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泥塑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两千余年的苏州汉代墓葬中就已出现泥胎捏塑,经火焙烧的工艺陶俑,面部表情淳朴敦厚,手足粗壮,端庄稳重。具有生动朴质的特色。后来由于塑造对象的扩大,涉及内容的丰富,神佛塑像便成专门的一类。而其他则被人称为“苏捏”,另成系列。旧时习惯上又把它分为“捏相”和“耍货”(戏文泥人)两种。
苏州的神佛塑像,最典型的代表作是甪直保圣寺和洞庭东山紫金庵中的罗汉群塑像。保圣寺中现存的塑像,据传系唐代圣手杨惠之所塑,神情逸宕,形貌如生,写心达意、精气逼人,虽经历朝粉饰,渐异原本,然古致犹存。可惜至今只九尊塑像和奇峰突兀、洞窟错列的塑壁残存,故俗称为“半堂罗汉”。东山紫金庵中彩塑神佛像,技艺精湛,形神兼备,以精神超忽,呼之欲活见长。塑像比例合度,神情各异,衣褶流转自如,质地分明。每尊塑像都表现出各自独具的特殊性格。特别是两侧十六罗汉像,据传为南宋时雷潮夫妇所制。康熙《苏州府志》载:“潮夫妇俱称善手,一生止塑三处,本庵尤为称首。”大殿后壁的关帝、文昌等八尊塑像,传是明代艺人邱弥陀所塑,虽技艺、形像略逊于前者,亦称佳作。最令人叹为神工绝技的是用泥质塑就的华盖、罗帕,视之轻盈飘柔,竟体现出真丝绫罗般的质感,色泽鲜润未褪,可见技艺之上乘。吴地的佛像雕塑,号称“苏帮”,历来与“徽帮”、“甬帮”、“宁帮”并称四大流派,名著全国。
泥塑中的“捏相”,又称“塑真”。除头像外,身体四肢皆以香樟木做成,肢节可以活动,叫做“落膝骱”。当然,也有全身都用泥捏的。清顾铁卿《桐桥倚棹录》说:“其法创于唐时的杨惠之。”但考之文献,杨惠之作品皆为大型造像,而捏相却是掌上捏塑的小品,两者风格不同,技法操作互异,似无可通处。或因源出一脉,又都是以泥造型,俱以人像为主,讲究写实传神,故存此一说。明代,苏州府有王竹林氏亦工于塑作。清汪士有“塑真王氏传旧名,竹林凋谢宿草新”的诗句赞之。清初,苏州的捏相颇负盛名。当时的刘廷玑曰:“画像由来久矣,笔墨之妙,所谓传神在阿堵中,未闻以泥可捏成者。……近有高手,能以团泥极熟,对人手捏而成,与人之面貌肥瘦、赤白苍黄、鬓发痣上、疤痕光麻无不酷肖,俨然如生。”常辉在《兰舫笔记》中写道:“有捏相者,住虎丘山塘,余尝以游山坐观之。泥细如面,颜色深浅不一。有求像者,照面色取一丸泥,手弄之。谈笑自若,如不介意,少焉而像成矣,出视之,即其人也。其有皱纹疤痣者毫无差,惟细发另着焉。晒干以衣冠靴袜装之,衣之单夹棉皮,各式悉备,至绫缎纱罗布纻,随人意也,其值之低昂视此。入一楠木盒或坐榻或梼杌,方几条案悉设焉。壁上设小字画,案列瓶炉文具,概属真物,外以铁线纱罩之。细观须眉如活,形神毕肖,即画手传神,无以过也,真绝技矣。”张霞房《红兰逸乘》也载:“虎丘捏相,老少男女,神气宛然,固绝技也。尝闻士人云,用井底金沙泥和蜜丸之,则肥瘠美丑,得心应手矣。……吴趋坊有取虞山泥捏相,近日京师已有之,而吴人独得精妙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于六十七回中关于苏州捏相也作了生动的描写。《吴县志·杂记》载:“乾隆时,有黄叔元者,尝诞土为人,极相似。”然而最著名的,当推项氏捏象。自康熙时项天成起,世代相承,至道光年间的项春江更名噪一时。时刑部尚书韩崶曾作《赠捏相项春江》诗赞道:“……虎丘有项伯,家与生公邻。世传惠之艺,巧思等绝伦……取材片埴足,妙用两指生。始焉胚胎立,继配骨肉匀。按捺增损间,不使差毫分。秾纤彩色傅,上下须眉承。五官既毕具,最后点其睛。呼之遂欲动,对镜笑不胜……”《虎丘竹枝词》也云:“技艺山塘妙莫过,香泥捏像肖偏多。”可见一时之盛。这时虎丘捏像已不止一家。项氏祖传捏相历数代不衰,至光绪时又有项琴舫,他曾为怡园主人顾子山捏一像,高约五寸,身穿清朝官服,坐于案前,制作形式与文献所记完全一致,此像由顾家后人珍藏。项琴舫中年以后,从虎丘迁居临顿路菉葭巷口,因捏相生意清淡,改为经营旧货古董,偶尔亦应亲友请托捏相赠人。至民国初,项琴舫去世,项氏捏相遂成绝响。另有两家捏相店也相继歇业,“苏捏”这一绝艺就此失传。
泥塑中,“耍货”即婴戏泥人,又可称“土宜”或“土仪”,虽为孩童玩物,却是源于宋代的民间雕塑小品。当时,人们称之为“摩喉罗”或“魔合罗”(又名:巧儿),从这出于佛经梵文的推断,可知习俗上把它作为吉祥物来供奉的。这在吴自牧《梦粱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都有记载。《岁时广记》中说,宋代泥人“惟苏州极工,为天下第一”。《吴县志》载:“宋时有袁遇昌,吴之木渎人,以捏婴孩名扬四方。每月抟埴一对,约高五六寸者,价值三数十缗。”在镇江市宋代遗址出土的一批泥婴陶俑塑像上,底下有“吴郡包祖成”、“平江(宋时苏州称平江)孙成祖”、“平江孙荣”等戳记,说明苏州捏像已远销外地。在苏州城内大石头巷宋代平权坊遗址也出土有各种婴孩、人头、佛像、泥鬼等制泥人模具。由此可知,苏州在宋代为泥人耍货的主要产地之一,可成批生产销往外地。明清时期,虎丘、山塘一带便成了制卖泥人者的集结之地。虎丘之所以出捏像,因虎丘之粘土,土质细腻胶粘,名曰“磁泥”,适宜捏塑。虎丘又地处名胜,游人如织,市场自然看好,泥塑品种也大大扩展,除泥婴、泥美人、不倒翁外,还有戏文人物故事、泥神、泥佛、花果、鱼、虫、兽、禽等等,名目繁多。其中以泥塑戏文最为精致,取材大多是昆曲《赠金》、《邯郸梦》及京剧《平贵别窑》、《贵妃醉酒》等折子戏内容,所塑人物高仅三五寸,除头和手足是泥捏外,衣帽、服饰、刀枪、马鞭道具都是采用绸、丝、布、竹、木等材料仿作,再加彩绘着色而成。这些泥捏人物身段动作造型很美,抓住了情节的核心,定格于“亮相”,表达了戏文的主题。因而形象逼真,生气毕现,视之似能闻声,其技艺之精巧名闻京师。
虎丘泥捏用的工具很简单,仅是几根如刀似簪而又大小不同的竹片,且大多由艺人自制。用的是生泥。用时先将泥敲碎,加水少许,把它捣韧,越韧越好。这样,做时不易断,干后不会裂。光绪三年(1877),苏州泥捏名手有沈顺生、周春奎等,他们的四百余件泥人模具和一套捏制工具传留至今。至清末民初,战乱频仍,经济凋敝。泥人销路停滞,泥玩业逐渐衰落。虎丘、山塘泥人店只留老荣兴、老荣泰、金和城、汪春记4家,其中“汪春记”专以生产绢人泥头为主。城中玄妙观也仅有吴记、周记等3家。大约在1930年左右,这些店已撑持不下,全部歇业。
1958年,为继承传统泥人工艺,苏州市工艺美术局四处寻访线索,终于找到两位年近七十的老艺人孔继顺和范宝珠,安排在工艺美术研究所专作泥捏戏文,不久两位老艺人相继病故。此后,苏捏泥塑,仅有老艺人顾维成、潘声煦硕果仅存,潘曾复制学者顾颉刚之祖顾子山塑真,像仅三五寸,须眉宛然,形态毕肖,时人叹为观止。但在很长一段时日内,苏捏艺术已无人传承,几临消亡。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苏捏”这一巧艺绝活,才在民间艺术家朱文茜手中“复生”。
朱文茜(女)自幼勤奋好学,酷爱美术。1969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校,1979年,她凭着一手在短时间内能塑就一尊活灵活现的罗汉头像的本领,闯入了一向由男性艺人把持的为佛造像的禁地,成为专业“造佛人”。
20世纪80年代初,她塑造的灵岩山寺天冠弥勒宝身像,庄严慈祥,神态活灵。此后,又为苏州各大寺院造佛像二十余尊。她能根据佛教经义故事,准确把握佛像面部肌肉纹理变化,生动传神地体现出佛像丰富的精神世界及性格特征,外现于形,以至塑出的佛像宝相庄严,于静穆中透出亲和力,深具禅意,赢得了佛教界的称誉。更难得的是,在专业“为佛造像”的百忙之余,她还醉心于民间“苏捏”绝艺研究,历经8年的艰苦努力,使失传的“苏捏”在她手中“复活”。她在谈笑风生间认真观察分析,把握对方的特征和气质,用手中的紫泥,在约半小时内形神兼备地捏出对方头像,达到“简、畅、精、神”的境界,真的是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令人拍案叫绝。她所捏造的印光法师、叶圣陶、赵朴初等塑像,以形态毕肖而引起轰动。许多人慕名而来,纷纷求她捏像。
古老的“苏捏”艺术,今天又得到了新生。
图1 东山紫金庵菩萨像
图2 《佛像》 朱文茜作品
图3 朱文茜在演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