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须、回须、花边,是工艺美术品的一种配套产品。这一产品伴随着某些工艺美术品生产的兴盛而发展。
据史料记载,苏州排须、回须、花边的生产始于清光绪年间。当时,苏州回须业在桃花坞廖家巷打线场建立彩奉公所;花边业在西海岛建立丝边公所。排须、回须、花边业户都是前店后坊的家庭作坊。排须、花边采用木机生产,回须则用手工绕扎。1928年,彭明记排须店率先采用四根针织成四针线,代替了旧时以丝编织排须、回须的方法,所制产品光彩夺目,质量上乘,其织法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初,苏州排须作坊有十多家。1955年,排须、回须、花边业共有27家、一百五十余人。1956年,排须、回须业和花边业先后组成排须生产合作社和花边生产合作社。1958年后合作社几度拆并,至1982年3月重建苏州排须花边厂,直至如今,主要生产宝带牌排须、回须和花边。
排须、回须和花边品种繁多,用途甚广。排须品种有彩边单头、彩边双头、素边单头、素边双头、针织、提花、镂空双头等。回须有灯须、旗须、扇须、戏衣须、戏帽须等四十多种。排须,主要用于帐沿、戏衣、旗帜等边沿的装饰。回须,是圆柱形的须坠,俗称“流苏”。主要供灯彩、戏帽、戏具、扇子等作坠挂的装饰。花边有两种,一种是用于服装边缘的装饰,是我国的传统花边,现主要供少数民族地区作裙边和衣饰。另一种是由国外传入我国的“万镂花边”,如同常熟花边厂生产的“常熟雕绣花边”一般。
1988年,宝带牌排须花边被评为江苏省名优产品。2001年排须花边厂被评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企业。
如今,经过企业改制后的苏州排须花边厂,有职工16人,在毕惠汉老师傅的指导下,在继承传统排须、回须、花边的基础上,又开发了缎带新产品。各类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及少数民族地区之外,还远销美国、新加坡等国家。
 图1、2 灯须、旗须、酒瓶须、服饰吊须 苏州排须花边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