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潘曾经告诉我,他在写一本关于苏州书,叫《苏州街巷文化》,在表示钦佩的同时,不曾想过,这该是怎样的一本书。
现在,这本将近50万字的16开本的图文并茂的大书已经摆在我的书桌,它是由同样充满苏州味的古吴轩出版社刚刚推出的。
捧读这本大书,我是震撼的,一种来自原生态的审美使我感动、感触和感慨。
感动是为这本大书的历史性。这不是一部志书,却有着与志书媲美的史料,纵横千年,经纬东西南北,一座苏州古城以最为和谐的条理及丰富的血脉通过街巷再度呈现了。苏州的历史如何走过,走得如何,绵长而匆匆的脚印一个个都留在了深深的街巷,它是苏州城的年轮,是苏州的生命历程,当滚滚尘埃在无情的日历上掠过,大街小巷里斑驳的路牌、门牌便成了一种永恒的标识。老潘忠实于历史,秉承他一贯的严谨作风,积数十年人生之阅历、资历,方阵式地在史海中排开了搜索的引擎,历尽辛苦,编织经纬,继1925年学者王謇《宋平江城坊考》之后,对苏州城进行了再一次的全记录,还原了苏州街巷最为完整与整洁的面貌,这是一种功劳。
感触是为这本大书的文化性。《苏州街巷文化》以“文化”冠名,忠诚厚道地从文化的视角对这座城市重新进行了演绎。沧海桑田,一切成为过眼烟云,物质最终转化成了精神,构成了文化堆积层。街巷,是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集居地,精神的集合,一代代的人,将人生、人伦、人性的碎片丢在了街巷里,远逝了,湮灭了,而气息,却留下了,弥散了。也许老潘有感于此,因而这本大书不以地理方位来组织街巷,而是从文化概念来分类叙说,这些街巷“有关历史人物”、“有关文化性建筑”、“有关桥梁河浜”、“有关自然环境”、“有关行业作坊”、“有关民间故事”、“有关吉祥语言”,读着这些街巷,何尝不是千年古城的穿越?人生的追溯,精神的皈依,是文化在为我们作导向,而老潘为向导们点亮了一支火把,这是一种功德。
感慨是为这本大书的建设性。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大开大合建造阖闾大城,此举也许对后世影响太深了,一代代的建设者们对这座城市的建设保持着恒久的兴趣与旺盛的精力,以致当我们捧着这本《苏州街巷文化》时,却发现它优美如同挽歌。街巷是一座城市的经络血脉,每一处地标是它躯体上的一个关节,当古院、古宅、古路、古桥遭遇摧枯拉朽,最后唯一剩下的,也许只有街巷地名了,这是文脉最后的扭结点,也是城市最后的记忆。是的,一切都不存在了,而一切又都有幸被老潘记录下来了。这是一本书,又何止只是一本书?这分明是一座城!老潘以他70多岁的老迈之躯,怀着对苏州这座城市的巨大感情,以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姿态做成了这件事,从文化上重新建树了苏州,它的价值超出了《苏州街巷文化》本身,一这是一种贡献。
失忆是一种痛苦。苏州不能成为一座失忆的城市。最后的记忆拷问着我们,扪心自问也许痛楚多多。是的,在我们追崇并享受现代文明的时候,多么需要记忆的滋润,记忆的温暖!我想起了古吴轩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雪春说的话:“刚刚承接《苏州街巷文化》这部书的一大叠书稿和几百张照片时,就感到了一种责任,这是对苏州文化的一种责任。”
我们应该共同承担这种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