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尚虚心”这是前人咏竹之名联。那“疏影潇洒可入画”的竹子,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把它视为高风亮节的象征,自喻励人。竹是我国的特产,用途很广。古往今来,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方面都无不与之相关。更由于它质理细密劲韧的特点,民间艺人常取它作为材质,经巧手雕、刻、镂、烙或编织,加工成精美的竹制艺术品。竹刻,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类。
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古代的竹制艺术品很难流传保存至今。但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存有雕刻龙纹的彩漆竹勺。《南齐书·明僧绍传》曾载有齐高帝赐其“竹根如意笋箨冠”事。北周庾信还留有“山杯捧竹根”的诗句,可知我国很早就有了竹艺器具。若从古籍中有“汗青”、“简书”是在竹上刻画、书写文字图画来分析,最早大约在商周先秦时就已有竹刻的滥觞。至唐代,竹刻已达一定的工艺水平。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笔一管,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似非人功。其画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之,云用鼠牙雕刻。”从“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的描述中可以判定,笔杆上所刻应属于现代竹刻中的浅刻摸雕一类。南宋初年,又有巧匠詹成,擅竹刻绝艺。《辍耕录》载他所制的鸟笼:“四面皆花板,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缕,而且玲珑活动,求之数百年,无复此一人矣!”南宋时的刻竹技艺已达很高的工艺水平了。
自明代中叶隆庆、万历时开始,竹刻才自成一派独立的艺术门类,在江南一带普遍发展。当时竹艺“雕琢有二派”,以南京李耀(字文甫)、濮澄(字仲谦)为首,称金陵派。技以浅刻、简刻为主,作品古朴简约,意境深远。以嘉定朱鹤(号松邻)与子朱缨(号小松)、孙朱雅征(号三松)祖孙三代为代表,人称“嘉定派”。他们以高浮雕、圆雕、镂雕、深雕、透雕为主要创作风格,对比明显,立体感强。“深得巧思,务求精诣,益臻巧妙。”朱氏传承三代,后继者中又高手辈出。故自明正德至清乾嘉间凡三百余年,独领风骚,对后世影响颇大。嘉定金元钰所著《竹人录·凡例》中也说:竹艺“雕琢有二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吾邑朱松邻,濮派浅率不耐寻味,远不如朱。”其实,如客观分析,金氏分派只是取“重雕轻刻”或“重刻轻雕”这两种技法上侧重不同而扬“朱”抑“濮”,是藉以提高本乡竹刻艺术而己,未免有些片面性。
明代,嘉定县隶属苏州府。苏州又地处宁、沪之间,为当时经济、文化中心。而这两派名家大都与吴地有着关系。如朱鹤,《吴县志》中有传。李文甫《竹个丛草》中说他:“尝为文三桥捉刀。”濮仲谦,《骨董续记》中称之为苏州人。可见他们都曾居寓苏州,或在苏州从事竹刻艺术活动。当时吴中还有一位画家周丹泉(名秉忠,字时臣),多才多艺,也造园、制瓷、雕刻。他曾以老竹根精心制成一只拂尘柄,状似福建龙虾,须根宛然,坚滑晶莹有如黄玉。此外,还有一位大家张希黄,始创“留青刻”(皮雕)技艺,以去除竹皮厚薄,分出竹皮留存之色,妙造自然,工细绝伦,为吴地竹刻增添了又一表现技法。 清代乾隆以后,盛世滋生,苏州已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之地”。四方名流汇聚于此,竹刻艺术也得以欣欣问荣地发展。这时形成了“清客”和“作家”两种不同风格的流派。“清客”,是指一些不以刻竹为专业的画家墨客,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擅长丹青金石,讲究书画韵味和刀味,作品注重艺术品位,绝少匠气,深受文人学者赏识。“作家”,是指师徒相传,以技为重,讲究刀法熟练的民间竹刻艺人。他们刻制的作品由于批量生产及受经济、文化条件的局限,艺术性便相应不足。作品称作“行货”,历来不被重视。当时,苏州擅竹艺的“清客”中大家辈出,高手涌现。如沧浪亭方丈僧达受(字六舟),精于刻竹。周颢(字芷若),首创以浅刻为主的“平地浅浮雕”法,以刀代笔,以深、浅、疾、涩的刀痕契合笔墨之轻、重、干、湿,重现文人笔法于竹艺。他以“画法施于刻竹”,“用刀如用笔”而名闻于世,使后来竹艺风格为之一变,影响非常之大。又如马根仙,工刻扇骨,尤精于阳刻,精巧非常,无人能及。石麒(号巽柏,又号容卿),幼即好篆刻,落笔不落俗套,刻竹精雅可爱。
苏州自道光至清末的刻竹名家还有陆慕卿、王素川、谭松坡、杨龙石(字竹唐)、盛吟崖及盛德基昆仲、刘德三、王云(字石香)、章桂三、蒯增(字小亭)、张楫如(号西桥)、钱逢源、周之礼(字之和,紫瑚,号致和)、毛怀(字士清,号意香)、沈达(字筱庄)、李宝函、赵学海和赵得三父子、朱雪松、徐熙(字翰卿,又号斗庐子)、王易(字又白)、王大炘(字冠山,号冰铁)等诸家,洋洋大观。志乘杂史有记录可考查者,达一百余人之多,足见当时苏州竹刻艺人的盛况。
民国初前,社会上玩赏收藏竹刻的风气依然存在。但这时,以“浅刻”、“简刻”为主的金陵派传人中,有部分流落于制扇行业,以刻制扇骨为生。其中名师有林介侯(名兆禄,别署根香馆主)、庞仲经(字祥生,号鹿门山樵)、顾伊耕(名廷玢)、谭维德(字一民)、黄两泉(自署红梨渡人)及黄山泉(字鳌子)昆仲、于硕(字子安)、汪寿平、唐敏石(号铁庵)等人,他们大多兼擅书画、治印,作品工雅有致。
解放时期技艺最精者,当推杨云康(1906-1956),曾署名杨浩,又名文元。擅长阴刻,制作精细古雅。钱祖翼(1887-1961),字祥春,又字云留或云庵,多才多艺,诗、书、画均可,人称“三绝”。擅竹刻,“作品有高致”。孙小匏(1889-1960),原名补勤,字谱琴,号窳庐,是金石家孙苦匏之子。擅书法、金石治印,于竹刻造诣极深,首创扇骨蝇头小楷刻竹,并采用沙地皴、胡桃皴等多种细腻花纹作地,有极好的肌理效果。另有盛丙云(1909-1968)、支慈庵(1904-1974)、杨子英(1915-1983)、朱鸿元(1930-1989)、华謇(字开云)和李宗贤等许多名家好手,他们或在工艺美术研究所,或在扇厂工作,将竹刻技艺传承下来。
竹刻和其他雕刻一样,也有平面、立体之分。立体以雕刻竹根为主,向为嘉定擅胜。苏州则以平面雕刻扇骨为主。刻法有阴雕、阳雕、皮雕(留青雕)、摸雕、深刻浮雕和镂空雕等多种。
阴雕分单刀浅雕及双刀深雕两法,宜刻行书。
阳雕有平地深雕和破纹两法。山水人物及钟鼎文常取平地深雕来刻。破纹则以槽刀刻出轮廓破纹,不必铲地。
皮雕,则以保留竹青或在竹青上分轻重微铲走刀,表现墨迹浓淡层次。
摸雕,又称“毛刻”,用刀头形状分为三角、四角、六角不同的“宝剑刀”刻成,技术要求极高,堪称绝技。
深刻浮雕,以嘉定地区为最,苏州少见有人尝试。远近层次清楚,人物极为生动。
镂空雕,刻时先要钻洞,以切刀刻纹后再以尖刀挑空。明清时常见于扇边,因后来工艺改革,改以钢丝锯为工具,又可称作拉空雕。
薄底阳纹刻,十分注重挑地。除光滑如镜的平地以外,还有沙地皴法、胡桃地皴法、棕皮皴法等许多处理技法。
前人曾有咏竹刻诗云:“笔筒界尺制精幽,竹玩而今满虎丘。削简遗风未知替,几人鸟迹细雕镂。”说的便是苏州刻竹艺术代有传人,瓜瓞绵延,从未断绝。
当代,在苏州竹刻艺苑中知名的艺人有:赵凤云,他是吴中以“雕花赵”驰名的赵子康之子,其艺得于家传,除见长于红木雕刻外,亦擅竹刻,其作品刻画精细,层次分明,深为收藏界看重,声名颇著。
杨惠义,又名惠言。他自幼随其父杨子英学艺,1962年苏州工艺美校毕业,后师从盛丙云专攻竹刻,作品收入《花鸟·人物·书法》、《中国古代名贤》、《苏州百景》等书,并屡屡获奖。还撰写《竹刻技艺》一文,论述竹刻技艺和技法。杨君康,他创作的留青浅刻浮雕(薄衣雕)人物肖像最见特色。经不断探索实践,结合象牙微雕刀法,又借鉴素描及照相技法,以刀法来刻画,表现凹凸明暗的肌理层次,突出浮雕效果。这种创新理念,丰富了传统竹刻的表现力。他创作的《郑板桥》、《水乡系列之一——古钱币收藏家孙国宝像》和《草圣张旭》,写实肖似,形象生动。尤其是以留青法分别将刀布泉币及浮雕狂草为背景处理,扼要地点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张泰中,自号竹道清客,1987年于苏州工艺技校毕业后,醉心竹艺,师从名家杨惠义,擅浅刻,创作时以刀代笔,信手而成。凡是摹刻名家书画作品,他必定潜心揣摸原作精髓和风格,根据走刀轻重缓急的不同技巧,用阴刻法充分表现线条块面的变化,化刀痕为笔意,重现原作的笔墨神韵。他创作的竹刻臂搁《松荫高士图》,在1999年“全国工艺美术书法大展”上荣获精英奖。
在吴地,如杨惠义、李宗贤、杨君康、张泰中这样的竹刻传承 还有许多,他们对艺术执著的追求,辛勤的耕耘,才使苏州竹刻这门古老的艺术萎而复生,代有创新充满了活力。
图1 清·山水人物笔筒
图2 对联 杨惠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