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冯立:天鹅绒挂毯(织绣)
【发布日期:2010/11/8】【作者: 冯立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738】【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天鹅绒挂毯是以棉纱为底背,人造毛、人造丝为绒经的双层提花绒织物,系由伊斯兰教徒用的祈祷毯演化而来,是苏州在20世纪6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手工艺品。

  天鹅绒挂毯有着厚实、瑰丽的特点,其构成图案的绒毛能较好地表现出动物的毛绒、风景的斑斓及花卉、静物的质感。唯独对人物,由于其绒毛可能受外力的碰擦,会使人物的五官变形,因此,就其作品而言,反映人物主题的不多,而描绘动物的屡见不鲜。在动物中,表现最多的是虎、狮、象、豹、马、鹿、狗、猫、孔雀、骆驼之类,画面往往着重突出动物的形象,背景则起衬托的作用。在空间处理上,一般都采用西洋惯用的焦点透视法,散点透视和装饰图案式方法用得较少。在色彩方面,由于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它讲究一色多用,以少胜多。设计人员还注意到各国和地区之间对色彩的习惯,比如非洲重对比,欧美讲调和,我国在此两者之间,又较偏于前者等,做成的产成品,受到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欢迎。

  生产天鹅绒挂毯比生产一般丝织品要复杂得多,它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有一道特殊工序,由于它是双层提花织造的交织物,一体产品下机后,要从中间一剖为二,这样便得到了画面相反的二条毯子。于是,对于一些需要有题词的作品,在设计时便有了一种特殊的要求,就是在画面上出现的文字,必须是左右结构相对称的,比如“黄山日出”、“山谷春雷”、“万里春光”、“大闹天宫”等,如果不对称,在相对的那条毯子上就会出现结构相反的文字,画面的完整性就会受到破坏,这是其他丝织品均不可能有的一种有趣现象,但因此也局限了创作人员的设计思路。

  苏州的天鹅绒挂毯原有苏州织锦厂生产,最多时(1988年)年产超过一百万条。“天鹅牌”丝织天鹅绒毯1983年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


图为 天鹅绒挂毯 苏州织锦厂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