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素珠是民间通过手艺制造的珠子,它具有珍珠般的形态和光泽,玲珑可爱。人们广泛地将其应用于演剧化妆、喜庆装饰、服装配套等领域,为美化人们生活和文化活动起到了作用。
关于人工造珠的由来,很少见诸文字记载。但上世纪60年代时,在三门峡市上村岭发掘出的周代虢国墓穴里,曾发现有一千多件用大理石、鸡血石、绿松石和软玉等制作的随葬玉石珠饰,以及许多的玻璃珠饰,还发现了一些木胎的漆器皿上镶嵌有蚌壳磨制的圆珠。这些珍贵的工艺品,佐证了我国的人工造珠历史大约可上溯到两千六百多年以前。而宝素珠的问世,则还是近代不满百年的事。
据《吴县志》载,1910年时,苏州有料器作坊五六家,生产粉白色、半透明的玻璃珠,即“料珠”。1918年,张子卿、张元奎在苏州开设料珠作坊后,生产出的玻璃珠表面与众不同,产生一种鳞光,具有蚌珠的质感,定名为“宝素珠”(又称“化学珠”)。因为这种宝素珠与珍珠几可乱真,刚一面世,便深受消费者欢迎,生产很快扩大,品种在原有糙黄(又称“老光”)、雪白(又称“新光”)两种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红、黄、青、绿等色彩,花色品种也从原来的朝串、珠花、发钗等数种,增添出了项链、发夹、别针、舞匝等,扩大了消费者的挑选范围。
建国后,苏州建有珠宝厂,主要生产宝素珠和人造宝石,以及花瓶、花插、香烟缸等玻璃料器。是时,宝素珠的形状已有圆形、扁圆形、腰鼓形、方棱形、滴珠形等;体积有小如米粒、大似樱桃的二十多种。还有一种用人工烧吹出来的空心珠,用作戏帽上的插珠,最大的直径达十厘米,其珠壳薄如蝉翼,称为“画珠”;色彩以银白为主,还有大红、粉红、玫瑰、翠绿、嫩绿、奶黄、蜜黄、湖蓝等各色。花色品种的增加,也扩大了宝素珠的用途,除制作出的头饰、项饰更加艳丽多姿外,珠耳环、珠手镯、珠别针、珠钱夹、珠花篮、珠宝塔、珠门帘、珠拖鞋,乃至十二生肖等各种珠串动物纷纷应运而生、争奇斗艳,演绎出了一个以宝素珠为主要材料的工艺品系列。
宝素珠的制作要经过十多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为熔料、烧料和上光。熔料,就是将渗拌有硼砂、纯碱、氧化铅等的天然矿砂通过高热熔炼,使之成为呈粉白色的料块。这种料块是一种软性玻璃,能透过和折回微度光线,因此能与鱼鳞制成的鳞浆珠联璧合,使成品具有珍珠的质感。烧料,就是把料块烧成珠坯(即料珠)。操作者一手持顶端粘有料块的料杖,将料块放进炉中熔烧,当料块熔成胶状软液后,滴于另一手捻动着的铁扦尖端,这时,铁扦的尖端便出现一颗珠粒,就是料珠。珠粒的大小,取决于滴料的多少;珠粒的圆扁,则取决于铁扦捻动的均匀程度,因此,“滴”与“捻”配合得当,才能随心所欲地掌握珠粒的大小扁圆。上光,就是在烧成的料珠上,罩上一层用新鲜带鱼的鱼鳞和其他化学药物配制的鳞浆,待其干后,即呈银白色,但光度较蚌珠闷暗。再用某种化学药物使之“提光”,这时,其外表便产生出了珍珠的效果。苏州生产的宝素珠曾一度畅销国内及新加坡、香港等地,可惜如今已经不再生产了。
图1 国画彩蛋和宝素珠
图2 用于戏帽上的宝素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