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冯梦龙
冯梦龙字犹龙。今苏州人,生于一五七四年(明神宗、万历甲戌二年)。卒于一六四六年(南明唐王隆武丙戌二年)。是明代杰出的俗文学泰斗、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集大成者、市民文学的先驱。他曾以“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等十四个笔名,整理、编纂、创作、出版了近三千万字的话本小说、历史小说、笔记小说、民歌、散曲、戏剧等作品。直至当今,在架的《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古今概谈》、《笑府》、《智囊》、《情史》、《山歌》、《挂枝儿》……各类图书,超过一千五百万字,为历代文人所遗存的文字数量之最。其作品流布地区极广。各类译文遍及五洲,改编成电影、电视十多部,故有“海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有冯氏之作”。调查表明:凡我国稍有文化者,无不读过冯作。
冯梦龙死于明末天下大乱。清人入关后,其主要作品屡遭尽毁。散失殆尽、流失海外。在以后长达三百年的时间内,冯梦龙的名字几乎湮没于世。一九二零年鲁迅仅见到《醒世恒言》一种(日本藏本国内尚未正式出版),便于北大课堂讲授《中国小说史略》时欣然指出:“在小说史上,实是大事。”足见鲁迅对冯梦龙《醒世恒言》的高度重视与评价。
“五四”运动后,冯梦龙作品逐步引起重视并公开出版。继而涌现出容肇祖、赵景深、孙楷弟、杨荫深一批冯梦龙的专家学者。开了研究冯梦龙其人和作品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的十七年间,在“古为今用、推成出新”方针的指引下,作为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冯梦龙作品出版和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重排出版了《三言》普及本。中华书局出版了《挂枝儿》、《山歌》等,其时研究冯梦龙作品的专家更为活跃。其中尤以路工、谭正壁、胡士荣、王古鲁发表和提供了大量研究冯梦龙的基础材料。开始触及到如何认识冯梦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研究冯梦龙蔚然成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学艺术在实事求是方针的指引下,重又激发了盎然生机,李厚泽等文艺理论家,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历史地全面的看待当时明朝中叶后我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的市民阶层;看待当时带有启蒙性质的新思潮的出现;看待当时大量出版的通俗小说、戏曲、民歌等俗文学作品(其发源地在苏州),从而也才有可能正确评价冯梦龙对中国俗文学所作出的贡献与价值。自一九八一年起,全国二十多家出版社,一时以出冯梦龙作品为己任。从而冯作得到了广泛地普及。
一九八二年福建寿县几经辗转获得了从日本上野图书馆保留的冯梦龙《寿宁待志》孤本胶卷本。继而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三年出版。福建省委指定为“干部必读”,人手一册(可见这位知县不寻常)。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九日,中国作协福建分会在福州召开“冯梦龙诞辰四百一十周年暨冯梦龙入闽任寿宁知县三百五十周年纪念会”。王凌作了题为《冯梦龙研究应该有一大突破》的发言。
一九八五年十月,由中国俗文学学会、福建省文联、福建人民出版社联合召开了全国首次冯梦龙学术讨论会,地址宁德,与会五十多位专家,内有来自日本的学者。
一九九七年五月,作为冯梦龙的故乡,在马汉民(中国俗文学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的积极推动下,由中国俗文学学会、苏州市文联、上海古籍出版社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冯梦龙学术研究会”,与会中外专家七十人。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日起,《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三个月时间的连载版面,刊载了马汉民撰写的传记《冯梦龙》。一九九二年苏州市文艺工作者于竹辉饭店召开新年团拜会时,市委副书记周治华讲话中提及此作,指出“马汉民同志为苏州争光争荣”。是年中宣部于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毛主席延安《讲话》,特邀马汉民参加。
一九九一年十月,在苏州召开第三次冯梦龙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八十多人。
通过三次大型学术讨论,构成了一支中外研究“冯学”的理论队伍,遍及全国各大院校和文学研究部门,研究成果卓有成效,对冯梦龙生平和思想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出现了系列文章和第一份年谱。为“知人论世”提供了可靠的条件。不少文章对冯梦龙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文学思想、美学思想,“情真说”、“情欲观”、妇女观、民俗观、智慧观,进行了分别研究。对冯梦龙各类作品进行了分别研究,提出了见解。如“三言对文学提供了哪些新东西”。冯梦龙研究、方兴未艾。在国内和日本的学术刊物上,都能经常看到有关研究冯氏的专论。
还冯梦龙一个公正
冯梦龙的作品(以“三言”为代表),不同于《水浒》、《三国》、《金瓶梅》,他第一次把手工业者、小贩、中小商人及其家庭主妇为主的城市平民,作为正面人物写入作品,成为中世纪晚期我国市民的百科全书,诚然“前无古人”。再把“三言”同欧洲文学史、世界文学史评价甚高的《十日谈》、《坎特伯爵故事集》相比较,便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在成就和缺点方面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从苏州这片热土上,生长出一棵文学上的参天大树。他所生长的环境今犹在。他的辉煌卓越的文学成就,却历来褒贬不一,迄今仍无确切的评价。如《辞海冯梦龙条》认为他“所编造的作品中,有少数能对礼教的某些方面持轻视态度,但多数则宣扬封建思想。且往往流于秽褒”。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苏州市市委副书记周治华在一九八七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冯梦龙学术讨论会上指出:“今后,我们必须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努力提高科学性,争取在研究上有所突破,为了提高科学性,首先必须把冯梦龙所写的作品放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全面分析。冯梦龙所处时期,不仅是李自成起义、明朝灭亡、清兵入关的激烈动荡时期;更是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城市平民勃起的重大转折时期,新思想、新观念伴随新人、新生活不断涌现,但由于转折刚刚开始,新旧犬牙交错的复杂现象尤为突出,冯梦龙正像一切杰出的文学家一样,他的作品是时代的镜子,深刻的反映了这一时期市民生活和思想的全面丰富性和复杂性。由于类似这个时期的时代条件,在以后的中国历史上并没有重复出现,所以反映这一特定时代的冯梦龙作品就显得特别珍贵。清乾隆年间,画师徐扬,用画笔绘制了一幅《姑苏繁华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苏州社会生活现状。而冯梦龙的笔,却记载下明末时期苏州多层面的民众在生产、生活的社会现象。为研究苏州提供了活化石一般的研究资料。希望学术界的同志共同努力,早日还一个真正的冯梦龙的形象给中外读者和后人。这是我们的责任。”
研究冯梦龙作品的意义
一、冯梦龙酷爱民族民间文化,对农耕社会流布于民间的歌谣进行了广泛搜集、忠实整理(不当之处进行加注)、编选出版。并有理论上的建树,为前无古人之举。仅《挂技儿》、《山歌》即保存下六百九十九首那个年代的原生态作品,使我们看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审美取向,生活情趣、感情状态、人际关系和民俗事象……这一巨大的文化财富,为后人所享用不尽。
二、冯梦龙提倡文学为大多数“里耳”服务。冯氏在《喻世明言·序》中指出:“……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又:“试今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嘉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斯之捷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对说书人的艺术感染力。作了淋漓尽致的阐明,引出了作品为多数人服务的重要性。只有通俗,作品远比《孝经》、《论语》圣人之经典更为感人“之捷之深”。冯梦龙的文艺观,是值得注意的,他所提倡的是新文化——为市民阶层出作品、说书,实为新主张、新方向。是对封建文化专制的反叛。
三、冯梦龙宣扬实用,推崇智、强调学。冯氏搜尽历代史经传,集有关“智”的故事两千多个,汇成洋洋大观的《智囊》在《自叙》中说:“人有智如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这一落地有声的结论:“人无智为行尸”,是当时市民阶层兴起时期,社会关系骤变,人们渴望求智。冯又《自叙》说:“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智囊》用历史上智与愚的故事,分清得失的原因,从而使求知者在故事中得到教益。冯梦龙还说:“智犹水,然藏于地,性;凿而出之者,学。”“具有天才的人,要学习,才有智。”“善用之,鸣吠之长可以逃死,不善用之,则马服之书无以救败。”反复说明学以致用,拳拳之心,可见对求知智负责任的精神。《智囊》一书久为日本翻译,成为商人必读之本。
四、冯梦龙《三言》创作手法的传承与延伸。继《三言》后苏州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后又涌现出一批俗文学作家,他们继承和借鉴了冯梦龙反映市民生活,描写市民生活的作品,即便曾研究过冯梦龙的范烟桥以及周瘦鹃,亦走上了俗文学的创作道路,他们偏侧于男女言情, 后被称之为“鸳鸯蝴蝶派”。即便陆文夫的作品,亦不失这一文脉的传承。特点为人物形象明显,文字通俗易懂,情节简单而故事跌宕。艺术感染力强。以为人民大众所接受为宗旨。
对冯梦龙研究、纪念的几项建议
生长在封建社会的冯梦龙,建立了明确的艺术观,作品服务于“里耳”(人民大众),这是对上层文化专政的逆反,故而他数以千万言的作品得到永生。对这位开市民先河,作卓越贡献的俗文学作家,作为他的故乡的后来人,责无旁贷地对冯梦龙的平生和艺术伟业作出公允的结论。并对其忠诚于民族文化,辛勤创作,遗下大量文化财富的精神,予以弘扬。以激励后来人引此为榜样。为此,拟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设立冯梦龙纪念馆
征集有关冯梦龙历史资料及研究论文,建立资料库。全国各地出版社几乎均出过冯梦龙的著作,搜集各种版本(含日本国),以便集于一堂展出。冯作戏曲本广为上演、汇集各类戏曲、戏剧剧本、电影及音响光盘。
——推进冯梦龙研究进程
掌握国内外研究冯梦龙学者的信息,保持通联,于适当时期召开第四次冯梦龙学术讨论会,邀请专家对冯梦龙故居进行考证认定。
——汇编《冯梦龙研究论文集》、《冯梦龙的传说故事》
组建苏州市冯梦龙研究,以协调冯梦龙研究长期有效的开展;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注和支持下顺利地开展工作,并给予建馆拨款。有关具体运作,可以由苏州市文联、沧浪区区政府责任进行。
增强对冯梦龙的研究,符合苏州文化兴市、文化强市的战略要求,崇文精神将得到发扬光大,增进苏州文化辐射的知名度。当我们正处在现代化提速的年代,经济在腾飞,先进文化正在蓬勃发展,对苏州历史人物,特别功垂千古的人物,给予怀念,对他们的成果给予研究,对延续一道涌动的文脉,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以上仅为个人管见。 |