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和金线是苏州的一种传统工艺品。用黄金或白银捶成的极薄叶片称为金箔银箔,将金箔粘于纸,切成细长条捻于棉纱线外,便成了金线。
我国制作金箔和金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代已能打出极薄的金片,春秋战国时在青铜器上已见有镂金错银的技术。汉唐时,织物加金,建筑、佛像饰金,乃至杯盘器皿用金银装饰已是屡见不鲜,服饰用金更为时尚。其技法便有销金、镂金、盘金、织金、金线等18种方法之多。此后,用金范围更广、花样更多,制作技术也更精巧,尤其是明代的织金锦更闻名于世。
苏州金箔、金线工艺始于何时,迄今尚无确切考证,但据灵岩山寺保存的唐代敦煌佛经装潢和虎丘塔内出土经箱的鎏金、镂金技术看,唐代、五代时苏州的金箔、金线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技艺水平。明清时,朝廷在苏州设有织造衙门,凡宫廷所需的金箔、金线,几乎都通过这一机构在苏州监造,其中包括了慈禧太后建筑万寿山、颐和园和修建宫殿所需的所有金箔。
但是,随着“洋金线”的大量进口,对我国的金箔、金线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解放前夕,苏州市内金箔、金线工人大多已改行换业,整个行业处于气息奄奄之中。
1954年,苏州拍叶、打箔、打纸、攉金、熏金、切金、金线等七个行业组织起来,成立了庆华金线生产合作社,后改名苏州庆华金线厂。产品除供应苏州、上海、北京三大剧装产地外,还远销新疆、西藏、内蒙、云南、青海、四川、广西等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北京整修天安门等古典建筑,所需金箔320万张,都由苏州生产。但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金银箔、线便全部停产了,现在这门著名的传统工艺已濒临失传的危险。
制作金箔以手工为主,它首先要将金熔炼提纯后,敲打成面积约2.5平方厘米的金叶,然后夹在用煤油熏炼成的乌金纸里,用锤子敲打。这是个技术、功夫活,全凭经验和手中的感觉使纸内的金叶均匀地越变越薄。约经六到八个小时的不断锤击,才能完成一张比金叶面积扩张约四十倍的、薄如蝉翼的金箔。制作银箔和铝箔的工艺过程也大致如此。
金线生产是金箔生产的延伸。将金箔贴到经上胶上矾的毛边纸上(称“攉金”),再把金纸磨光磨亮(称“砑金”),切成细条,加工捻到棉线上,金线便完成了。另有用银或铝制作金线的,称为“充金线”。以往在砑金工序前先用木炭、骨粉等将银纸或铝纸熏成金黄色,后改为用化学药品上色了。
金箔除用于宫殿、庙宇、梁枋、匾对、佛像等建筑装饰及名贵书籍装帧等以外,还可用于国画颜料和入药;金线则在刺绣、缂丝、头饰、服饰及戏衣图案中起到精美华贵的装饰作用。
图1 工艺绳、四针线、金银吊线 苏州金粉厂
图2 打金箔 吕守仁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