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具是会老化的,这里所说的“老化”不是指工具的折旧、损耗,而是指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新的生产工具层出不穷地登场,旧的生产工具因不适应生产需要而逐步退出生产领域的过程。比如咱们稻作区,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用上了电力灌溉,那些在水稻生产领域里统治了两三千年的人力、畜力、风力的水车,“撤退”得简直“溃不成军”。然而,有个奇怪的现象,有些看似原始的工具却迟迟不肯“下岗”。这不,前年我到昆山古镇锦溪去游览,在街市的一家铁器铺里看见大小锄头、镰刀、铁铲这些“古典”农具一应俱全,最让我注目的是,还有几把搡刀头舒展着“两臂”躺在铺子的货架上。
何谓搡刀?那是一种在水下割水草的刀具。把搡刀头装在篙子般粗的竹杆上,就像一个巨大的“个”字,上面的“人”字就是搡刀头,约一托长,刀刃朝外,与镰刀相反;“个”字下面的一竖就是当作把手的竹杆。这玩意儿我用过,是在插队的时候。那时,化肥是计划配给的,不够用,就得积制有机肥,水草是重要肥源。东太湖有的是水草,是纱团状的,长在浅滩水底,不需用刀具,人只须在齐腰深的浅滩走动――那样子就像在月球上走路,这时,就会有大捧大捧的水草浮出水面,再把水草翻到船上,船上有人堆垛,只须在船舱底留一小块空缺,不断舀空水草上淌下的积水,船上的水草可以方方正正叠至一人高(堆垛是要点技术的,不然草垛会塌下来)。因为村子离东太湖较远,且须照顾到船只和劳力的合理调配,上太湖捞水草只适宜“大兵团奔袭法”,即集中一天,调用生产队所有的船只及男劳力,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直奔太湖,速战速决。
更多的情况是,生产队里经常只有一条船有空,且水温已不适宜人们下水了,这时就会两人搭档,“游兵散勇”式摇一条小船,在村子附近的湖荡里捞水草。一路上小船晃晃悠悠,橹声依依呀呀,湖光水色,尽收眼底。我这里只是说得轻巧,生产毕竟不是休闲,出汗的时候在后面呢。就近的湖水一人深,水底的水草是长条形的,就像阔面条,必须把它割断才能浮出水面,这时就是搡刀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劳动时,一人站在船头上,用搡刀搡断水底的水草,他的用力方向必须与船身保持一直线,不然会使搡刀产生“撑篙效应”;船艄上的搭档摇动船橹配合,一方面随时调整方向与搡刀柄保持一直线,一方面稍加朝前动力,避免搡刀的“倒篙效应”。当日头西斜时,湖面上已氽满了水草。这时,俩人各拿一副细竹竿,像捞面条一样把水草卷在竹竿上捞进船里。当欸乃橹声再起,人和船都沐浴在一片金色的晚霞里,船舱里水草满了,船艄上那盛茶水的“黄老婆鸡”空了。
现在的农户谁还会动用两个劳力,摇着船用搡刀割水草积肥呢?这搡刀卖得出去吗?我向铁器铺老板提出了问题。老板的回答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农户是不用搡刀了,但承包鱼塘的“专业户”还专门来定做呢――吃草的鱼不仅仅是草鱼。哦,我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