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潘君明:民俗挂件(装饰)
【发布日期:2010/11/25】【作者: 潘君明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108】【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民俗挂件,是指有地方民俗特色、挂在身上的饰物。我国的民俗挂件,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先民们在猎取动物以后,将动物的骨头和牙齿略作加工,就挂在身上,既是炫耀自己狩猎的勇敢,也作为自身的装饰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俗挂件也随之发展,用其他艺术品所代替。夏商至秦汉时代,民俗挂件大多使用玉器,无论男女老少,都有挂玉的习惯。尤其是男子,挂玉是必不可少的,被看作是一种美德。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妇女佩玉,行走起来佩环丁当,显得庄重。唐宋至明清时代,还流行绣品挂件,如荷包、香袋之类,并逐渐代替了玉挂件。明代叶子奇著《草木子·杂制》云:“元路、州、县立长官曰达鲁花赤,掌印信……达鲁花犹华言荷包上压口捺子也。”清代曹雪芹著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写道:“(宝玉)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衣襟上将所系荷包解下来了。”这就说明自元代以后,挂荷包已是很普遍的了。

  荷包为绣制品,大都由妇女手工做成。苏州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贫家女孩,均要学会做女红(即针线)。而绣制荷包之类,就是女红的劳作之一。《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描写林黛玉也做针线:“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旧时,男女两家联姻,男家总要向女家索要女孩做的针线,以便了解女孩的针线活做得怎样。如两家定亲,女孩就送一只荷包给男孩,算是定亲之物。吴地山歌处处皆有,绣荷包是常唱的内容之一。芦墟山歌《绣荷包》唱道:“东南风吹来浪头高,三层楼浪格小姐勒浪绣荷包,一面要绣龙来一面要绣凤,要买五彩花线针来挑……小小荷包全绣好,拨勒郎君哥哥挂勒腰。”荷包之类的民俗挂件虽是传统饰品,也十分普遍,但因是闺中劳作,又很不起眼,故在史籍上不见记载,因而,很难叙述闺中妇女的姓名及作品了。

  挂荷包、香袋是苏州地区的一大特色民俗。清末作家袁学澜著的《吴郡岁华纪丽》,专门写有“端午女红节物”云:“吴中竞尚丽巧,端午节物,兰闺彩伴,各睹针神,炫异争奇,互相投赠,新制日增。有绣荷囊,绝小,中盛雄黄,名雄黄荷包。以彩线缠铜钱,为五色符,名袅绒铜钱。又编钱为虎头形,系小儿胸前,以示服猛。”还有的将蒜头用红线网住,佩于襟带间,就是大家贵族,也同样如此。

  苏州的民俗挂件,有些家庭妇女仍在制作,并继承了传统的民俗特色,时至今日,在庙会、集市的小摊上随处可见,也受到妇女、小孩的欢迎。家住阊门外的方翠英,在母亲的教导下,从小喜做香袋,如今专做民俗挂件,有香袋、糖娃娃等。香袋原来只有虎头形和鸭蛋形,现已发展到十多个品种,有鸡心形、寿桃形、彩蝶形、枕头形、菱形、方形、圆形等。香袋内装中草药,借以驱虫、避邪。每到端午节,药店里也有出售,大多由小孩挂在胸前。店家在香袋内有说明书,说明香袋的作用是:“避邪驱蚊,芳香祛暑。清热解毒,通窍清目。”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在唐代就有裹成小粽,联束成串,谓之“百索粽”、“九子粽”。有一种挂件就叫“粽子”,有单独一只的,最大的20厘米,小的仅1厘米;也有做成三只一串,五只一串的,用五色彩线绕制,十分美观。小孩挂于胸前,增添了节日的民俗气氛。在2000年春节期间,方翠英被邀请到马来西亚去参加民俗活动,她当场制作民俗挂件,激起了围观者的兴趣,买的人排起了长队。尤其是糖娃娃,适逢春节,既可装压岁钱,也可装糖果,作为礼品送给小孩,称之为“压岁袋”、“压岁包”。《南洋商报》用《压岁袋蕴藏感恩心》为题进行报道,说:“一颗糖,甜甜心,压岁袋里藏蕴馨。”

  制作民俗挂件的原料,主要是彩线和零星布料,以及棉花、珠子、流苏等。


图为方翠英和其作品《丝线粽》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