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马汉民:珍珠工艺(装饰)
【发布日期:2010/11/25】【作者: 马汉民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083】【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珍珠,因产于蚌内,故又称蚌珠。用珍珠做成的各种工艺品,统称“珍珠工艺”。

  苏州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河蚌丰饶,盛产珍珠。唐宋以来,人们利用珍珠圆润晶莹的天然特性,连珠成串,做成头饰、手镯、项链等工艺品作为装饰之用,在一些古籍中,还可看到珍珠衫、珍珠塔的记载。据隶属苏州的吴江市同里志记载,长篇弹词《珍珠塔》的故事就发生在同里。由此可见,在明代嘉靖年间,在同里已有“珍珠塔”这种工艺品了。

  清代,苏州设有织造府,承担制作宫廷的日用品。从那时起运的货单中,可以看到“珍珠”制品的项目。慈禧太后的棺柩中,亦有淡水珍珠十余斗,填满棺木中的空隙。旧时豪绅巨贾,以穿珍珠衫为贵,亦有以此衫殉葬的。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苏州出现了空前的珍珠热,养蚌取珠风靡一时。吴县渭塘一带的农民,从珠江三角洲引进了“三角蚌”。此蚌经过植珠(一块极小的壳体),在约两年的时间内,可培育出直径七八毫米的珠体。于是苏州产生了人造育珠的工艺,大大增加了珍珠的来源。其珠光洁,色泽白里略透黄色。随着加工(打眼)工艺的机械化,面世的珍珠项链、珍珠手镯源源不绝。部分下脚珠,则制作珠粉,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由于业务越做越大,致使渭塘形成了规模不小的珍珠市场。

  渭塘珍珠市场的繁荣,推动了一批艺人应运而生,除生产项链一类的常用产品外,各种以珍珠串成的门帘、衣衫、动物造型、首饰、装饰件、山水画等,相继问世,大大丰富了珍珠工艺品的门类。2005年9月,渭塘新建了中国珍珠城地六万方米。这是中国最早的淡水珍珠交易市场,也是苏州唯一的国字号专业市场。不少渭塘人还走向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珍珠制品商店,凭借资源丰富的大后方,获得了丰厚的收益。目前渭塘一带从事珍珠工艺制作的“熟手”约有三百余人。


图为珍珠饰品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