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金熙:古吴歌《斫竹》小辨
【发布日期:2010/10/31】【作者: 金熙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819】【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几年前,《姑苏晚报》头条消息载:“苏州发现的最古老的歌谣”,后来,这条报导还在全国好新闻评奖中得了一等奖。奇迹的发生是在1996年,中央文化部周巍峙同志(曾是文化部代部长,著名音乐家)带领一批音乐工作者,来江苏考察。在苏州张家港市河阳山附近,发现一首和古老《弹歌》近似的《斫竹歌》,歌词是:“斫竹,削竹,弹石,飞土,逐肉。”前三句有变化,后两句和《弹歌》完全一样。是当地文化站虞永良从略识字的70余岁老农民张元元口头记录的,张元元用河阳山歌的曲调唱出,江苏省音协的朱新华同志立即记录了曲谱,两首均载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这一发现令人惊讶不已!据说,张元元跟上一辈学了不少山歌,这一首是当地流传较久的打猎歌。

  《斫竹歌》的发现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提出更可靠的科学根据。因为《弹歌》是有史籍文字记载的,东汉赵晔著作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篇,就用文字记载了这首《弹歌》。故事是:越国大臣范蠡引进善射者楚人陈音,为越王献计,陈向越王说:“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刚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楚人陈音讲到的这首古歌,可能是楚歌的源头。他对歌词的解释,充满了人文色彩,描述的原始人的思想境界,可能是后人的发挥,借以警戒世人。但这首歌却真实地描写了原始人狩猎活动。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指出它是黄帝时期的作品:“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后人公认是一首上古时期的歌谣,它的节奏简单明快,二字一句,韵律颇具动感,短短四句八字,把先人制作狩猎工具和追逐鸟兽的神态,都表现出来了,质朴到了极点。它的发源地并不在苏州张家港一带,荆楚时期楚国曾经灭吴越,楚人有没有可能把这首古歌传过来?这就不得而知了。也有可能是前人根据这首古歌加以适当改造,使其成为适合本地生活的《斫竹歌》,得以流传后代。如果说它是土生土长,竟和《弹歌》如此相似乃尔,那真是奇迹了。还有一种可能是文人的伪造(恕我大胆怀疑),这仅仅是猜测。不管如何,这首古歌真的能扎根民间,保存到现在还能在农民口头丘发展,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当然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考证。

(原载昆山《野马渡》2002年第1期)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