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是苏州地区独有的民间艺术,他处所未见也。追溯历史,在公元前250年前后,有一个“棘刺造猴”的故事,源出于《韩非子》:有人报告燕王,说自己能在“棘刺之端为母猴”,于是受到了优厚的待遇,但结果是个骗局。这个故事很有想象力,用的比喻近似核雕,但其本意是说明无法做到的,在古籍上也未见“造猴”的记载。一直到了明代,才出现了核雕,实现了“造猴”的奇想。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虞山(今常熟)民间艺人王叔远雕有《东坡赤壁泛舟图》,首尾长八分,高二分,舟上有东坡、鲁直、佛印、舟子等五人,人物刻画细微,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舟两侧有明窗八扇,可开可合。余如篷、楫、炉、壶、手卷等物,均小而精微。并有对联、题款、篆文共34字。文人魏学洢写有《核舟记》一文详记其事,称他为“奇巧人”,赞叹曰“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一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学子皆能背诵,在民间影响甚大。苏州城内沈君玉亦擅长核雕,但他不雕核舟,而是刻一驼背老人,长有胡须,头戴棕帽,衣肩打补丁,手执一扇,扇上刻有四句诗,极为精致。此后,核雕技艺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苏州有个姓金的核雕艺人,擅长刻东坡赤壁泛舟,有“刻棘镂尘之巧”,名闻吴中。乾隆初年,雕刻名人杜士元,刻舟更胜一筹,舟上刻七人,除东坡、鲁直、佛印外,还有舟子三,烹茶童子一,时人称为“鬼工”。每成一舟,好事者争相购得,每件作品值五十银。乾隆皇帝知道后,召他去京城,在宫廷里制作。
民国十九年(1930)前后,光福舟山村人殷根福,原习牙雕,后转核雕。他精心雕刻的十八罗汉头像,串成手串,在上海老城隍庙永兴斋店内出售,旋即售空。从此,十八罗汉头像成为核雕的一个新品种,至今风行不衰。而且,也成为学习核雕的入门之作。刻罗汉头像,五刀即可定形,即眼睛两刀,耳朵两刀,鼻头一刀,这是殷氏刻罗汉头像的首创。殷根福的作品题材广泛,广为流传,他雕刻的《杨家将》人物等三件作品,由苏州工艺美术之家收藏。
殷氏的核雕艺术,由殷根福的儿子殷荣生、女儿殷雪芸和徒弟等继承下来。但在1950年前后,核雕艺术逐步衰落,核雕艺人弃刀转业。1972年苏州市工艺美术公司为恢复核雕艺术,通过寻访,在吴县农村找到了殷雪芸,邀她到工艺美术厂工作,后转入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核雕艺术研究,先后培养董兰生等7名艺徒。1978年8月,核雕《虎丘》、《狮子林》等作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并在联邦德国、加拿大等展出。1984年,核雕人员并入檀香扇厂。殷雪芸退休。次年,厂内核雕停产。
董兰生雕刻的《鉴真东渡船》,长3.8厘米,宽1.6厘米,有二层三进船舱和舱楼,舱两侧各有小窗五,每扇仅两三毫米,能开能合。有各色人物35个,或坐或立,或弈棋,或烹茶,姿态各异,形象生动。船上樯、桅、缆、舵无不具备。这是建国以来最精美的核雕作品之一。
光福舟山村是近代核雕的发源地,也是核雕艺术之村,几乎家家搞核雕,从事这门手艺的有一百余人。他(她)们一边种田,一边核雕,随着季节和生意而定。改革开放以后,核雕艺人逐步活跃起来,恢复生产,收受门徒。调查中发现,传统的“东坡赤壁泛舟图”、“十八罗汉头像”,凡从事核雕者皆能为之,成为大路货产品。随着思想的解放,爱好者、收藏者要求有新品;核雕艺人也感到要开拓创新,近两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品种。
殷根福的曾孙殷毅军,随殷雪芸来到苏州学艺。从辈分来说,殷毅军已是第四代传人了。他有初中文化,善于钻研,并发扬殷氏核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雕出了多个新品,主要有“龙生九子”、“婴儿”、“西游记”、“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等,并将书画入雕。作品“龙生九子”,一面雕“九子”图案,一面刻“九子”名字的书法印章,图案造型简洁明快,线条细腻;书法用篆文刻成,富有文人风味。作品“婴儿”,巧妙地利用核的形状,婴儿裹在抱裙内,小眼微闭,面部稚气,显得十分可爱;抱裙裹紧,中束腰带,裙上刻有梅花图案。作品形象逼真,很有民族气息。他还能在壁厚仅1毫米的松子上浅刻,作品有钱币、十二生肖等,极见手艺功夫。
核雕能手目前还有陈素英(女)、陶浩庄、周建明等。陈素英,苏州光福镇人,16岁开始学艺,虽无文化,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她因材施艺,精心构思,造型别致,作品有“四楞花瓶”、“漱水杯”、“双层船”等。她的“双耳双环花瓶”、“四耳四环花瓶”,四面雕刻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双环、四环细如棉纱,圆如满月,全从核上“剥”下来,可以转动,真是鬼斧神工,堪称核雕中之精品。2003年2 月,她的作品在“江苏省农民艺术节”上展出,围观者众,引起轰动,并获奖。陶浩庄,苏州人,自幼爱好书画,喜欢钻研,擅长微雕,制作微雕工艺品。他在黄豆、赤豆、葵花籽、萝卜籽、苹果籽等36种植物种子上雕刻书画,获得成功。他在直径不到3毫米的茄子籽上,刻“刻苦”及题款共六字,清晰可辨。周建明,苏州藏书镇人。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自幼酷爱核雕,所雕作品有“太白醉酒”、“羲之嬉鹅”、“观音”、“关公”等,造型鲜活、人物传神、立体感强、风格细腻、体现出雕刻者的文化素质。
核雕以橄榄、桃子、胡桃、樱桃核以及植物种子(包括成熟的莲子、松子、黄豆、赤豆、樟树籽、桔子籽等)为原料,均可雕刻。莲子雕的创始人朱开承(1850-1945),祖籍安徽凤阳,为苏州衙门的普通吏员。他擅长篆刻,在莲子上刻唐诗或山水花鸟,充作佛珠,曾作为贡品送进皇宫。现尚有一串念珠,保存在他的孙子朱正钰处。比朱开承晚些的彭淑(女),苏州人,也擅刻莲子,宣统二年(1910),她的作品在南京举行的南洋劝业会上展出,获得金牌奖。民国年间,彭淑的儿媳汪炳娴,继承了她婆婆的绝技,她后来出家为尼,法名圆信。解放后,她曾在莲子上刻毛泽东主席像,以及毛泽东诗词等,参加展览。圆信去世后,苏州作莲子雕的只有李家琪一人,李是一位女画家,早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是一位信仰佛教的居士,现已去世。
松子雕的创始人王谢长达(女,1848-1934),祖籍安徽,迁居苏州,她擅长在松子上雕刻。宣统二年(1910),她的作品在南京举行的南洋劝业会上展出,获银牌奖。民国初年,吴竹溪(女)也精于松子雕刻,她的作品松子茄瓢手串,1921年在苏州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展出,获特等奖。同年,参加江苏省第二次地方物品展览会展出,获三等奖。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省博物馆曾在苏州征集到松子雕刻手串一串,现藏南京博物院。
但刻得最多的是广东产的油橄榄核。核的体积甚小,仅有一节指头那么大,艺人去广东采购回来后,进行加工处理,作为原材料。雕刻工具有平凿、圆凿、钻头、尖刀等二十余种,最小的如绣花针一般,用软硬适中的弹簧钢打制,均由艺人自己制作。技巧上以浮雕、圆雕、透雕为主。近年来,艺人自制电动“刻机”,装上钻头打洞,代替了部分手工劳动,但细微处仍用手工操作。雕刻前,如雕山水花鸟,要画上草图,然后按图施工。
核雕作品通常是单独一件,上系细绳,下配底座,或悬挂于案头赏玩,或挂在身上;也有多件串在一起的,主要是十八罗汉头像和龙生九子,挂在项内或套在手上,作为饰物。
图1 殷毅军创作的核舟八扇窗均可脱卸
图2 耳环瓶《十美图》 陈素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