用吴法,名吴笺。

  建于五代的瑞光塔曾出土泥金写本《妙法莲花经》七卷,是用苏州产的碧笺所书,这是对桑皮制造的纸进行染色、加蜡、砑光而成的高级用纸。米芾在《书史》中曾赞:“碧笺宜墨,神彩艳发,龙蛇生动,睹之惊人。”南宋庆元年间,苏州人颜方叔所制笺纸有杏黄、露桃红、天水碧等色,在纸面上都砑出花竹、鳞羽、山林、人物等形象,千姿百态,精妙如画,有金镂五彩描成的,是彩色压花镂金笺,简直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在这样的笺纸上书画,才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南宋诗人张滋曾在诗中赞:“苏州粉笺美如花,萍水霜粒古所夸,近年专制浅腊色,软玉莹腻无纤瑕。”

  明代,苏州的文化人士达一顶峰时期,对笺纸的加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卢熊《苏州府志》中记载近年来有“春膏笺、水玉笺,绝佳”;高濂《燕闲清赏笺》中说:“近日,可用作书者,吴中无纹洒金笺纸为佳。”这是用金、银粉末在已经加工成的彩色笺纸上描出图案、花鸟等形象,再洒上金、银粉末,使笺纸更光泽绚丽。清乾隆时,不仅各家纸坊各显其能,使苏州所制笺纸更胜往昔,而且朝廷在苏州织造局内也设纸坊加工笺纸,使苏州笺纸制造发展到鼎盛时期。据说纸廊巷就是当年集中制纸的专业坊巷。当时有洒金笺、玉版笺、金花笺、洒南红金笺等十五种之多。苏州织造上奏文件中有一份关于同治八年制造五色蜡笺工料价目,计细洁独幅双料两面纯蜡笺,每张工料银五两九分。又洒金笺,每张加工真金箔洒金工料银一两一钱五分二厘,每张工料银六两二钱四分二厘。清后期苏州有“锦润堂”,利用画家的作品作为加工诗笺的图饰,或有画家专为诗笺作画,如钱慧安曾为锦润堂画过一套人物笺,有木兰从军、琵琶行、剑器舞等。笺纸的加工技术和书画艺术相结合,使苏州的笺纸别具风采。

  清同治十一年七月,蜡笺纸业在桃花坞河西巷建绚章公所。由于笺纸花色多样,人们惯以笺画的优劣作为品评笺纸的高下,因之各家纸坊互相竞争。民国十年,曹信义的泥金珊瑚笺对、翰墨林的泥金珊瑚笺对,同获苏州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展览特等奖,高松竹庐的冷金笺对获优等奖。民国二十六年,苏州经营笺纸的商店有设在护龙街关帝庙的祥申阁绸幛笺对号、北仓桥的娑罗花馆、阊门下塘街的翰墨林书画店、观前街的苏九华笺扇纸号。建国初期,花鸟画家张继馨、崔护等画过笺谱,图变为梅、兰、竹、菊,由费新我题签《桃花坞笺谱》,桃花坞木刻社少量印行,在店内出售。此后由于人们书写习惯的变化,书写用品的更新,已很少使用笺纸,制笺业渐趋萎缩,直至被淘汰。现在偶见苏州杂志社用木版印刷的笺纸,与历史上的笺纸已大相径庭了。

图1 清代笺纸

 

图2 笺纸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