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刻,顾名思义是运用工具在瓷器上刻出书法或图画的一种手工艺术。由于瓷器的表面光滑,质地脆薄,其刻作难度很大,且其工具也与众不同,除小木锤外,还必须使用各种形状的金刚刀凿刻,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是也。
我国的瓷器,约在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晚期已经完成由陶到瓷的演进而正式出现。明代以前,瓷器的主流为素瓷,入明以后,在器物表面并加以彩绘蓬勃发展起来。至于在瓷器上雕镂,从出土文物中尽管见有如元代的“影青镂雕人物高足杯”等,但都是在泥坯高温焙烧前完成的造型。在瓷器成型后加以镂刻的,直至清代乾、嘉年间,帝王在鉴赏古代名瓷后亲笔题诗,由艺人加工雕刻以志永存,才产生了这一艺术。但到晚清时,这种特殊的技艺就基本消亡了。此后延伸至20世纪60年代以前,江南民间偶见有挑着担子走街穿巷的工匠,从事在碗内或碗底凿刻姓氏的手艺,也算是一种瓷刻,只是十分简单粗糙,算不得是一种艺术。
上世纪90年代,苏州出现了一位瓷刻艺人陆震宇(正愚),他原来从事雕塑和古建筑设计,工作之暇,对历代青花瓷器、明清家具、园林艺术等有着浓厚的兴趣。1982年,他从画报上见到日本有一种挂在墙壁上的烧陶艺术品“陶额”,联想到中国传统的红木挂屏,使他产生了在瓷板上雕刻,配以红木边框、铜挂件,制成典雅古朴的艺术品的想法。然而,瓷刻毕竟是一门颇为精深不易掌握的特殊技艺,薄而脆的瓷片经钢凿、木锤敲击极易碎裂,往往眼看成功,偶有疏忽便全功尽弃。陆震宇通过摸索规律,终于在瓷板、瓷盘以及其他釉器上创作出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作品,经填墨上色,作品既保持了传统的书画风格,又发挥了瓷面晶莹光洁的特点,且经久不泯。其中有山水、花卉、人物、走兽、图案、书法等,融线刻、凿毛、填色等各种技艺手法于一炉,并发展到仿刻名人肖像。这些作品经过木框镶嵌,成为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
陆震宇
王摩诘图 陆震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